原创 胡保泰 鲁沂文学 2021-04-01
记忆中的山顶水渠
早晨,我锻炼身体来到村子东山顶,回首俯视山下,向西看,真是“一览众山小”。我所站立的山,虽说海拔不高,但站在高处,村子周边的美好景象尽收眼里。离村子不远处,西面山岭之上,高楼林立,有居民小区的楼房,大多是几所高校的楼房,校区彼此相邻的楼房,形成了一片现代式,外观整洁大方,漂亮的楼房建筑群,布满了整个山岭的南北左右。其中,这里还有两所全国有名的重点大学。
此处,昔日的耕地粮田,今日发展成了高校大学区。真是旧貌换新颜。
我村的地理位置较特殊,四面环山,恰切的说,三面是丘岭,只有东面是山。这山延续了东海崂山的余脉,山上山石居多,石头质量属上乘,是有名的青岛花岗岩,上好的建筑材料,而远看这些山上的石头被葱绿的树林所掩饰,友好的树林紧紧裹住了山体,偶尔露出嶙峋的,或是坚如磐石的巨石,有的石头颜色呈红色或是灰色,它们大多卧在山里与地面保持一致,偶尔也有的突兀的山石,状如山的肌肤。其余村子的三面都是丘岭,土质不一,有些地块土层较厚点,有的则属于梯田层层满山坡的旱岭道,有的是山脊薄地,栽种的庄稼,碰上风调雨顺还好,一遇旱天,真是颗粒不收。
村中有一条张村河,由北向南从村子当中穿流而过,将村子一分为二,形成了两个自然村,河东河西,其实河东居住人口较多,早在大集体生产队时,河东河西是一个大队,河东有六个生产小队,河西是三个生产小队,可见如此。
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以前,社会经济匮乏的时候,社员们整年吃粮全靠生产队自己耕种收获的粮食。人多地少,每人均摊四分地,难以维持温饱,要解决吃饭问题怎么办?生产队从干部到社员就想尽办法,提高粮食产量,整理地块,增施肥料,引进培育作物良种,但是,这还不行。但修建了水库尝到了甜头。从1956年至1959年,先后建起了四座塘坝。但规模较小,修建四座水库,有柳树沟水库,张家岭水库,大桥沟水库,“青年号”水库。四座水库总计蓄水57万立方米。为农业生产粮食增收,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由于丘岭梯田位置高,只有水库还不行。
六十年代,村子处于丘岭梯田自然面貌的情况下,党支部书记胡维让与村委一班人多次开会,察看周边地形,学习贯彻毛主席“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的指示。参观学习了林县红旗渠,绕山造渠引水灌溉农田的经验,于是,生产大队干部从实际出发,带领社员群众积极在张村河河道中深挖机井,修筑平塘,建扬水站,引水上山,灌溉梯田。当时,先后在村中的河道两岸分别开挖了机井,建蓄水平塘。分别是“丰收号”,“跃进号”,“愚公号”三个扬水站,又分别在村子周围的三条山岭上修了灌溉农田的三条水渠,作为配套工程。
最先,在1965年,第一个先修建的是 “丰收号”扬水站,位于河西村前,张村河西岸九水路南侧,西南圈子处挖井。1965年冬开挖,翌年竣工,配20千瓦电机水泵,采用铸铁出水管150米,浇地面积达280余亩。当初建水渠时,我正在读小学,学校利用放学后和星期天的时间,为集体作义务劳动,发动同学们为工程搬石头,运转。那时全村男女老少,都动员起来了,大家一有空都积极去工地劳动。井挖好了,山顶的水渠修好了,水渠采用,先由水井抽出的水,顺着扬程的铸铁出水管,发到山顶,山顶上修架了水渠,远看,像一列火车从山顶开出。根据地形的问题,从小山顶的东端开始用石头垒石礅架高筑水渠,取得东高西低的形式,当水引入山头时,水就乖乖的顺着石礅顶上,用条石和砖砌好的水道,哗哗的流入庄稼地。见到这幅情景,社员们那股高兴劲,真是没法说。
“跃进号”扬水站,位于水泥预制加工厂北侧,西山脚下(说是山,实际是丘岭)。1970年5月开挖,是年竣工。为了让水源充足,把机井挖在河床上。配10千瓦电机铸铁出水管400米,水泵出水后,首先是铺设较平的水管,再扬程30米,将水引入山顶后,水沿沟壑自流灌溉,浇地面积达120亩。村的西山是南北走向,这样山的东西两面坡上的地块全得到了灌溉。
“愚公”水站,位于河东村南河岸,烟墩西山脚下,几乎到河床。1971年开挖,当年竣工。愚公水站时称“平塘”。所谓平塘的上方是一个石砌的长方形水池,长18米,宽12米,深5米,在长方形池塘的底部,紧套下面的圆井,井深3米,直径4米。上面机房配有30千瓦电机,铸造出水管75米,扬程43米。在山顶水渠一线中修了两段拱形水渠渡槽共120米,用石头砌的水渠通过山脊,然后沿着石棚顶山的半山腰,像一条长龙,蜿蜒的绕山转,全长1200米,灌溉面积达160余亩。整个水渠表面全部采用方形石块砌成,方正匀称,宛如长龙的鳞甲。在垒拱形渡槽时,采用土法上马。在砌好桥墩的基础上,从底部先加木头架子,然后在木头架上培土,形成弧形土胎,最后在测量好的土胎的基础上砌石,完毕,撤掉胎子,这样一个完美的拱形桥洞架在空中像一弯新月。在南面山口处,架设的渡槽,有七个孔,每孔足有五六米高,一个连一个,架在方形桥墩之上,好像巧工用双手托起水渠将水,跨过山口运往山腰,潺潺的水流沿水渠,绕山而流淌。而拱形桥洞中车辆畅通,方便行人。
愚公水站工程竣工时,党支部决定在机房门的上方,立石牌匾,刻凸形字“愚公水站”。(匾牌中的字是由当时任北龙口小学教导主任我父亲胡孝绥撰写的。父亲现在是国家一级画家。)
用机器引水上山,灌溉着千亩良田、果园。方便生产队的农业生产,为提高农业粮食产量做出了较大的贡献。同时,社员们积极为国家交纳公粮。七十年代,周边村庄,乃至整个崂山县是屈指可数的先进生产大队,青岛广播电台为本村做过专题报道。
这一幕幕,留在我们的记忆里。
作者简介:胡保泰,笔名,山言,网名,山脚人家,山东散文学会会员,青岛市当代文学创作研究会会员,蓝月亮文学社会员,城阳诗词学会会员,喜爱文学,多家报刊杂志发表文章,有《青岛晚报》、《半岛都市报》、《崂山春秋》、《乡俗民俗》、及散文集《追梦》、《记忆中的市北》、《2014青岛》等,曾在国家级论文大赛中获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