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走吧网吧铁 夏群
听说家门口挹江门城楼挂上节日春联,不由得勾起我的好奇心前往,难得的好天气蓝天白云装扮得城楼格外壮观。梅花图案巨幅的福字贴悬挂在城楼中央,两边悬挂着巨幅对联上联:“盛世奏强音,听扬子春潮,化作长歌彰自信”;下联:“古都追远梦,沿繁花锦路,迈开大步践初衷”。
站在挹江门的城门下观赏辛丑年城门春联,赏春联之韵、书法之美、城墙之景也是一大美事。
喜欢在挹江门边的小桃园公园漫步,那城墙边的腊梅树疏影横斜,暗香浮动,一朵朵金雕蜡铸般的黄色小花儿,在纤细疏散的灰褐色枝干上点缀着寒冬,点燃了2021年前进的激情。
蜡梅点缀着冬日的色彩,淡黄色的花蕾挺立在枝桠之上,有的已经迎着寒风盛开,小小的花瓣,颜色明艳,如同冬日里的一缕暖阳。
小桃园位于南京下关挹江门外、明城墙脚下,面临护城河,是一处开放式休闲景点。这里河面上鱼戏动波,风泛涟漪,岸边杨柳依依,园里种植有20多个品种数千株桃花,再配以小桥流水,亭台楼阁,水榭假山,使小桃园具有了鲜明的江南古典园林的风范。
说起小桃园的来历还有不少典故,据《南徐州记》载,东晋元帝司马睿南渡时曾在附近登岸,“客主相迎,负担于湖侧,至今名迎担湖,世亦呼为迎担洲。”
晋咸和二年(327年),苏峻举兵于石头,陶侃督李阳临阵斩峻于白石陂,故此处又称苏峻湖。辛亥革命前,俗称海陵底;民国初,在城墙下种植千株桃树,数年后枝繁叶茂。每当阳春三月,游人如云。“城边壕畔碧桃花,毓秀亭台水一涯。迷漫市嚣浑不觉,胜栖山野几人家”,小桃园故而得名。
小桃园段城墙,该段城墙位于定淮门至挹江门之间,属于“包山墙”。据说当时建造城墙时,先沿着山体用黄土夯成土墙,再在土墙外用城砖垒砌而成。
在小桃园城墙段有一处清代重修的城墙,而且在城墙的墙体上镶嵌着三块古碑,也许见多了明城砖上的文字,很少看到为修复城墙而专门在城墙的墙体上立碑的。
这是中间记事碑,是一块长方形竖碑,高约85厘米,宽约42厘米,依稀可辨认铭文为“光绪拾壹年岁次乙酉孟秋月奉宪委修象山脚下城墙壹段计长捌丈贰尺 善后工程委员运司同衔江苏遇缺即补知县长沙黄国忠 监修 匠头王永发 葛庆林。”
两侧两块是界碑,分别写“左界”、“右界”。通过记事碑说明,挹江门这段城墙曾有过一次修复,时间是光绪十一年,也就是1885年,“左界”、“右界”标出了那次维修工程的左右范围。负责维修的是“江苏遇缺即补知县长沙黄国忠”,监修的是“匠头王永发 葛庆林”。
有专家推测,这段城墙是被太平军炸毁的,也就是著名的“太平军破城处”。1853年3月19日,太平军在仪凤门附近挖坑道填炸药,炸塌城墙,杀入南京,斩两江总督陆建瀛,一举占领南京。太平军轰塌的城墙就在今挹江门以南约150米处。后来,黄国忠监修的也就是这段城墙,并留下了“左界”碑、“右界”碑和记事碑。
南京城墙上的古碑,不仅记录了清代重修城墙的往事,也记录了南京城墙的厚重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