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95后”邹彬,共赴一场青春的对话-----三湘都市报数字报刊

旅游 三湘都市报 2021-04-03 07:06

原标题:与“95后”邹彬,共赴一场青春的对话-----三湘都市报数字报刊

一个国家最好看的风景,就是这个国家的年轻人。那些心中有火、眼里有光的“后浪”们,总是让人满怀羡慕,令人充满敬意。

4月2日,由共青团湖南省委、中建五局、湖南日报社联合举办的“新时代·新湖南·新青年”青春对话活动在新湖南大厦举行,全国人大代表、中建五局总承包公司质量管理员邹彬与特邀嘉宾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党委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陈宇翔,长沙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教师王威峰,“90后”党报青年记者邓正可等一起分享了湖湘新青年追逐梦想的故事。

■记者 潘显璇 实习生 张益滔

邹彬:

幸运赶上了一个人人能出彩的时代

1995年,邹彬出生在湖南新化,初中毕业后便跟随父母到建筑工地打工。“虽然出生在砌筑世家,但我并不是天生就会砌墙。父亲性格老实本分,并不擅长教我怎么把这份工作做好,我也是边干边学,看其他老师傅是怎么做的,然后慢慢学习、钻研。”邹彬回忆。

2014年,邹彬参加了中建五局“超英杯”砌筑技能比赛,拿下砌筑组第一名。随后,邹彬一路过关斩将,在2015年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上,获得了砌筑项目优胜奖,实现了中国在这一奖项上零的突破。2018年,他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并且成为“邹彬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的带头人,不定期在各个项目上指导工友们砌筑。2021年3月,他作为湖南团的唯一代表亮相“代表通道”。

从一名普通的农民工到走上全国两会“代表通道”,邹彬的经历让大家看到了人生的无限种可能。“很幸运,我们赶上了一个人人可以出彩的时代,我们要做的,是找准方向和目标,坚持下去。不管是以前当建筑工人,还是现在从事质量管理工作,我始终坚持以高标准的建筑质量来要求自己,和团队一起不断提高业务水平。”邹彬坦言,自己“走红”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建筑工人这个群体,他相信,只要坚持干一行爱一行,任何行业都能够创造美好生活。

陈宇翔:

奋斗要有正确的目标和方法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回望1900年的中国,国难当前,毛泽东、蔡和森、夏明翰、向警予等一大批当时的湖湘“后浪”,以其奔涌之姿、奋斗之态,为我们打拼了一个崭新的时代!他们的青春模样、伟大梦想,至今仍让人感动。最近,各地都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当代青年要如何从百年党史中汲取养分呢?

陈宇翔是湖南大学的师德标兵、湖南省优秀共产党员,从事思政课教育已有30年,他的课被学生称为最生动的思政课。在陈教授看来,中国共产党的100年,实际上是一段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为国家独立富强以及人民幸福奋斗的历史,“奋斗”这一关键词贯穿百年党史。

“60后”的陈教授说,在他年轻时的那个年代,人们的梦想是吃饱饭、穿好衣,而现在这个时代,国家为年轻人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广阔的舞台,让年轻人能更加自由地追梦。无论是前浪还是后浪,都可以继续奋斗、追梦。“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使命和奋斗的模式,奋斗必须目标正确,并且采用正确的方法。只有通过脚踏实地的奋斗,才能实现目标。”

王威峰:

通过完成小目标来获得前进动力

快节奏的生活、飞速发展的社会,给很多年轻人带来了各种压力。面对压力,忙碌的你有时是不是免不了“心态崩了”?现在的年轻人,怎样才能在“搬砖”的日常中找到工作的价值和动力?

在青春对话圆桌交流环节,来自长沙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思政课老师王威峰回复了网友@黏梦瑶Miron的线上提问。

“在心态快‘崩’了的时候,不妨给自己设定一些小目标,例如写好一篇小文章、或像邹彬一样用心砌好一面墙,从小事开始,将实现目标的满足感转化为前进的动力,在一个个小目标的完成中获得成就感,缓解焦虑,促进自己不断完善与进步。我们既要理想远大,也要步伐扎实,‘想到’和‘得到’之间,还有一个‘做到’。”王威峰说。

邓正可:

不断向梦想靠近

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90后”的邓正可从小就有一个记者梦,目前是湖南日报文体频道的一名记者。

2018年,邓正可参加湖南日报的招聘,但没能考上。接下来的2年,她像海绵一样拼命汲取养分,不断尝试新的表达、新的创意。她告诉自己:用心做的每一个作品,都是将来对自己的证明。直到2020年4月,她终于通过湖南日报社的招聘,并成为编辑部7名新进员工中的唯一一名本科生。目前,她参与运营的“湘遇”公众号,时常有爆款文章和产品推出。

“心里有想做的事,不断努力向梦想靠近,是一件很幸福的事。”现场说起自己的追梦历程,邓正可感触颇深。

很久前,邓正可就被满满正能量的邹彬“圈粉”,作为一名党报新兵,她表示,做报道要力争像邹彬砌砖一样优秀,敲出的每一个字,不仅要对自己负责,更要对读者负责,争取在以后的报道任务中勇挑重担,有所作为。

显示全文
返回首页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