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新民
李公庙码头位于渌口古镇渌江岸边,始砌筑于清代,后来成为渌口镇重要的谷米码头。码头长15米,宽约7米,面积约300平方米,用麻石块铺面,后来又改用混凝土部分覆盖,部分勾缝加固。李公庙码头见证了渌口镇昔日的繁荣和水上运输的发达。
李公庙码头的名字,来源于渌口老街中段四总处的河岸边,那里有座气势宏大的李公庙(也叫李公真人庙)。该庙坐北朝南濒临渌江,河坡的八字麻石阶梯与一字阶梯交替抬升,直至庙堂正门。正门两旁石狮蹲立,双眼俯瞰渌江,更显出几分威风。庙堂的右侧,便是车水马龙的李公庙码头,那里有渡河的划子,装卸货物的泊船,还有一个厘金局的哨所。
庙堂大殿的主神是李公真人,他号空凡,又称紫霞。相传南宋绍熙元年,李公真人出生在长沙花果园,禀性聪慧,之后研习道教、儒教、佛教,常常替人诊治病痛,给人消灾。渌口人对李公真人的认识更为独特,据渌口老街残存的几块古碑记载:“李公真君显灵于渌市,历数百年矣”,“盖闻李公真人,传为木客。化身飞仙于渚岭山下,托影于渌水江头漂流不去,异香勃来,令人闻之,疑乎之神。举之于行台祀之,以香仪感灵,赫濯遐迩”。
对李公真人的祭祀和庙堂的捐献及修葺,历年古碑皆有记载。道光二十一年,有43名乐捐者合伙购买五总河岸木架瓦盖铺屋一栋,计一进三间,充为庙产。光绪十八年又有本埠商会购买“三望冲漏塘下,田种五斗弍(“贰”的简写)升弍合弍勺陆,抄正大小捌坵”作为庙产,以年租为庙堂经费。时至今日,李公庙码头的左侧还能见到用巨大的红砂岩垒砌的宏伟堤岸,这是光绪七年“渌市众姓崇祀”而修葺的,颇有茶陵南宋古城墙的遗风。
早在道光年间,李公庙周边已经修砌堤岸,但仍然遭受河水浸扰,于是才有了“众姓乐善捐泉。择日兴工,就庙前现成石砌堤岸加高帮宽”的壮举。李公庙最后一次维修是1940年,在“重修庙貌”的口号下,渌口各行各业踊跃乐捐。此次维修有块两碑记载,碑一较完整,载有240人,共捐款银洋2676元。碑二因由四块残碑拼凑,数据不全,无法统计。
渌口古镇南靠渌水,西临湘江,由十余个码头所构成的水上运输和物流,是镇上百姓赖以生存的基础。李公庙的首支“粉丝”队伍由河帮组成,他们是渌江的船民,系水上专业运输户。其对李公真人的崇敬和对庙堂赞助,古碑上有“善成有举,惟河帮为最”的描述。常言道“易涨易退山溪水”,而渌江就是一条山溪性的河流。春夏山洪暴发,河水陡涨,极易船毁人亡。秋冬河床干涸,险滩遍布,仍然危机四伏。船民祈求李公真人的保佑,所以船到李公庙码头,船民必拜李公真人。
渌口还有一支庞大的劳工队伍叫箩脚行,从事箩脚行的人旧称脚力,即码头搬运工。渌口各个码头都有据守的脚力队伍,整个行业挂名为“箩脚行会”,他们的生计与水上运输息息相关。脚力没什么技术含量,固定资产仅一根扁担一对箩筐,个人的奢侈品仅一条汗巾一双草鞋。他们的工资计件,一船货物装卸完毕,凭计量的筹码拿钱。工作辛劳,岗位竞争激烈,大家都唯愿水上平安,这样他们就有活干、有钱赚。
渌口的竹器匠人大都在老街营生。渌口的竹器匠人均为篾匠,所开之店亦称篾匠铺,其中大部分篾匠又是船篷篾匠,他们的生计与船民密切相关。水上运输兴隆,船民更换船篷勤,篾匠的生活也就跟着好。这里的篾匠人数不多,却也是朝拜李公庙的常客。财大气粗的赣商药业广济堂和老街上的其他商会、牙行,他们依靠水上物流赚足了银子,更加关心李公庙的打点。由此而构成了渌口古镇颇具特色的地域码头文化。
1944年6月渌口沦陷,日军的一把火让渌口老街连烧3昼夜,529栋房屋,著名古迹天府庙、天妃宫等无一幸免。昔日庙堂的一对石狮仅存雄狮在某民居,雌狮下落不明,分居已近八十年,这对石狮还有团聚的机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