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海天籁
文/成敬
周末,几友人饭后闲聊之余,有人突发奇想,邀约去赤水看竹海。提到竹,家乡的竹随处可见,且种类不乏繁多,并不稀罕。去他乡赏竹,说来有些好笑,但又不能说不去扫了大家的兴致,只好硬着头皮应允;更为可笑的是,当晚我竟然为此失了眠,在旁人看来似乎是件非常不可理喻的事情。
翌日早起,天公予美,意随人愿。在手机导航的不断的提示中,一路舟车劳顿,行程约3小时零30分钟,顺利的来到了赤水竹海景区。刚一下车,便感到一阵浓厚的乡土热息扑面迎来,使我浑身上下一片汗颜。由于竹海盘踞山间,山中好像装有无数架大风扇似的,不时有凉风徐徐送来中和热气,故并不感觉赤水夏天真正的炎热。
站在停车场你就可以一饱眼福。我纵情的放眼望去,一片葱郁浩瀚的竹海尽摄眼底,俨然柔情的碧波在我心头荡漾——进入景区不远,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尊老人的雕塑,他的半边胸腹被镂空了庄严的矗立在道路中间。两旁有夹道迎客的翠竹,苗条而挺拔,不骄不躁,微笑着,永远用一颗虚怀而虔诚的心恭迎你的大驾。我想,这尊别出心裁的镂雕,设计者的用意应该就是”虚怀若谷”吧!。令人兴奋的是在这里摄上几张影作为游历的见证,对每个人或团体来说,意义是非凡的;我们留影后,穿过镂空的雕像,顺着不算宽敞的甬道往前走。时而走走,时而驻脚,时而回眸,聆听着林海竹涛喃喃的低语,感受着叶笛的万种风情。此刻,你再凝重的心情也会豁然开朗,也会神怡释然。
我们沿着这条典型丹霞地貌特征的红褐色的小径前行大约200米,便到了一段坡型较陡的石梯。石梯是通往“观景台”的必经之路,共360级,每一级阶梯长约2米,宽约30厘米;石梯皆由原汁原味的赤褐色的石头砌成,它们均匀平坦,步履其间,石梯会油然发出“咚咚”的跫音,清脆幽婉,回音在5米开外都能清晰听见,甚为养耳,酷似“鼓点”,这就是赤水竹海公园有名的“地鼓”。不信,路旁有碑文为证:“杌江曲曲绕青螺,疑似瑶池落凤坡。绿海阶梯鸣地鼓,丹岩绝壁听天锣。迎风自有千山竹,伴月能无万岁桫。大好自然偏赤水,蓬莱仙境此间多。”此首诗写于1994年,是中国人民总政治部原代理秘书长兼军事物馆馆长贾若将军回到赤水老家时的感慨万千,遂留下墨宝。
犹如琴音一般美妙绝伦的“地鼓”无疑让你一饱耳福,无疑让你不虚此行。
继续拾级而上,如果你累了、困了,索性倒在梯旁的美人靠上小憩一会儿,或者打个盹儿。此时,你不用担心有人会惊扰你香甜的美梦,包括飘婉的竹笛声,它会知性的调低音量的分贝,丝毫不搅扰你在梦境中自由的飞翔......这也许就是赤水竹海之竹的陪客之道吧!
伴随“地鼓”悠扬的音韵向石梯的高处迈进,便到了一块空旷的地势,眼前呈现出一幅的古铜色的雕塑。它的左侧横卧着一块轮廓分明的巨大顽石。顽石的左上角刻着一个醒目的大大的“孝”字,它的磨平的正中央,从右至左竖刻着的一些小字,除标题的字体大一点外,其余字体尺寸等同;为了突显,这些刚劲有力的字均用红漆勾勒过。雕塑的右侧直挺着两根的竹子,呈古铜色,竹节分明。竹子的旁边则站着一个质朴的古人,诚实而憨厚。他卑躬屈膝,右手紧紧的握住其中的一根竹子,左手一直不停地拭擦着伤心绝望的泪水——竹脚下厚实的泥土里刚冒出一众鲜嫩的笋苞,笋苞黑乎乎的,呆头呆脑,其貌不扬,样子挺逗。
这幅画面栩栩如生,它讲述的正是三国时期大孝子“孟宗哭竹”的故事。我不禁唏嘘和联翩浮想,潮湿的思绪穿越时空降临于一片亘古的竹海,仿佛听到一位病入膏肓的母亲躺在她的病榻上发出临终时危痛的呻吟声——仿佛听到善良的孟宗扶着翠竹呼天抢地悲痛欲绝的哭诉声——仿佛听到亢奋的竹笋急不可耐的拔地而起的声音——
竹知动容,何况人乎!我心境复杂。在由远即近扑朔迷离的竹海的旋律里,我真挚的向这位厚道孝子——孟宗深深的鞠个躬,并殷切希望他以孝为先的光辉典范通过竹海的波音传播开来,并得以弘扬和传承。
走完石梯,再越跨一道天门,就是古香古色的小街。从天空中鸟瞰,这条街像极了一叶小舟,正泊在竹海的港湾里。街两侧开放着许多商铺,其用的、吃的与竹八九不离十,而且都来自本土的竹。譬如用的有竹勺、竹筷、竹碗、竹凳、竹椅等等;吃的有清炖竹荪鸡、竹筒饭、玉楠片、炒鲜笋等等。看的你眼馋,就是不饿,你也会情不自禁的坐下来痛快地享受一番口福。店主人一般都很客气、耐心,即使你尝了不消费,试了不购买,他们也不会翻脸,始终保持微笑的敬业的主人翁姿态。这就是乐观的赤水人的待客之道。勤劳的赤水人凭着智慧,变竹为宝,自产自销,就是靠这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走上了致富之路。
小商铺的尽头连接着“竹王谷”。谷里正襟危坐着一位高大英俊的塑像,他就是竹王黎里泰。黎里泰,福建省上杭县人。据《赤水县志》记载,清乾隆年间(1755年),黎里泰应当时在贵州仁怀厅经商的族人黎作尧邀请,不远千里来赤水葫市周家当雇工谋生,为主人栽种蓝靛。由于黎里泰勤劳、笃实善良,所以周家家主决定把女儿许配给他。阿泰与周家女儿婚后定居于葫市对面的后槽,从事农耕文化。几年后,他有了一定积蓄,便购置土地,修建了房子,在这片富有情深的土地上繁衍生息。
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秋,黎理泰返回福建老家动员母亲来黔。由于黎理泰的父亲已经去世,兄弟多(6个),其母不愿离家远赴他乡,黎理泰只得辞别母亲,带上三个弟弟,在当地挖取楠竹苗4株回黔栽种,象征黎家4弟兄在异地安家落户、生根发芽。从黎理泰老家福建至贵州赤水路途遥远,行程约4000多公里。黎理泰把竹苗带泥用木桶分装,由福建经江西至湖南,后转水运逆长江入赤水河,在仁怀厅境赤水葫市上岸后,栽种于自家居住的房前屋后。经过几个月精心培育,4株竹苗存活3株。黎氏兄弟以此为基础再行扩种,数年后,房屋周围楠竹成林。楠竹的队伍随后不断繁衍壮大,并顺理成章泛滥成惊天的竹海。赤水的竹海人和竹海的动人的故事代代相传,永恒无止。
当你还沉浸在故事余温里,同伴便催促你攀上几十米的“观海楼”登高望远。在宏伟的亭台上凭栏眺望,莽莽苍苍的碧浪翻漾的“竹海”就在你脚下,一览无余,我不由心潮起伏,按耐不住一时的激动真想跳入碧“海”里傲游;沐浴在楼亭微风里,谁沙沙的呢喃在我耳畔萦绕,是古筝还是少女的情话?等等,请不要扰我!这灵动的天籁音,让我再仔细的分辨分辨——
无疑,赤水的竹的确别有一番韵味,竹海之行让我感慨万千。我震撼的不是身临其境的“享福”,而是慵懒的思想得到了一次及时的有效的过滤和净化。我暗自庆幸这一次没有偏执,否则会留下遗憾终生的伤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