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很多地方玩,入眼的风景里,自然是少不了一座座塔。
说到塔,我第一个想起的竟然是雷峰塔。无他,就是因为“白蛇传”的传说、电影、电视剧,铺天盖地,深入人心。
现在的雷峰塔,已是重建后的雷峰塔,旧雷峰塔于1924年倒塌,新建的雷峰塔为中国首座彩色铜雕宝塔,如今的雷峰夕照也已是西湖十景之一。看着新的雷峰塔,常常免不了也会想一想旧雷峰塔的从前风光,想一想旧雷峰塔到底长啥样子?《西洋镜:中国宝塔Ⅰ》([德]恩斯特·伯施曼/著;赵省伟/主编,广东人民出版社),满足了这种窥视的欲望。
很古旧的两张图,一张是,从东侧眺望雷峰山上的雷峰塔。伯施曼拍摄;另一张是,浙江杭州府西湖岸边的雷峰塔。共五层,遗迹高50米。建于公元975年,1924年彻底倒塌。伯施曼拍摄于1909年。
浙江杭州府西湖岸边的雷峰塔。
第一张图,雷峰塔在远处,有些灰蒙,近处是树木掩映的古旧房屋,房屋皆是黑瓦白墙。第二张图,是雷峰塔的特写,塔灰黑一片,塔底部刷着白色的石灰浆,塔顶周围野草却肆意地生长。不论是近处或远处,都可见百年前的风雨岁月,朝眼前奔涌而来。
百年前的雷峰塔,为何已呈现出一片沧桑?最终是什么导致了雷峰塔的倒掉?书中解读说,除了塔本身备受岁月风雨的侵蚀,还有人为的破坏。雷峰塔因许多传说和神奇故事闻名于世,遂而有人敲下塔上的砖块或小部件当作纪念品和护身符,甚至还有人认为将砖屑撒在田野,可保证来年的收成。人为的破坏,让雷峰塔不堪重负。虽然为了避免塔倒塌,曾经对塔基进行加固,在底部建造了护墙,刷上了白色石灰浆,但是宝塔的命运终究还是处于风雨飘摇中,最终成为废墟。此外,书中对雷峰塔的建筑形态、相关各种传说,都有详尽的解读,可谓一次性满足了读者对雷峰塔的全面了解。
看百年前的图片,品百年前的风雨沧桑,德国建筑师伯施曼以镜头记录中国宝塔,以《中国宝塔Ⅰ》完整呈现着中国宝塔文脉的历史风貌。
《中国宝塔Ⅰ》是西方最早系统研究中国宝塔的著作,被誉为中国宝塔研究扛鼎之作。该书作者恩斯特·伯施曼(1873—1949),德国皇家柏林工业高等学院教授,早梁思成、林徽因20年,是全面考察和记录中国古代建筑第一人。他于1906年至1909年,跨越14省,行程数万里,对中国的皇家建筑、寺庙、祠堂、民居等进行了全方位的考察,留下了8000张照片、2500张草图、2000张拓片和1000页测绘记录。1932年,伯施曼受邀成为中国营造学社的通讯研究员。1933年至1935年,伯施曼被特聘为中国传统建筑遗产顾问。
此书初版于1931年,书中收录27万余字考察报告、520余张插图和珍贵照片。全书梳理了“宝塔”的定义、历史,简要介绍了自然风光、艺术作品和日常生活中的宝塔范例,并将宝塔按照宝塔的体积、材质、结构、用途等将宝塔细分为十二类,同时阐述了“大型宝塔”的主要形式,也讨论了宝塔的“演变形式”。
经历了近百年的变迁,书中所收录的很多宝塔和建筑已经不复存在,但这些百年前的珍贵影像资料所呈现的历史质感,使得《中国宝塔Ⅰ》成为了后人无法超越的里程碑。
赏读
游历亚洲,触摸建筑之美
“一方面是寻幽探胜,一方面是寻找失落的文化源头。写旅游文章,不会想介绍名胜古迹,因为这些旅游景点、建筑史迹,大家都已耳熟能详了。所能写的是因景生情的感怀。所以去了北京,不写宫殿苑囿,却写圆明园的几块残石;去了江南,不写苏州园林之盛,却写少人知道的无锡寄畅园。”
《亚洲建筑散步》(汉宝德/著,长江文艺出版社),是台湾建筑文化大师汉宝德的代表作之一,所写之处,有着独特的眼光,独特的视角,自然也呈现出不一样的让人心动的美。
汉宝德游历亚洲各地,遍览圆明园、福建土楼、徽州民居、吴哥窟等各具特色的亚洲建筑。他不仅关注建筑本身的艺术和细节,更深入建筑背后的历史文化内涵,以艺术家的感性和建筑师的精密,写下了大量建筑笔记散文作品。全书文字轻松凝练,配以精美的照片,带读者身临其境感受亚洲建筑之美。
在古老天坛,录凡人小事
“去年立秋那天,带着一个新买的画本和一支画笔,又一次来到天坛。我坐在月季园旁边的丁香树丛中,画前面不远处的藤萝架。曾经满满一架的紫藤花,早已不见踪影,绿叶依旧葱茏一片,白色的木架下, 人影幢幢,如电影里的默片。”
《天坛六十记》(肖复兴/著,长江文艺出版社),是作家肖复兴对北京生活的一次深情记录。书中有肖复兴手绘插图 更生动地再现了当代北京生活的温暖剪影。
天坛,六百年历史的皇家建筑,曾经是祭天的场所,如今是许多人旅行的目的地,更是老北京人生活中不可割舍的一部分。它像一方古老水塘,将寻常百姓的生活点滴、人生际遇,一一映照出来。肖复兴用自己在天坛写生的机会,记录着老北京人对悠长岁月的回忆,年轻一代的烦恼快乐,也有保安、环卫工对天坛的守护……正是这些人无论苦乐努力生活的劲头,让古老的天坛有了新生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