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柴达木盆地,阿尔金山脚下无垠的荒漠中有一个废弃的石油小镇,它曾因石油而繁荣,又因石油而衰败。从无人区到数万人居住的繁荣小镇,如今又回归到无人区,绕了一个圈又回到原点。
繁荣
冷湖原是无人区。1954年地质队进入柴达木盆地进行勘探,次年,地质队在柴达木盆地北缘发现了一个淡水湖,湖水很凉,于是就称其所在地为冷湖,于此同时还在冷湖的周边发现了石油构造,自此冷湖走上了石油开采的历史舞台。
冷湖,是寻踪青海石油无论如何也绕不开的地方。第一批来到冷湖的垦荒者,我们无法想像当时有多艰难,但他们是,有着坚定信仰,有艰苦奋斗的革命干劲的一代人。“一卷行李一口锅,骆驼战沙漠,渴了抓把昆仑雪,饿了啃口青稞馍。”那是中国大贫油的年代,国家建设急需石油。
1958年9月13日,钻井队钻探柴达木盆地冷湖五号构造地中四井至650米时,先是出现井涌,继而发生强烈井喷,日喷原油800吨,三天三夜喷势不减,井场周围被喷成了一片油海,那时没有充足的储油设备,出井的原油一时拉运不出去,探区指挥部只好组织人员筑堤储油,将喷出的原油围堵成了一片“油海”。据说,当时,有一群野鸭从高远的蓝天飞来,误把“油海”当成湖泊,结果却被原油粘住了翅膀。
喷油的消息传出后,全国油田系统为之震动,紧接着各路勘探队伍逐渐向冷湖集中,展开轰轰烈烈的石油大会战,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有志青年,怀揣着“我为祖国献石油”的理想和抱负,立志在这蛮荒之地挥洒他们的热血青春。由此,冷湖油田成为我国当时四大油田(玉门、克拉玛依、四川、冷湖)之一,中国的地图上从此有了冷湖镇。
听说在那个时代,第一批石油垦荒者的时代,石油小镇还有自己的小学、电影院、歌舞厅,在西北的荒漠里,只要有人的地方,就不怕没有物资。因为大家都需要,自然也就解除万难也要把物资一定运进来。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冷湖人奔赴大庆、胜利等地支援建设,一度有“哪里有石油,哪里就有冷湖人”的说法。
衰败
到了上世纪90年代初,随着石油资源的枯竭,冷湖油田陷入开发低谷,曾经拥有数万人的石油小镇,逐渐成了一片废墟,曾经为青海的发展和冷湖地区的石油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的石油人,如今已是人去楼空。
整齐划一的废墟,从废墟规模之大,可以遥想当年的辉煌。在废墟原址的不远处,还有一座“现代化”的冷湖小镇。镇里设施齐全,大型体育馆,大型商场,巨大的政府办公大楼,都粉刷维护得崭新。街道干净整洁,几乎每隔10米就有一个监控摄像头。密集的道路绿化在荒漠中格外扎眼。
然而,街道上,没有人。那些大型建筑,里面全是空的。偌大的学校里空无一人,室内的桌椅板凳都残破布满灰尘。曾经这里充盈着石油儿女几万人几代人的身影,如今这里只有掠过戈壁的风,残破的墙壁上的教员语录,恍如隔世。老基地的残墙上,留下许多冷湖人千里重返的印记。
丰碑
冷湖有两座丰碑:一座是纪念冷湖油田第一口油井——地中四井出油;另一座碑上书:“为发现柴达木石油工业而光荣牺牲的同志永垂不朽!”
而在冷湖四号地区的东南角,有一片被矮小围墙围起来的大片地方,在干冷的空气中静默着,这里就是冷湖四号公墓。始建于1983年9月,在1995年、2010年进行修缮。这里长眠着自青海油田勘探开发以来,先后因公和因病去世的400多名油田领导、职工和家属。在这些墓群里,随处可以看到父子、夫妻的墓碑,他们屹立在这里,守望着冷湖。
致敬
在这个地球上跟月球一样的地方,在这个干部和工人一样的地方,在这个女人和男人一样的地方,他们在地下找出了石油,他们在戈壁建立了城镇,他们在这里安营扎寨,在这里生儿育女,他们在这里活着,他们在这里死去……
在我们这一代80、90后的脑海中,很难想象当年石油人的艰辛。荒凉的戈壁滩、废弃的城堡、长眠地下的石油工人,这一切构成了所有照片、影片的元素。远在几千公里之外的灯红酒绿、车水马龙,已经让这个世界忽略了这些为中国石油奠基的前者。没有人能说得清楚这些石油人为了什么,“我为祖国献石油”这七个字包含了太多太重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