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安区干净优美的水环境
清晨,家住同安滨海公寓的居民推开窗户,从埭头溪上吹来的微风,再也没有夹杂着一股腥臭,映入眼帘的是波光粼粼的水面,上下翻飞的白鹭,以及沿岸芳草萋萋的美景。
傍晚,在双溪两岸的湿地公园里,随处可见三三两两的居民,站在溪床上的架空平台休闲健身,同安东西溪慢行系统和生态水系建设,彻底改变了同安老城的形象和许多同安市民的生活方式。
这令人羡慕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是同安区践行“山上戴帽,山下开发”生态文明思想、推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写照。近些年,同安区强化污水治理的溯源排查,加大城乡地下管网建设,大力推进“正本清源”改造工程,创新智慧化排水系统建设,加快安全生态水系治理,一幅绿意盎然的生态同安美丽画卷已经徐徐展开。
1
溯源排查信息化 全面改造修复“毛细血管”
城市的地下排水管网,好比一个人身体上的“毛细血管”,一个小地方出了纰漏,往往造成污水横流、臭气熏天。同安区实施“正本清源”计划,进行溯源排查,全面改造修复污水处理“毛细血管”。
管道“机器人”,带有自动拍摄系统,进入到深埋地下的管道里,给管道来一次“内窥镜”检查,这是同安区治理城镇污水智慧化的体现。同安区市政园林局主要负责人介绍,工作人员可以根据“机器人”拍摄的图片,在图纸上清晰地标注出管道的每一个堵点、破损点和错接漏接点,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修补。管道机器人的应用,减少了工作人员劳动量,避免了井下污浊空气对下井人员的身体伤害,大大提高了管道的检测速度。去年底,同安完成建成区81.03平方公里的排水管网溯源排查,排查长度2910公里。
同安区在全市率先建成排水智能化管理系统,实现溯源排查信息化、可视化。全区管网一张图,全程跟踪整体整治进展,为后期规划新建、改造管道提供基础数据支撑。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同安区智慧排水系统建设成果在福建省城镇污水提质增效培训班上进行经验交流。
同安区根据溯源排查成果,将建成区划分为47个片区分批逐步推进“正本清源”工作,目前同安工业集中区和祥平街道正本清源改造已开工建设。
2
多措并举治理污水 提升老百姓幸福感获得感
“三分建,七分管,最重要的是要树立生态文明意识。”同安区市政园林局工作人员说,同安工业集中区有近两千家企业,二十万人口,大量的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是造成埭头溪水质变差的主要原因。
同安工业集中区正本清源工程实施以来,工作人员不断进入到小区、城中村和企业,在沟通施工的同时,宣讲雨污分流的好处和必要性。在能够实施雨污分流制的小区和城中村,从源头上进行考虑,对单体建筑的排水立管、排水出户管进行雨污分流改造,做到正本清源,解决污水横流、沿街商业污水散排乱排的问题。企业如果存在不按规范排放的情况,则要进行监督或处罚,限期整改至符合要求。
在流域治理上,同安区坚持“五全”治水理念。启动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建设,协助完成同安污水处理厂四期和西柯污水处理厂一期建成通水运行,解决了末端污水处理能力不足的问题;设立多个生态补水点,提高水动力;积极开展清淤项目,建设10个安全生态水系项目和梧侣闸至三角洲湿地河道环境工程等3个生态修复项目,提高河道生态景观水平,给周边群众提供良好休闲场所。
对于农村生活污水,同安区则实行集中截污纳管和分散式处理方式,实现了流域内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全覆盖。针对餐饮业泔水和农村污水直排入河溪污染水体问题,同安区率先全市开展隔油池和推动农户未建设三格化粪池的整治工作,经过2018年、2019年探索实践后,于2020年全面铺开建设,并作为典型项目在全市推广。目前已完成2725家餐饮隔油池和新增三格化粪池3005个的建设。
3
落实绿色发展理念 形成共同治水良好局面
天气转暖,汀溪镇党委委员、副河长马铭飘也忙碌了起来。在同安,像马铭飘一样认真负责的河长还有很多。同安全面推行湖河长制,强化党政领导齐抓共管,区委书记和区长两名总河长召开21次调度会,现场巡河20余次,高位推动,紧盯“淤点”、“堵点”和“难点”,解决河湖治理重点问题。明确三级河长职责,强化监督管理,使每一条溪流都有了守护责任人。
双溪林场的优质水源涵养林,是藏在同安西北部的一块“绿色碧玉”,郁郁葱葱,面积达86333亩,林木总蓄积量为48.06万立方米。这片水源涵养林是汀溪水库、莲花水库的发源地。为确保水库水源的水质,林场全面开展水源涵养林建设,水文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有效保障同安区、翔安区人民的生活生产用水需要和用水安全。
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同安区人大和区政协分别开展生态环境保护专题调研,企业河长发挥优势参与河道治理,志愿者纷纷加入治水大军……形成“官方+民间”共同参与治水的良好局面。去年,同安区6个省控以上断面和汀溪水库水质百分百达标、国控点隘头潭断面跻身全国1-5月水质第28名,是全省唯一进入前三十名的国控断面。
4
创新生态水系治理家门口就是湿地公园
东西溪,是同安人的母亲河。河水改善、河床改良、河滩恢复、河岸修复,一系列城市水生态、水环境改造工程的实施,加上活水湿地公园系统治理理念的引入,让东西溪完美蜕变,实现了“河畅、水清、岸绿、景美、安全、生态”的建设目标。
水是湿地的灵魂,湿地是我们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家。勇于创新的同安建设者们,通过东溪水系把同安古城(一城),梵天寺和梅山寺(两寺),双溪公园、东溪公园、梅山公园、禹洲湿地公园(四公园)囊括其中,串联起禹洲湿地、五显湿地、梵梅湿地、古城湿地,最终建成了43万平方米的带状湿地公园。而在近期,同安西溪流域又有“大动作”——同安西溪新西桥至同安大道段安全生态水系、西溪新西桥至瓮瑶(324国道)段安全生态水系两个项目也在紧锣密鼓建设,西溪流域将再造111万平方米溪流生态湿地公园,建成后,同安又将增添一张“我家住在湿地公园”的新名片。“水在城中绕,城在水中兴”是大自然给予同安山、水、城相伴相依的最大恩赐。同安区农业农村局介绍,同安区安全生态水系建设工程总投资约2.6亿元,治理水系约120公里,46个安全生态水系项目遍布辖区内东西溪、埭头溪、官浔溪及龙东溪四大流域。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十六字治水方针,“一河一策、一段一策”,“统筹规划、分段实施”,充分体现了区域水系特征和当地水文化特色。采访中,附近的居民多次对导报记者说:“生态水系治理是惠及百姓的民生工程:水清起来了、水草长起来了、鱼也游回来了,田不再淹、水不再冲、农作物好起来了,建设的生态亲水步道及景观绿化为大家提供了休憩好去处。”
导报记者 吴鹏波 通讯员 杨心亮 黄静怡 叶小康 刘婕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