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刘家成摄
四川攀枝花,中国唯一以花命名的城市。每年二三月份,那满城红艳艳的花朵次第绽放,把一座英雄城市装扮得光彩夺目。
伫立于穿城而过的金沙江畔,凝神静思,那汹涌的江水把人带回到半个多世纪前那场声势浩大的“三线建设”战场。奔腾不息的水流,像那数十万大军挥汗劳动的场景,水流拍打礁石发出低沉的吼声,又像那开山采矿的隆隆炮声。
如今,人流散去,炮声已远,当年以攀枝花大型钢铁建设为序幕的“三线建设”,在攀西大裂谷留下两座耸立的丰碑,一座是四川南向门户城市攀枝花市,一座是特大型钒钛钢铁企业攀钢集团公司。同时,成昆铁路建成通车,以及一大批重大工业项目的布局,使四川成为中国内陆腹地重要的国防科技工业和科研基地,并推动四川等省区的“老、少、边、穷”地区经济社会加快发展。
“白天杠杠压,晚上压杠杠”
新中国成立后,国际敌对势力对中国的经济封锁、战争威胁,一天也没有停止。1964年夏,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三线建设”的重大战略决策。
“‘三线’是一个战略构想,这个构想把全国由沿海、边疆地区向内地划分为前线、中间地带和后方三类地区,分别称为一线、二线和三线。其中,三线范围包括川、滇、黔等13个省区的全部或部分地区,这一区域位于我国纵深腹地,在当时形势下,是较理想的战略后方。”攀枝花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副馆长张鸿春向记者介绍。
轰轰烈烈的“三线建设”,以攀枝花钢铁基地开建拉开序幕。1964年下半年,数十万建设队伍从各地向攀枝花集结。虽然出发前已做好艰苦奋斗的准备,但眼前景象还是出乎许多人意料。
当年刚满20岁的李绍先就是建设大军中的一员。“我从四川阆中坐了6天车到攀枝花,到工地一看,差点不想下车了!”他目力所及都是荒郊野岭,不通水,不通电,没住房,没食堂。下车第一件事就是动手搭席棚。找钢钎打洞,找木头支撑,找油毛毡作顶,以竹席挡风,几根木杠扎一排,铺上席子就是床。躺在床上看得见星星,早上起来,满嘴满鼻孔都是尘土。第二天就上了工地,开始“白天杠杠压(指挑土抬石),晚上压杠杠”的岁月。
条件虽然很艰苦,但没有人退缩。“1965年初,10个部委的5万多职工从全国各地汇集攀枝花,仅设计方面,就组织了来自全国100多个科研、设计、施工、设备制造单位及其他有关行业1300人的设计大军,在‘席棚设计院’进行了一场在世界工业史上罕见的‘设计大会战’。”张鸿春说。
“不想爹不想妈,不出钢铁不回家”
攀西大裂谷蕴藏的铁矿十分丰富,但这里的铁矿不是一般铁矿,而是钒钛磁铁矿。早在1958年,攀枝花的铁矿石就运到前苏联进行过科学院实验,得出的结论令人沮丧:由于含钛量高,不能解决铁渣分离的问题。这是“不能冶炼”的“呆矿”!
掌握铁钛分离的冶炼技术,是攀枝花钢铁基地建设成功的关键因素。而在上世纪60年代的国际大环境下,没有外国专家可以依靠,只能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为此,中央从全国各地调集了108名行业专家汇聚攀枝花,攻坚克难。
“千军万马已进驻攀枝花,党中央及全国人民都在期待,如果冶炼失败,我们将成为‘罪人’!”今年82岁、原冶金部攀钢钢铁研究院炼铁室主任李身钊是“108将”中的一员,回忆起当年的情景,他依然很激动。
“高炉有3个孔,一个进风,一个出铁水,一个出矿渣,但由于含有钛矿,矿石在炉子里变成了一锅‘稀饭’,要么太稠,出不来铁水,要么太稀,渣和铁水一起涌出来了,怎么都分不开。”李身钊与同事们为解决这一“卡脖子”技术难题常常通宵达旦。许多人放弃了节假日、放弃了与家人团圆,坚守工地,一待就是几年。“不想爹不想妈,不出钢铁不回家”,是三线建设者真实的精神写照。
试验、失败,改进、再试验、再失败……就这样,从1964年开始,几年间,专家们先后辗转北京、承德、西昌、攀枝花等地,在不同条件下进行了1000多次试验,最后终于取得了成功!1970年6月29日,攀钢一号高炉第一炉铁水犹如一条金色游龙从出铁口钻了出来!从此,攀钢打开了攀西资源宝库的大门,他们创造的普通高炉冶炼钒钛磁铁矿新技术,颠覆了“呆矿”“不能冶炼”的论断。
攀枝花钢铁基地不仅在中国最需要钢铁的年代,从“呆矿”里取出了铁,炼成了钢,在此后的50多年里,一代又一代科技工作者和工人们发扬三线建设者“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精神,对钒、钛的开发利用也取得可喜成果。
他们生产的钢铁钒钛精品,被广泛应用,从时速200公里的中国第一批高速钢轨,到时速350公里的100米长尺钢轨,从国内京津高铁到印尼雅万高铁,攀钢含钒钢轨在业界创下多个第一。如今,攀钢的钒产品占国内市场的近半份额,全球市场占有率约25%;高端钛材被应用于航空航天、海洋工程等领域。
从“7户人家”到“阳光花城”
“黄桷树下,七户人家……”,说的是三线建设者们当年在攀枝花安营扎寨的地方。
为服务攀枝花钢铁基地建设,1965年2月,中央批准建立攀枝花特区,4月,为保密改为渡口市,1987年1月更名为攀枝花市。50多年过去,地处川滇接合部的攀枝花市,总人口已发展到120多万人,其中超过98%的城镇人口是来源于全国各地的三线建设者及其后代。
在建市之后的数十年里,攀枝花市钢铁产业“一业独大”。兴于钢铁的攀枝花,也一度受困于钢铁。钢铁产能过剩,产品结构单一,污染比较严重……长期以来,大自然赐予的另一宝贵资源——充足的阳光一直被忽视。
近年来,攀枝花市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做好钒钛、阳光“两篇文章”,叫响“工业不强不叫攀枝花”,携手攀钢全力打造千亿级钒钛企业和高水平企业集群;同时做好钒钛、阳光的辩证法,充分发掘当地年日照时数长达2700小时、年均气温20.3摄氏度的独特优势,大力发展旅游度假、医疗养老、观光农业,去年入选中国康养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地级市20强。值得一提的是,这样一座以钢铁冶炼为支柱产业的城市,环境空气质量逐年改善,去年优良率达到98.6%,居全省第二位。
作者:本报记者 钟华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