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李家拳是省级“非遗”项目。河南岸湖山小学的学生在习拳。 南方日报资料图
东湖旅店项目创下两个“唯一”,15个项目列入“非遗”,现有5个国家3A级景区。日前,惠州市惠城区文广旅体局局长巫志华在惠城区网络问政互动节目“市民连线”中,围绕文旅体深度融合发展与网民展开交流,惠城区将推广培育文旅产业经济,把文旅势能转化为乡村绿色生态建设动能,在“十四五”规划中再创建五个3A级景区。
惠城区有15个“非遗”项目
一直以来,惠城区不断加强历史文化遗产、文物古迹、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的保护和活化利用。在传承发展本土优秀传统文化上,巫志华介绍,惠城区以东湖旅店为活化利用主打项目,以“绣花功夫”不断推动优秀文化传承发展。该活化利用项目生动地诠释出广东省内文物古迹活化利用的亮点和创新点,尤其是在社会力量参与共建共享、管理模式创新、促进公众参与、带动乡村振兴和打造区域文化品牌等方面卓有成效。
目前,该项目创下两个“唯一”,广东省唯一从全国109个案例中突出重围入选并以全票通过、排名第一的优异成绩,一举斩获“2020全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十佳案例宣传推介活动”案例,惠州唯一从54个申报项目中脱颖而出入选“2020年度广东省文物古迹活化利用典型案例”。的案例。
惠城区还组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和惠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席会议,积极指导所在地区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同时,通过建立惠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持续对辖区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调查研究、搜集整理和分类记载,安排专人跟踪非遗项目申报进展。
目前,惠城区共有15个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项目,其中省级项目3项,分别是惠州李家拳(河南岸街道)、龙形拳(小金口街道)、麒麟舞(小金口街道),市级项目10项,区级项目2项。公布的各级传承人36人,其中省级传承人2人,市级传承人12人,区级22人。
同时,开展惠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习展演月活动、举行惠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及代表性传承人集中授匾仪式,增强文化传承影响力。此外,依法依规做好省级和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补助经费发放工作,通过经费补助方式鼓励、支持传承人开展传习活动。
对保护文物有困难的业主和使用单位,惠城区及时给予技术指导,并帮助争取区政府资金支持,如三栋老莲塘围屋、嘉祐寺旧址。
现有5个国家3A级旅游景区
旅游休闲业是将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的首选产业,这是最为便捷的绿色发展之路,也是惠及最多人群的富民之路。惠城区的乡村旅游资源丰富,区文广旅体局是如何利用旅游业的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用“两山”理念促进乡村绿色生态建设的?
对此,巫志华说,旅游业是无烟的工业,是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它不应该仅仅是经济繁华的点缀,更应该是逆势而上,与主业齐头并进的“千里马”。要避免同质化陷阱,要善于利用自然和人文资源禀赋,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旅游业态。
惠城区在“两山”理念指引下,要做好几篇“山水文章”。首先是创建一批国家3A级以上旅游景区,现有劲家庄景区(工业+旅游)、华贸景区(商业+旅游)、白鹭湖景区(体育+旅游)、源茵生态园景区(生态+旅游)、广东海纳现代农业生态园景区(农业+旅游)五个国家3A级旅游景区,通过创建A级旅游景区,推广培育文旅产业经济,把文旅势能转化为乡村绿色生态建设动能,在“十四五”规划中再创建五个3A级景区。
同时,建设乡村精品民宿和乡村创客基地。目前惠城区有较大型的特色民宿客栈60余家,主要有以5A级西湖景区(祝屋巷文旅项目)、以横沥镇黄沙洞温泉旅游项目的辐射效应而形成的“乡村民宿群”和以华贸、佳兆业等大型写字楼辐射形成的“城市民宿群”两大集群,集中分布在江南办事处西湖周边(14家)、横沥镇黄沙洞村(20家)以及江北华贸(7家)、佳兆业(9家),乡村民宿和乡村创客有效带动了当地经济的提升。
另外,推进乡村旅游示范点建设,重点做好横沥黄沙洞村、墨园村和三栋鹿颈村乡村旅游点的设施升级及宣传推介运营,有效促进了乡村旅游连线连片的节点建设。为推动建设国家一流城区,惠城区精心推出10条精品旅游线路,其中包括乡村旅游线路3条,通过盘活乡村文旅资源,助推乡村文旅产业纵深发展。
连线
把文旅体融合作为统筹发展驱动器
南都:旅游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一个重要指标,已成为新时期人民群众好生活和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内容,惠城区是如何推动文化、旅游、体育融合发展?
巫志华:按照“宜融则融、能融尽融”原则,立足惠城深厚的历史文化、民俗文化、红色文化等特色文旅资源优势,把文旅体融合作为统筹发展的驱动器,通过以四条历史文化街区、十条精品旅游线路,如乡村体验之旅、户外拓展之旅、亲子互动之旅,另外还有十五分钟体育圈等一系列“文化+旅游”“文旅+体育”“体育+旅游”等多要素多模式活动,稳步推动文化强区、旅游强区、体育强区建设,不断丰富“岭东雄郡”城市新元素、新内涵。
特色街区提档升级,活跃夜经济
南都:自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国家在就业、社保、财政、税收、金融等各个方面,推出了援企纾困、发放惠民消费红包等促进消费政策,在应对疫情影响,区文广旅体局采取了哪些措施刺激消费?
巫志华:一是举办以“爱旅游,爱健康”为主题的惠城区线上“5·19中国旅游日”系列活动暨惠州新媒体岗位培训基地惠城区“文旅体+”线上直播平台、惠城区手信网红直播带货基地活动,通过网络直播形式宣传“全域游鹅城 精品十条线”旅游线路景点和带货;举办七夕“叹”非遗——非遗集市进酒店暨“康帝城市手作”活动;组织惠城手信产品线下PK赛,参与“惠州手信产品征集PK赛”活动,选送的18款旅游手信产品中,共有9款入围惠州手信50强。二是依托西湖、两江四岸等地标性景区,推动特色街区提档升级,活跃夜间经济。通过组建优选商家联盟、推动环西湖文创街区、开展系列文化惠民活动、打造惠州夜经济活动IP和网红打卡点、推出夜惠州消费专区、加强“惠州之夜”文旅夜经济品牌推广、向外地游客发放文化旅游消费券、延长文化、体育公共场所的夜间开放时间等方式促进文旅融合,带动夜间经济消费循环。三是乡村旅游实现新突破。四是截至2020年12月底,体彩在线230个网点总销售量1.98亿元,公益金7258563.81元用于公共服务的建设。
14座旅游厕所全部建成并投用
南都:小小一座旅游厕所,既是衡量旅游服务水平的重要标准,也是折射城市文明的主要窗口。小厕所,大民生,厕所问题不仅关系旅游环境的改善,也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生活品质的改善,亦是作为一个地域文化展示的重要窗口。按照省、市关于做好2018-2020年旅游厕所革命的工作要求,区文广旅体局是如何开展旅游厕所革命的?
巫志华:在2018-2020年旅游厕所革命新三年行动中,上报的新(改)建旅游厕所共14座(2018年5座、2019年4座、2020年5座),2020年改扩建惠州市邓演达纪念园、惠州西湖东门、白鹭湖景区党建中心、惠城区文化馆、惠城区图书馆等5座厕所,截至目前已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其中全区总厕位361个,男厕为156个,女厕205个,男女比例为7.6:10。第三卫生间厕位10个,覆盖率42.8%,残障厕位数量28个,覆盖率92.9%。
同时,为有效解决旅游厕所“如厕难、找厕难”问题,不断开展实地检查核实更新数据,及时跟进百度定位标注,上传内外观照片,让游客打开百度地图手机App,就可以看到该厕所是否有第三卫生间、无障碍厕位等信息,真正实现“一机在手,畅游惠城”。
采写:南都记者 杨振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