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处传说是北京市的民间传说故事。八大处是京西著名的寺庙园林,为太行余脉,最高峰海拔464米。三山之中,从隋唐至明清时期修建了数十座寺庙,其中遗存的八座寺庙基本保持完整,史称“八大刹”,俗称“八大处”。八大处的深厚文化内涵中不仅包含着佛教文化,更包涵着浓郁的文化特色,这便长期流传在八大处附近村庄的百姓和信男信女们中的美丽传说。
八大处传说融合了佛教文化和民间文化,宣扬弃恶扬善的精神,歌颂了老百姓的智慧与善良,具有很高的认识和审美价值;八大处的证果寺因卢师和大小青龙的传说而建寺,并名闻京师,是研究民间文学的宝贵资料;八大处近几年来旅游业迅猛发展,及时挖掘、整理传说故事,不仅可以保护民间文化,必将极大的提升八大处的文化内涵。
卢师山大小青龙的传说故事
八大处处传说代代口耳相传。有歌颂美好爱情的;有改造自然、共建美好家园的;有关于帝王轶事的……最为著名的当属卢师山大小青龙的传说故事,此传说不仅有碑文为凭,各种史书典籍、诗书文章也多有记载。如今,八大处附近陈家沟、板凳沟等村庄的老百姓对这些传说都耳熟能详。
八大处的第八处正果寺,原名卢师寺,位于卢师山上。相传隋末有游方禅师卢师四处选形胜,剪荆棘开道场于此。明末的《帝京景物略》更说,隋文帝时,江南有个姓卢的和尚乘船到桑乾河上,随水飘流,只是说“船止则止”。刚好船到崖下就止住不走了。和尚舍船上山,爱这片青山绿水,在崖下搭起一座棚子,以后化了缘,修了一座庙。这桑乾河今天叫永定河,从前是流经八大处近旁。《帝京景物略》说:“石子凿凿,故桑乾河道也,曰卢师山。有寺,曰卢师寺。”《唐书·韦梃传》还有卢思台,即卢师台,从前桑乾河漕运到卢思台。
可怪那几年,年年不下雨,大旱,庄稼枯死,连西山的老虎也因山上没有一丝水,只得下山来。这和尚守着庙过了几年。有一天,突然来了两个童子,叫大青、小青,愿意侍奉和尚,帮助做饭打柴。和尚看两孩无依靠,又可做活,就收养了。这年又是大旱。官家四处敲锣张榜征求能施雨的。当时无人敢应。和尚也没法。想不到这两个童子说愿意帮助老师父去施雨。和尚不信,不让他俩去。下午却不见两人。傍晚只见西山根上云气四集,顿时风雨大作。和尚方悟大青、小青原是蛇,这时化成龙。以后,大青、小青回到庙南边潭里,叫青龙潭。这潭看起来并不很深。可是水澄澈,总探不到底。只见大青、小青出来时,总有云气伴随着。只因这山是卢师驯伏大小青龙的地方,后人名为卢师山,庙叫卢师庙。庙西北不远还有卢师洞,洞上有巨大石块,名为秘魔岩。
卢师和大小青蛇施雨的故事,在隋唐时是很灵应的,很多人相信。据缪荃孙抄自《永乐大典》的《顺天府志》(1982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影印)卷十一《宛平县》记“唐天宝八载于(卢师)山盖真应寺,有范阳节度掌书记张纳撰、李邕书碑刻,载灵迹甚著。”这灵迹即说卢师驯大小青龙施雨的事。庙名真应,即祈求必应。当时地方官和书法大家为书碑可见噪传之广。明代洪武八年驻兵于此,祷雨有应,还创立祠三间以报。同书还记金章宗在青龙潭边立了御制诗刻。《元史·吕思诚传》还记河北景州蓨县大旱,一道士拿了一条青蛇,说是大都卢师山谷里的小青龙,用它祈雨就能下雨,县官吕思诚把道士驱跑了,却下了大雨。明代仁宗还封大小青蛇为龙神。明实录洪熙元年二月有记述。
近年杭州西湖重建起1924年倒掉了的雷峰塔,“雷峰夕照”是西湖十景之一。传说白娘子(白蛇)被法海压在雷峰塔下,小青(青蛇)火烧雷峰塔。以后有传奇、京剧等。白素贞(白蛇)的传说,流传很广。南方白蛇传是白、青两女郎,追求自主的婚姻。北方变成两个青蛇,两个童子,化为甘霖降福人间,这大概由于北方经常干旱的原因吧。南方的和尚是被人咒骂的法海,北方的却是受人喜爱的卢师,而且这传说大大早于南方的。
现状
八大处传说作为流传久远的民间文学,其口头传承的特点与现代传媒相比,存在一定脆弱性,应进一步对各种传说挖掘整理、编辑出版,同时应把文化空间的保护纳入整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之中,加强对八大处历史遗址的保护与建设。
(图片源于网络)
责编:吴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