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园林以官僚、贵戚、文人园林为主流,主要分布于北京、河北一带,如恭王府花园、米万钟勺园(今北京大学内)等。特殊的人文因素和自然条件使北方园林形成了不同于江南的地方风格特色,其规划布局较多运用中轴线、对景线,更赋予园林以凝重、严谨的格调。
• 建筑:稳重、敦实,具有刚健之美;
• 植物:以常绿和春、秋、夏更迭不断的灌木构成植物造景;
• 叠石:假山的规模小,主要为北太湖石和青石;
• 理水:水资源匮乏,多采用“旱园”的做法;
• 规划布局:中轴线、对景线运用较多,园林格调凝重、严谨,整体性强。
北方古典园林分析
0121
畅春园
鸟瞰图
1、设计规划:叶洮、张然。
2、苑林区:前身清华园,属于明代皇亲李伟,是以水面为主体的水景园,以堤岛划分前湖后湖两个水域,外围环绕萦回的河道。万泉庄之水西南引入东北流出,构成完整水系。
3、建筑:延爽楼三层面阔九间,为全园最大主体建筑物。东西路建筑,结合于河堤岗阜局部地貌,因地制宜,建筑疏朗,大部分园林景观以植物为主调。
4、西花园:为附园,主要建筑是讨源书屋、承露轩。
0221
颐和园
鸟瞰图
颐和园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 皇家园林 ,中国四大名园之一。位于北京市海淀区,距北京城区十五公里,占地约二百九十公顷。利用 昆明湖、万寿山 为基址,汲取江南园林的某些设计手法和意境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天然山水园,也是保存得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宫御苑,被誉为 皇家园林博物馆 。
颐和园原是清朝帝王的行宫和花园,前身为 清漪园 ,为三山五园中最后兴建的一座园林,始建于1750年,1764年建成,面积290公顷,水面约占四分之三。乾隆继位以前,在北京西郊一带,已建起了四座大型皇家园林,从海淀到香山这四座园林自成体系,相互间缺乏有机的联系,中间的“瓮山泊”成了一片空旷地带。
昆明湖
昆明湖是清代皇家诸园中最大的湖泊,湖中一道长堤──西堤,自西北逶迤向南。
西堤及其支堤把湖面划分为三个大小不等的水域,每个水域各有一个湖心岛。这三个岛在湖面上成鼎足而峙的布列,象征着中国古老传说中的东海三神山──蓬莱、方丈、瀛洲。由于岛堤分隔,湖面出现层次,避免了单调空疏。
西堤以及堤上的六座桥是有意识地摹仿杭州西湖的苏堤和“苏堤六桥”,使昆明湖益发神似西湖。西堤一带碧波垂柳,自然景色开阔,园外数里的玉泉山秀丽山形和山顶的玉峰塔影排闼而来,被收摄作为园景的组成部分。
从昆明湖上和湖滨西望,园外之景和园内湖山浑然一体,这是中国园林中运用借景手法的杰出范例。湖区建筑主要集中在三个岛上。湖岸和湖堤绿树荫浓,掩映潋滟水光,呈现一派富于江南情调的近湖远山的自然美。
佛香阁
佛香阁位于在万寿山前山中央部位的山腰,建筑在一个高21米的方形台基上,是一座八面三层四重檐的建筑;阁高41米,阁内有8根巨大铁梨木擎天柱,结构复杂,为古典建筑精品。原阁咸丰十年(1860年)被英法联军烧毁后,光绪十七年(1891年)花了78万两银子重建,光绪二十年(1894年)竣工,是颐和园里最大的工程。阁内供奉着“接引佛”,供皇室在此烧香。
排云殿
排云殿在万寿山前建筑的中心部位,原是乾隆为他母亲60寿辰而建的大报恩延寿寺,慈禧重建时改为排云殿,是慈禧在园内居住和过生日时接受朝拜的地方。“排云”二字取自郭璞诗神仙排云山,但见金银台”,比喻似在云雾缭绕的仙山琼阁中,神仙即将露面。从远处望去,排云殿与牌楼、排云门、金水桥、二宫门连成了层层升高的一条直线。排云殿这组建筑是颐和园最为壮观的建筑群体。
仁寿殿
东宫门区在颐和园最东边。这一带原是清朝皇帝从事政治活动和生活起居的地方,包括朝见大臣的仁寿殿和南北朝房、寝宫、大戏台、庭院等。东宫门现在是颐和园的正门,它坐西朝东,门楣檐下全部用油彩描绘着绚丽的图案。
六扇朱红色大门上嵌着整齐的黄色门钉,中间檐下挂着九龙金字大匾,上书“颐和园”三个大字,为光绪皇帝御笔亲题。门前御道丹陛上的云龙石雕刻着二龙戏珠,为乾隆年代所刻,是从圆明园废墟(安佑宫)上移来的,它是皇帝尊严的象征。东宫门当年只供清朝帝后出入。
乐寿堂
乐寿堂面临昆明湖,背倚万寿山,东达仁寿殿,西接长廊,是园内位置最好的居住和游乐的地方。乐寿堂庭院内陈列着铜鹿、铜鹤和铜花瓶,取意为“六合太平”。院内花卉植有玉兰、海棠、牡丹等,名花满院,寓“玉堂富贵”之意。
智慧海
智慧海是万寿山顶最高处一座宗教建筑,是一座完全由砖石砌成的无梁佛殿,由纵横相间的拱券结构组成。建筑外层全部用精美的黄、绿两色琉璃瓦装饰,上部用少量紫色、蓝色的琉璃瓦盖顶,整座建筑显得色彩鲜艳,富丽堂皇。尤以嵌于殿外壁面的千余尊琉璃佛更富特色。“智慧海”一词为佛教用语,本意是赞扬佛的智慧如海,佛法无边。该建筑虽极像木结构,但实际上没有一根木料,全部用石砖发券砌成的,没有枋檩承重,所以称为“无梁殿”。又因殿内供奉了无量寿佛,所以也称它为“无量殿”。
长廊
长廊位于万寿山南麓,面向昆明湖,北依万寿山,东起邀月门,西止石丈亭,长廊全长728米,共273间,是中国园林中最长的游廊,1992年被认定为世界上最长的长廊,列入“吉尼斯世界纪录”。
根据建筑形式的不同,画师们在长廊四周的梁枋等处,分别纷制了大小不同、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的一万四千多幅彩画。这些彩大体上可分为人物、山水、花鸟、建筑风景四大类。
清晏舫
清晏舫俗称石舫,在长廊西端湖边,是一条大石船,寓“海清河晏”之意。是颐和园唯一带有西洋风格的建筑。它的前身是明朝圆静寺的放生台。乾隆修清漪园时,改台为船,更名为“石舫”。石舫长36米,船用大理石雕刻堆砌而成。船身上建有两层船楼,船底花砖铺地,窗户为彩色玻璃,顶部砖雕装饰。下雨时,落在船顶的雨水通过四角的空心柱子,由船身的四个龙头口排入湖中,设计十分巧妙。
十七孔桥
十七孔桥坐落在昆明湖上,飞跨于东堤和南湖岛之间,用以连接堤岛,为园中最大石桥。石桥宽8米,长150米,由17个桥洞组成。石桥两边栏杆上雕有大小不同、形态各异的石狮500多只。
在颐和园昆明湖东岸有一个被喻为牛郎化身的镇水铜牛,在西岸有一处被喻为织女化身的耕织图,它们隔着昆明湖遥遥相望,这两个景观的来历也缘于牛郎织女的故事。
谐趣园
谐趣园在万寿山东麓,是一个独立成区、具有南方园林风格的园中之园。清漪园时名叫惠山园”,是仿无锡惠山寄畅园而建。嘉庆十六年(1811年)重修后,取“以物外之静趣,谐寸田之中和”和乾隆皇帝的诗句“一亭一径,足谐奇趣”的意思,改名为“谐趣园”。
0321
圆明园
鸟瞰图
圆明园位于北京古城的西北郊10公里处。圆明园是我国园林艺术的瑰宝,有“万园之园”的美称,原为清代举世无双的皇家御苑。从1709年开始营建,至1809年基本建成,历时一个世纪。此后的嘉庆、道光、咸丰三代屡有修缮扩建,历时150多年。
人们习惯上所称的圆明园,实际上是由圆明、长春、绮春(后改名“万春”)三园组成,总面积达347公顷。它的陆上建筑面积比故宫还多1万平方米,外围周长约10公里。水域面积等于一个颐和园。
圆明园是我国园林艺术的瑰宝,有“万园之园”的美称,原为清代举世无双的皇家御苑。从1709年开始营建,至1809年基本建成,历时一个世纪。此后的嘉庆、道光、咸丰三代屡有修缮扩建,历时150多年。
人们习惯上所称的圆明园,实际上是由圆明、长春、绮春(后改名“万春”)三园组成,总面积达347公顷。它的陆上建筑面积比故宫还多1万平方米,外围周长约10公里。水域面积等于一个颐和园。
圆明园系一座水景园,水面占全园面积一半以上。在山环水绕之中,分布着140多个景区,汇集了当时江南若干名园胜景的特点,融我国古代造园艺艺术精华,以园中之园的艺术手法,将诗情画意融化于千变万化的景象之中。其中有50多处景点直接模仿外地的名园胜景,如“平湖秋月”、“苏堤春晓”、“三潭印月”、“曲院风荷”等,都来自于杭州的西湖十景,不仅模仿建筑,连名字也照搬过来。还有仿桃花源的“武陵春色”、仿庐山的“西峰秀色”、仿狮子林的“叠石迷宫”等等,汇集了无数天下胜景和名园的精华。
圆明园中还建有西式园林景区。最有名的“观水法”,是一座西洋喷泉,还有万花阵迷宫以及西洋楼等,都具有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风格。
圆明园不仅有极为精美的陈设、装饰,还收藏和陈列着全国罕见的珍宝、文物、名人字画、秘府典籍、钟鼎宝器、金银珠宝和稀世文物,集中了古代文化的精华。圆明园不仅是一座皇家的大园林,还是一座综合性的艺术宝库;一座宏大的博物馆。
圆明园布局:
圆明园布局分五个区域
(1)朝宫区,即正大光明勤政等宫区,也是皇帝理政和收朝贺的地方;
(2)寝宫区,以九州清晏为主的后湖周围;
(3)专门用途的景区
(4)福海风景区
(5)包括内宫北墙外的长条地带
圆明园总体布局继承隋西苑的传统,并在表现手法上有所发展,是在地势平坦的自然条件下经过人工改造后的园中有园的建筑宫苑。用水流和土丘将全园分隔成若干单独的空间,或因高就低,依山傍水,因地制宜的构筑亭榭,组成宏伟壮丽的园中之园。
0421
避暑山庄
鸟瞰图
一、避暑山庄景观特点:
(1)有起伏的峰峦,幽静的山谷,平坦的原野,有大小溪流和湖泊罗列,几乎包含了全部天然山水的构景要素;
(2)湖泊与平原南北纵深连成一片,山庄这个地貌形成了全员三大景区鼎列的格局:山岳景区、平原景区、湖泊景区;
(3)有许多奇峰异石,提供了良好的借景条件;
(4)山区大小山泉沿山峪汇入湖中,构成一个完整的水系 ;
(5)山岭屏障于西北,挡住了冬天的寒风侵袭,再加上山峰、树木、湖泊的调剂,具备冬暖夏凉的优越小气候。
二、总体布局
总体布局前宫后苑,宫廷区在南面,其后为广大苑林区
苑林区分为三个景区:湖泊景区、平原景区、山岳景区
湖泊景区
湖泊景区面积不到全园的六分之一,却集中了全园一半以上的建筑,是避暑山庄的精华所在,以金山亭为总绾全局的重点,以如意洲作为景区的建筑中心,景区内共有三条游览路线:东路、中路、西路。
a.东路景点:卷阿胜境殿—水心榭的三座亭桥—文园狮子林—戒得堂—远望金山亭—热河泉。
b.中路:万壑松风—芝径云堤—采菱渡、月色江声、如意洲(如意洲主要的三组建筑物为无暑清凉、延熏山馆、水芳岩秀)—北有青莲岛,岛上为烟雨楼。
c.西路:岫云门—驯鹿坡—文津阁。
平原景区
a.南临湖、东界园墙、西北依山,呈狭长三角地带,面积与湖泊景区略等,两者南北纵深一气连贯。
b.建筑物较少,显示平原之开旷,南建四个亭子,北端建园内最高建筑物永佑寺舍利塔。
c.与湖泊景区在一园之内,有着“移天缩地在君怀”的明显政治意图,在皇家园林中是罕见的例子
山岳景区
占去全园三分之二的面积,峰峦涌叠,形成起伏连绵的轮廓线,点景建筑有四处:南山积雪、北枕双峰、四面云山、锤峰落照。山地小园林依山就势、巧于因借的设计代表我国传统山地建筑艺术的高水平,例如碧静堂、秀起堂。
总结:避暑山庄的三大景区,湖泊景区具有浓郁的江南情调,平原景区宛若塞外景观,山岳景区象征北方的名山,乃是移天缩地,荟萃南北风景于一园之内。园外有众星拱月的外八庙分别为藏、蒙、维、汉的民族形式,园内外整体的大环境无异于以清朝为中心的民族大帝国之缩影,寓意与圆明园异曲同工。
不仅是一座避暑园林,也是塞外的政治中心。在一定程度上渲染了政治活动的气氛,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创作意图,借助于造园的规划设计加以体现,并与园林景观完美结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