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霄云路这条繁忙的写字楼街道上,高楼大厦与普通的街边小店一起矗立。
三三两两的人拿着五颜六色的广告单,小心翼翼的发给步履匆忙的行人。街边小摊贩忙碌的整理着面前的东西,时不时充满期待的看向停在小摊前的客人。
写字楼林立的这里,人群密集,是做餐饮生意的绝佳之地。也正因此,无论是装修精良的日式料理店、简单整洁的陕西美食店,还是拥挤不堪的重庆小面店、方便快捷的快餐店,都聚集在这里。
竞争激烈的这里,有个令人意外的存在——海华城包子铺。三两个工作人员,挤在不足二十平米的店里,忙碌的转动着。
海华城包子铺
老板来自安徽的馒头之乡,这里做包子的人遍布中国各个地方,他们带着自己家的特色,一路闯了出去。他是在十年前来到北京的,也一直在做包子,后来为了有更多的自主权,在来到北京四年后开了这家包子铺。
刚开始这里生意也不好,到了后来才慢慢改变,然后生意就一直平稳发展了。
在我等待的一个小时里,陆陆续续买包子的人从未停过。据在这工作的人说,生意最好时,排队的人群一直排到了马路上。
作为一家普通的包子铺,在一排琳琅满目的美食面前,真的有些不大起眼。甚至庆丰包子铺也在旁边与他竞争,但它的生意却只好不差。
这里每天店里大概能卖五十笼包子,一笼包子30个左右。一天下来,能卖1500个。算平均每次一个人吃三个包子,来这里买包子的就有500人之多。而这,只是老板记的一个大概值。在跟老板聊天期间,我看到有人买了四十个包子。
惊讶之余,老板告诉我说,那是以前在这里办公的人,后来公司搬走了,他总会时不时的回来一次,买上几十个包子然后离开。
除了上班族以外,也会有许多慕名而来的人。他家的包子皮薄馅多,但馅的分量却不会压制住包子皮的口感,馅和包子皮在一起相应成章,味道正好。
松软的包子皮不甜,但也有他独特的味道。包子要在刚蒸好的时候吃最爽,又烫又暖就是那一刻的感觉。
我想每个人在生活面前,都会变成自己的英雄吧。他们在自己不知所措、彷徨无助时平静下来,用最好的状态带领自己做出最好的选择。
作为在这个城市里打拼的其中一人,他和这家店铺都算不得特别。
只是我在那个初出社会的一个月里,每天和怎么也睁不开的眼睛挣扎时,他家的包子给了我工作一天的气力,也温暖了那时钱包平平的我。
在生活里挣扎和拼命的人,哪个不是一腔热血,带着熟悉或不熟悉的人给予的温暖,在这个陌生的城市里踽踽前行。包子铺包容性太强了:光鲜亮丽的白领、汗流浃背的工人,都是这里的常客。
味道虽然很美味,但也更感激它的平价,一块五一个的包子给了太多人希望,在他们对某些高价饭店望而却步的同时,有了可以填饱肚子的力量,也给了这些在大城市里奋斗的人,一点点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