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长江之畔的重庆丰都,号称“鬼城”。
就在丰都的名山上,还有一座参考阳间司法道德体系,再加之想象建造而成的“阴曹地府”。
里面可以见到各种各样的鬼神形象,小鬼、判官、阎王……
而平日里通过小说、影视作品等接触到的名词,也都可以在里面找到。
比如这通往地府的第一关奈何桥,呶,就是下面这个↓
相传,只有好人的灵魂才能顺利通过,而大奸大恶之人,则会被推入桥下的“血河池”,受铜蛇铁狗撕咬之苦。
走过奈何桥,就是鬼门关。
传说,鬼门关不是所有人都能过得去的,得持有一种叫作“路引”的通行证,才给通过,而能拿到“路引”的,只有行善之人。
随后便是黄泉路、考罪石……直至到达鬼城最高衙门——天子殿,就是传说中阎罗王的殿堂,这趟“阴曹地府”之行,就算是走完了。
唯善呈和
古城人建这么一座“鬼城”,并不是为了造鬼,而是劝人行善。
黄泉路上的劝戒碑,刻有“人存好心,天必佑之”的字样,让走过这条路上的人,于无形中将行善积德的理念内化于心。
过了奈何桥,可以看到下面这样一个石刻。
石刻上浑然一体的字,其实是由四个字构成的:唯、善、呈、和。
“唯善呈和”,便是这座“鬼城”真正的主题,也是丰都人最看重的品德和生存智慧,与人为善,以和为贵。
善行塑清官 清官行善事
名山上的五云书院,记载着一个关于“善”的故事。
清道光年间,一个叫佘元章的古城人曾在此求学。
由于家境贫困,上不起私塾,酆都(今丰都)人便常常资助他,天冷的时候借他火炉取暖,藏书丰厚的人家常常借给他书读……
在乡亲们的帮助下,长大后的佘元章,不仅学业有成,还精通医术,教书之余,常常悬壶济世,救人疾苦。
光绪年间,佘元章乡试中举,被派往陕西延长县为官。
到任伊始,就碰上当地大旱,百姓颗粒无收,生活难以为继。
他上报朝廷,打算把当时边关的军粮用来放粮赈灾。
要知道,在当时,任何人,无论身处什么高官要职,只要起了动用军粮的念头,很容易招来杀头之罪的。
但是为了当地的老百姓,他豁出性命请命。
不仅如此,佘元章还在县衙的后堂,为百姓免费看病,并用自己的俸禄为患者抓药。
时间久了,这位来自“鬼城”的县太爷,便有了“前堂审案,后堂诊病”的清廉官声。
佘元章的善行义举传回家乡后,酆都人皆以此为傲,教导儿孙读书明理、多行善事,一时间,酆都城中文风炽盛。
文脉的兴盛,让古城中的“善”文化有了新的内涵,丰都的“善”,不仅仅是有同情心、做点好事,而是把儒家的忠、孝、仁、义、信,皆以“善”的方式呈现。
英雄不问来路 行善不顾性命
古城双桂山上,有一座为纪念刘伯承元帅而建的护国亭。
1916年,护国战争期间,刘伯承在川东发动武装起义,攻打酆都城,希望占领古城,封锁长江通道。
战斗中,刘伯承头部连中两弹,昏了过去。
战士们急忙把刘伯承送到了当地的一家药房,药房老板郑慎之帮刘伯承止了血,处理了伤口,并留在家中养伤。
此时,郑慎之并不知道这位战士是什么来路,只知道他受伤了,需要医治,需要吃药,需要照顾。
直到处理完一切,药房老板才知道,受伤的人就是起义军的指挥官刘伯承。
那时,古城里到处都是搜捕护国军的北洋军士兵,为了安全起见,郑慎之决定把刘伯承送出城外。
他在古城中找了几个年轻人,把刘伯承用被子裹住,装进竹篼,假装成是运送货物一样,秘密运出城。
几个年轻人冒着生命危险,躲过了层层搜查,赶了15公里的山路,终于把刘伯承送到了城外安全的地方。
当面临生死的时候,古城人做出了自己的选择,即使牺牲自己,也要保全积善行德的大义。
为了纪念刘伯承“护国讨袁”而建的护国亭,记录下了那场著名的“酆都血战”,同时也把酆都人救助“军神”刘伯承的善举世代传颂,成为古城人最自豪的家乡记忆。
一座城,有了向善之风就有了温度;一座城,有了行善之人就有了福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