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一提起终南山,国人很容易将其和世外修仙的隐士联系在一起。毕竟古代一直有“自古修道,终南为冠。”的说法,甚至有太乙真人鬼谷子这样的名人在此隐居修行的传说,加上终南山风景幽静旖旎,气候适宜适合修行。从古至今,也确实是隐士们归隐的最佳圣地。
不过,中国近代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种战乱和国恨家仇让中国百姓在这世俗的红尘中羁绊匍匐前行。很多国人似乎都忘了终南山自古以来,还有着这么一群超然度外的隐士。
直到上世纪70年代,一位美国的汉学家比尔·波特来到终南山寻找隐士,走访了近20年,写下一本关于终南山隐士生活的畅销书籍《空谷幽兰》,这个被国人遗忘的几百年的群体又被推到了台前。
波特通过在终南山的“寻隐之旅”探寻了中国隐逸传统文化的产生和发展,同时也掀起了我国新一代年轻人对隐逸文化的好奇。 如今,终南山似乎已成了一个隐居的“旅游胜地”,毫不夸张地说,每一个现代人都有着对隐士生活的窥探欲。
但侯大师是一位年纪轻轻就扎根终南山的隐士,当年还是风华正茂的时候,他就选择来到了终南山,没想,这一扎根就是30年。如今,他被奉为“终南山第一隐士”。
但侯大师一直和世俗保持着适当的距离,他算是入了道教,拜老子为祖师。他在终南山隐居的30多年里,每天早晨食露水,午饭晚饭都是清水白菜。生活方式相当原始,没有手机,甚至没有电力,只有一介草屋和一亩田顷,完全就是古代隐士的生活。
这种环境下坚持生活30年,对现代人来说无疑比坐牢还难受。而但侯大师却怡然自得,每天坚持早上起来打坐,然后开始阅读研究道家书籍,下午劳作,日落而归,晚上休憩。如果不是在现代,这是一种近乎完美的生活。
30年如一日,但侯大师也从20岁出头的青年到了知天命的年纪,如今,他仍然在终南山上坚持自己当年的信仰。有人或许会疑惑,30年间,但侯大师的家人没来找过他吗?难道家里人赞同他隐世而居的理念吗?
其实是找过的,据但侯大师自己叙述,当时家人找到他时,没认出来眼前这个但侯大师就是自己的亲戚。长年累月的隐士生活习惯,也逐渐改变了但侯大师的外貌和气质,从他身上已经完全看不出来世俗的气息,俨然一副仙风道骨的模样,他家人见到他时,还以为他是当地一位道长。
如今,我们看但侯大师的人生轨迹肯定无法理解,会觉得他这是一种逃避社会,不愿承担责任的行为,不但是对自己不负责,更是对家人不负责,难免有点自私。但反过来想,他也是这个现代社会的积极对抗者,不畏世俗眼光,这是需要何等的勇气。且坚守初心不受诱惑,30年始终如一,这又是何等的毅力和专心。这一点上,他已经赢了大部分还在红尘中挣扎的世人。
虽然但侯大师的生活方式不值得提倡,但他的对待诱惑的心态,和超强的精神毅力还是值得现代人学习的。不管在何处,不管身居何种职业,持之以恒,坚守初心永远是最重要的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