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旧称紫禁城,是从明成祖时期建设的,专门供皇家生活的地方,也是现如今世界上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一个木质结构古建筑,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而这样足以代表我们国家的威严的建筑,历经了几百多年,却“从不积水”。这在如今的建筑中也是极为突出的优点,经过历史学家和建筑学家多年来的研究,发现了故宫里“巧夺天工”的排水设施。
“秀外慧中”、从不积水的故宫
“紫禁城中一线穿,观宫看殿百千间”是诗人笔下的故宫,其建造完全是按照《周礼·考工记》中“前朝后市,左祖右社”的帝都构建原则来建造的。
故宫见证了二十多位帝王的辉煌衰败,仍然屹立不倒,沉淀着历史的厚重感。
而从建立以来到如今,几乎没有因为积水而对木质结构建筑造成伤害。一直到现在,故宫的排水系统基本上没有改变过,那么,古人究竟是用了什么方法,建造出了如今都无可替代的排水系统呢?
地势是排水系统的天然工具
从大体上看,故宫的地势对于排水系统的建立是有着极大的优势的。首先,故宫的选址相对于周围来说,整体偏高,而且故宫还建筑在高台上,要登上宫殿,还要走很高很长的台阶。
这样,三层总高8米左右的台基,是故宫不会积水的重要原因之一。
故宫的整个建筑群总体走势呈现北高南低,各个院落中则是中高边低,这样的建筑设计风格会使暴雨时的积水,顺着地势流到庭院四周的明沟中,从明沟再到暗渠,再流入沟道,整个故宫中有着纵横交错的明沟暗渠,从支线到干线,最后积水会从各个排水沟渠顺着地势流入到内金水河中。
一砖一瓦都暗藏匠心
在故宫的设计建造中,不管是金檐朱墙,还是青砖绿瓦,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去过故宫的人应该都会发现,在团城上,每一块青砖上面都有着锻造者的名字,一旦这些青砖的质量出现了问题,这个锻造者就会因此而丢了性命。
所以,故宫的每一处、每一个设计的质量和特点,都是经过了古人的聪明和认真,才建造而成的。
这些青砖的作用不仅是加固城墙、地面,还有一个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它的吸水性很强。青砖的整体形状成梯形,上宽下窄,下雨的时候雨水会顺着青砖的缝隙流入到土地中。
当下层土壤的吸收饱和后,多余的积水也会顺着地势流到沟渠中。
古人认为“天圆地方”,并且还将这种理念应用到了很多地方,最常见的就是钱币,而在故宫的排水装置中,在石板路旁边的出水口也是被设计成了天圆地方的形状,被称为“铜钱眼排水口”。
除了这样独特的出水口的设计之外,还有总共1142个“龙头排水孔”,这些排水孔大多是在围栏之下,将出水口雕刻成了龙头的样子,这样不仅能够在地面上有积水的时候,“千龙吐水”能够迅速的将积水排出到地势较低的沟渠中,保证积水完全排出,还能够在外观上看起来符合着故宫整体作为皇家建筑的威严和宏丽。
“巧夺天工”的双排水系统
不管是借助地势,还是青砖,其目的都是要将积水排出来。
而故宫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约为15万平方米,这样占地面积大而且还是一个围起来的皇城,其排水系统的设计是有很大的挑战性的。
除了天然地势的利用,还有发挥重大作用的,由江苏望族设计建造的双排水系统。
由于江南常年多雨潮湿,所以当地的人们对于建筑的排水系统有着很深的研究以及丰富的实践经验。
他们将这些经验完美的融入到了皇城的建造中,这就是为什么在故宫的排水系统设计中,有很多江南建筑的设计风格的原因。
这套被形容为“巧夺天工”的双排水系统,包括明排水和暗排水。
其中明排水就是将降雨后的地面上的积水通过以上所说的地势或者各种排水口、吐水嘴等方式排入到河中;而暗排水就是在建筑物的下方,都有纵横交错着的地下排水道,通过这些地下排水道最终将积水排入到内金水河中。
故宫内总共有九十多个院落,在疏通每个院落的排水系统中,不同的院落就会有不同的排水方式,这其中包括了干线、支线、涵洞、明沟、暗渠、水眼等。
工匠利用不同院落的构造,搭配应用不同的方式,形成了完整的双排水系统,不仅美观,而且十分实用。
经过工匠对其精心设计和施工,这套排水系统一直到现在,也是无可替代的。
排水系统中最重要的内金水河
不管是用哪种方法,都是要将积水引流入河中,那么,这条河便是排水系统中最重要的一环。在故宫的排水系统中,最重要的就是内金水河。
内金水河全长2000多米,是流入故宫内的唯一一条内河。
工匠们完美的将流入故宫内的内金水河利用起来,首先在流入宫内的进水口处,就有巧妙设计的一个控水闸,可以控制水位的高低,一旦发生外河道上升、发生洪水的情况,控水闸就会自动关闭,确保故宫不会受到洪水的影响。
在故宫内,内金水河通过支线的开掘,流遍了整座紫禁城,不仅可以加快城内积水的扩散,还能够美化城中的环境,尤其是经过工匠们的设计后,整条河道在城内如同小石潭一般,蜿蜒曲折,缓缓流动,一直到出城后与外金水河汇集,进而与中南海等水系相连。
一整套排水系统才算完整。
由此可见,当时的工匠用心良苦,故宫的排水系统中的每一个设计,都是凝聚着设计师以及参与建造者的心血。
这套巧夺天工的排水系统利用自然和古人的智慧相结合,成就了几千年的中国历史文明,也成就了工匠精神。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图片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号作者联系,如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责任文章。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