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拍黄河流经青铜峡。 于晶 摄
中新网银川3月22日电 题:世界水日:探访宁夏“命脉”黄河水
中新网记者 于晶
黄河全长5464公里,在宁夏境内虽然不到其总长的十三分之一,但却有“天下黄河富宁夏”之说,宁夏也是沿黄九省区中唯一全境属于黄河流域的省区,万里黄河自中卫市南长滩入宁夏境,过青铜峡,到石嘴山市麻黄沟出境,全长397公里。
3月22日世界水日,记者探访因黄河孕育而生的“塞上江南”——宁夏。
中国人崇尚水。“民以食为天,食以水为先”“一方水养一方人”,道出了中国人对水的情怀。翻开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画卷,一条最醒目、持久的主线就是“盼水、亲水、爱水、护水”的生动实践。
当日,记者来到“九渠之首”青铜峡,行走在这里,秦渠、汉渠、唐徕渠等2000多年来不同时期修建的引黄古渠依旧在汩汩流淌,像一座流动的水利博物馆陈列在宁夏大地上,每一条渠,每一处闸,每一座坝,都是历史留给后人的厚重遗产。
史料记载,秦灭六国后,开始在青铜峡处筑坝引水灌田。汉武帝时,“引川谷以灌田”,使大量“地固泽卤”之地变为良田,标志着宁夏地区已由游牧经济转变为以灌溉农业为中心、农业与牧业相结合的农牧经济,发展成为黄河上游最大的灌区之一。之后,引黄古灌区随着封建王朝的更替盛进衰退。可以说,宁夏平原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以青铜峡为标志的波澜壮阔的水利开发建设史。
宁夏引黄古灌区南北长320公里,东西最宽40公里,面积达6600平方公里,是中国最古老的大型灌区之一。到新中国成立前夕,全灌区直接从黄河引水的大小干渠共39条,总长1350公里,灌溉面积192万亩。
新中国成立后,宁夏的黄河灌溉历史翻开新的一页:黄河青铜峡水利枢纽工程建成,结束了宁夏无坝引水的历史。黄河水开始流向宁夏中部干旱带的干涸土地,流向“苦瘠甲天下”的中南部贫困山区高地。
“30年前,扬水工程引来黄河水让我们实现温饱、摆脱了焦渴;如今,黄河水是让我们进入小康生活的幸福水。”宁夏中卫市海原县村民马刚告诉记者,以前一到灌水季节,铁锹和手电筒是必备工具,全家出动起早贪黑放水;如今,固海扬水泉眼山泵站的电钮一摁,黄河水就顺着扬水管道爬进渠道,流向170万亩农田。
“黄河是造福宁夏的幸福河,要是断流了,多少人的幸福生活就没了。所以,我们后代一定要保护好母亲河。”经历过缺水,即便如今打开水龙头就有水流出,马刚还是坚持一水多用、节约用水。
黄河养育了宁夏人民、孕育了宁夏文明、也成就了宁夏“塞上江南”的美誉。宁夏90%的水资源来自黄河,78%的人口饮用黄河水,60%的耕地用黄河水浇灌,黄河是宁夏的“命脉”。
联合国最新报告显示,世界每3人有1人无法获得安全饮水,中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世界水平的1/3,近2/3城市不同程度缺水。如今,水资源的保护、利用与节约已愈发成为公众关注的议题。
“从黄河流域看,经过多年持续不断的治理和保护,黄河水沙关系、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但宁夏境内水土流失、水源涵养、水质污染、水生环境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还严重影响着黄河安全健康。”宁夏水利厅党委书记、厅长白耀华说,宁夏建设先行区,是促进黄河流域协同治理的客观要求,开源、节水、防污、保护,实现“人水和谐”,是所有宁夏儿女回报“母亲河”的拳拳赤子之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