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清晨,我转到水产摊位,见一块纸板上写着“龙感湖鳊鱼”五个字。纸板下方的水盆中,七、八条大小适中、黑黝黝的鳊鱼正欢快地来回穿梭着,看品相不错,也没还价,便买了两条。正转身离开时,黑瘦、高个的摊主朝我说了声“好眼光”,让我有了交谈的兴趣。便问道:“龙感湖在哪里?”摊主笑着回应:“龙感湖在我们安徽老家,是很大的一个湖,风光很美,每年能捕到很多野生的鱼类。”
一番交谈后,我眼前仿佛出现了一片美丽的湖景。湖面水汽氲氤,水面波光粼粼,岸边芦苇青青。水天一色,水鸟嘤嘤;鱼翔浅底,白鹭翻飞。远处,一叶扁舟,一曲渔歌,一位头顶蓑笠的渔夫,撒出一张渔网,收获满心欢喜……在菜市场,让我邂逅了诗和远方。
我真没想到,在这小小菜市场里,会呈现出一幅幅美丽的乡土风情。由几条游鱼,可以想象到一片美丽的湖景;从几枚鸭蛋,可以想象到一座绕水的村庄;从几支茭白,可以想象到一条梦中的溪流;从几根竹笋,可以想象到一片茂密的竹林;从几篮蔬菜,可以想象到一畦诗意的菜园;从几粒花椒,可以想象到一片片盘旋上升的梯田;从几颗土豆,可以想象到一顷充满生机的田野;从几块羊排,可以想象到一片辽阔无垠的草原……
诗人雨果说:“世界上最辽阔的是大海,比大海更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辽阔的是人的心灵。”在菜场,我不啻是邂逅了远方的美景,更触摸到了菜场商户藏在心灵深处的诗和远方。比如“卖菜哥”和“秦大爷”,他们就有着不同寻常的人生故事。
“卖菜哥”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从小家境贫困,父亲靠卖菜维持一家人的生计。16年前,父亲突发重病,不但花光了积蓄,而且欠下了一堆债务。幸得当地政府和社会上的好心人伸出援手,一家人才渡过了难关。这一段经历,在“卖菜哥”的心中播下了感恩的种子。
父亲病逝后,“卖菜哥”接过父亲的菜摊,撑起了一个家。卖菜之余,他一直不忘回报社会。2007年,他登录本地的公益网,注册成为一名志愿者,从此积极投身公益事业。捐款救助灾区、筹款救助白血病患儿、前往山区造桥、帮助贫困孩子……十几年的公益之路,“卖菜哥”踏实而坚定地一路走来。就拿帮助贫困学生来说,2013年,他策划了“牵手成长•寒门学子艺术特长培训”活动,为24位贫困家庭的孩子免费提供42节少年宫的培训课程。
为了让失独老人享受温馨的晚年,“卖菜哥”又策划了“贴心小棉袄”项目,用“六个一”给老人带去慰藉:每周一次电话、一次聚餐,每年一次生日庆祝、一次意外惊喜、一次红色之旅、一次年夜饭。
卖菜之余,“卖菜哥”凭着“爱心”“贴心”和“恒心”,尽最大的努力,帮助弱势群体,诠释着最美的志愿精神,探寻着属于他的诗和远方。
“秦大爷”今年已是78岁高龄了,原本是位乡镇机关干部,退休后享受正股级待遇,每月有六千多元的退休金。两个儿子一位是老板、一位是医生,全家早已步入了小康生活。按理说,这么好的生活条件,还用得着老爷子种菜、卖菜吗?事实虽如此,然而重点不在于卖菜。“秦大爷”退休后无所事事,为找些事做,趁乡下的老房子尚未拆迁,便在那块自留地上施展起耕种本领来。儿子劝了几回,没用,只能由着他去。老头种的菜除老夫妻俩自吃、送左邻右舍、供应儿子全家外,余下的舍不得扔掉,便挑了上菜市场售卖,并不计教能挣多少钱,完全是一种乐趣。
“秦大爷”的那一畦菜,就长在家前屋后,他整天像婴孩一样精心看护。菜长得差,老头就忧心;菜长得好,老头就欢喜。——既守望着家园,又充实着内心。他今天挑屋前的那一块,明天挑屋后的那一块,按着顺序往后退。或者,在一畦菜地中,左边挑一棵,右边挖一棵,拣最大、最好的挖,这就是我在菜市场里看到他的菜大小不一的原因。老头前起后种,日日不闲着,天天有收获,挥洒着激情,散发着能量。这对一位上了年纪的老人来说,何尝不是一种人生的幸福、诗意的远方?!
菜场小世界,人生大舞台。一尾鳊鱼、一篮蔬菜、一声吆喝、一张笑脸……让我看见了它们背后那一片绿意盎然、生机勃勃、花开满枝、云蒸霞蔚的诗和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