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国内某OTA平台对“女性游客出境游目的地”进行调查,15万名女网友投票她们“最向往的境外旅游目的地”,答案竟是“意大利”的“托斯卡纳/比萨”。好吧,看来是我低估中国游客对托斯卡纳、对小城比萨的热衷。
意大利比萨小城,是一座公元前二世纪出现在地中海沿岸的古老城市,由于气候温暖湿润,自然风光优美,拥有众多独特风格的艺术建筑,所以从中世纪时期开始就是世界著名的旅游城市。比萨大学(欧洲最古老的大学之一),比萨大教堂(建于中世纪的罗曼式建筑杰作),奇迹广场,骑士广场(原为古罗马市集所在地)及比萨洗礼堂和二十多处历史悠久的老教堂,都是深受游客欢迎的人文景点。
但是,比萨市所有大大小小的景点都加在一起,也不敌一个景点的知名度高,那就是比萨斜塔!更有意思的是,它的出名在于这座古塔是个有着800多年历史的“世纪豆腐渣工程”,尽管建筑并不尽如人意,却还是入选了世界遗产名录。
比萨斜塔的建造过程一波三折。按导游的说法,比萨斜塔属于比萨大教堂的钟楼,但直到大教堂工程过半时,都还没有这座比萨钟楼的规划(预算不足)。但因几位大臣联名劝说比萨国王(意大利最早独立的海权城邦国)要显示出比萨海上共和国的威望和财富,很有必要给优雅的大教堂搭配上一座气派的钟楼。
拗不过大臣,1173年比萨国王咬牙决定给大教堂增建钟楼,同年8月开工奠基,项目交由建筑设计师博纳诺·皮萨诺全权负责,要求修成一座垂直挺拔的钟楼。谁也没想到,因为钟楼的建筑地基打得马虎,给后面造成了不小的麻烦。在1178年修钟楼第二层的时候,人们发现塔身开始向东南侧倾斜。Oh-Shit!,就算建筑师博纳诺·皮萨诺大骂地基施工人员也于事无补了。
冷静下来后的博纳诺·皮萨诺开始“亡羊补牢”,但在技术环节却连连受挫。没办法,只能硬着头皮接着盖。转眼7年过去,眼瞅着钟楼越盖越歪,越看越丑。您想想,古人都注重名声,无论是艺术界还是建筑界人士,特别是建筑艺术相结合的领域人士,如果把建筑盖成这个模样,真的没脸见人了!于是,心灰意冷的建筑师博纳诺·皮萨诺,于1185年灰溜溜地逃出了比萨城,一个人跑去了西西里岛。
年复一年日复一日,转眼又过去了许多年,就在博纳诺·皮萨诺临死的时候,他决定回一趟比萨城看看自己曾主持建造的钟楼修得怎样了。反正自己也是快入土的人了,就算国王问罪也不用害怕了。果然不出所料,工程并没有因为他的逃跑而停工,但违背初心的之处就是钟楼已斜到摇摇欲坠的样子了。看到自己的作品成了这副“鬼样子”,建筑师郁闷至极,没有几天功夫就找上帝报到了。
就如同当年建筑师逃跑那几年一样,钟楼项目虽然没停,但因为外观的变化导致修造进度明显慢了。就这样,修修停停,停停修修,前后盖了199年才告竣工(1372年建成)。据说,在工程结束后的600多年里,这座钟楼一天比一天倾斜,中间虽然大修了几回,但每次修完塔就更斜一点:1360年建造顶层钟房时倾斜度1.6度,1990年大修后,倾斜角度从5.5度减至3.99度,2010年时倾斜角度3.97度……真应了那句话——聋没治好,反而哑了!
但您别说,就这么一座歪歪斜斜的斜塔钟楼还真有人捧场。最近几十年里,世界各地的游客络绎不绝地前来参观这一“奇迹”(游客登塔门票:18欧/人,登塔排队游客多,耗时长)。恶搞斜塔者不少,比如游客摆出各种pose与斜塔合影,或者吃掉冰激凌用蛋筒“托着”斜塔照相。甚至有游客感叹,可能比萨斜塔的倒就是早晚的问题,目前只差一场地震了……如果建筑师博纳诺·皮萨诺地下有知,不知道是该骄傲呢还是该惭愧?
除了游客之外,一些有名气的艺术家、科学家和名人也来过这里,比如1590年时,伽利略(意大利著名物理学家,时年26岁)就登上了比萨斜塔,还在塔顶做了“两个铁球同时落地”的著名实验,使比萨斜塔名声远扬。其实在我们中国也有不少著名斜塔古建,有的较比萨斜塔的建造年代更早,但却没有它出名,比如江苏苏州的虎丘斜塔,南京市的方山斜塔,上海松江的护珠斜塔等等。那么,你有见过什么比较有特点的斜塔建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