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水流觞,自古兰亭儒风盛。文随酒会,传承千年酒墨文化。

旅游 上大夫酒文馆 2021-03-01 14:05

原标题:曲水流觞,自古兰亭儒风盛。文随酒会,传承千年酒墨文化。

兰亭地处绍兴城西南12公里的兰诸山下,是历代书法家的朝圣之地。晋代著名书法家王羲之写 《兰亭集序》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东晋永和9年 (公元353年)三月初三上已日,大书法家王羲之偕同当时名士谢安、孙绰等42人,为过修楔日宴会集兰亭,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曲水流临”活动。他们列坐溪岸两侧,将酒觞 (酒杯)置于清溪之上,任其飘流,酒觞停在谁的面前,谁就得即兴赋诗,不然罚酒三觞。据记载,当时聚会的42人中,王羲之,谢安等11人各赋诗两首,郗昙等15人各觅诗一首,9岁的王献之等16人拾句不成,各罚酒三筋。王羲之将37首诗汇集起来,乘兴而作,在蚕茧纸上,挥动鼠须笔,一气呵成,写成了一篇324字的序文,记下宴集的盛况,写下与会诸人的感官,这就是被诸遂良评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集序》,王羲之被后人尊为“书圣”,兰亭也因此成为历代书法家的朝圣之地。

说起“曲水流觞”的来历,得从三月上已这一传统习俗谈起。上已,是指夏历三月的第一个已日,这是我国民间一个拔除祸灾,祈降吉福的节日。古人认为,水和火都是至洁之物,可以消除一切疾病和灾难。远在三千多年前的周代,已有水滨拔楔之俗,朝廷中还指定专职女巫掌管此事。拔,是拔除病气,使之清洁;楔,是修洁、净身。拔楔是通过洗僵身体,达到除去凶疾的一种仪式。

到了汉代,三月上己,才确定为节日。每逢该日,官民都去水边洗濯。不仅民间风行,连帝王后妃也去临水除垢,拔除不祥。后来,此俗又进一步发展,演变为临水宴宾。

魏晋以后,才将上已正式定为夏历三月三日即春楔,所有临水拔楔及水滨宴会活动都在这天进行。而“曲水流觞”活动就是由上已节派生出来的一种风俗。那时,人们在举行拔禊仪式后,大家就坐在环曲的水渠旁,在上流放置酒觞(杯),任其顺流而下,杯停在谁的面前,准即取饮,彼此相与为乐,故称“曲水流觞”。觞,古代酒器,通常为木制,底部有托,可浮于水面。

还有一种是陶制的杯,两边有耳,又称“羽觞”。因其体重,玩时则放在荷叶上,使其浮水而行。这种游戏,自古有之。而王羲之等人在兰亭举行的修禊活动,虽然也有祭祀仪式,但主要通过“曲水流觞”活动,突出了咏诗论文、饮酒赏景。上匕赋诗之俗,由此而起,并对后世产生重大影响。尤其是在绍兴,这种由“曲水流觞”活动带来的咏诗饮酒的儒风雅俗,一直盛传不衰。直到现在,每逢夏历三月初三,来自中外的书法家都要聚集兰亭怀古续胜,举行追仿修楔觞咏的兰亭书会,泼墨挥毫,咏诗论文,纪念书圣王羲之,并进行“曲水流觞”的游戏。

「上大夫」致力于传承和弘扬中国的酱酒文化,并开设了「上大夫酒文馆」体验馆。通过与文随酒会的结合,打造以文为题,以随为期,以酒为媒的高端生态酱酒体验圈。

文随酒会是以古代雅集为雏形,结合今人生活习惯改良而成的文化活动,更像是宴会与雅集的结合。文涌酒酣,随缘而聚,趁兴而会,笑谈乾坤风月,品味人间沧桑。每次酒会都将邀请名师大家主讲,艺术修养亦或古今奇谈,旨在以文会友,以酒结缘。

为了使更多志同道合的文人雅客们体验到文随酒会的乐趣,上大夫现在对外进行加盟,在国内各地合作开设酱酒文化体验馆,一起感受文与酒的碰撞与交流。

显示全文
返回首页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