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进拴原创】 烟花三月下扬州
“烟花三月下扬州”。正是春暖花开的时节,我们平顶山市诗词协会和健康协会联合组织的旅游采风团一行38人从我们的山城平顶山来到了江苏的扬州。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据我们的导游王小姐介绍, 以“淮左名都”著称的扬州城,至今已有2480年的历史了。它拥有众多的名胜古迹和雅致园林,值得一提的是扬州的“瘦西湖” 。清诗人汪沆有诗云:“垂杨不断接残芜,雁齿虹桥俨画图,也是销金一锅子,故应唤作瘦西湖。”“瘦西湖”之名遂著。受历代造园专家的青睐,在十里长的湖区两岸,营造了“两堤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的湖区胜境。当你乘舟沿乾隆水上游览线观两岸景色时,真的会感叹大自然怎会赋于人类如此之曼妙景色。
扬州的园林也是非常有味道的。有“城市山林”美誉的“何园”、由春夏秋冬四季假山著称的“个园”,还有别具一格的“汪氏小苑”,虽不及苏州园林那般气势,却也是处处透着灵气与秀美以及园子主人极高的文化品位在里头。这不禁让人想到现时的富甲们除了价格昂贵的高档装修材料充斥别墅外,还有什么是值得后人玩味的呢?
另一佳景是位于扬州市中心,建于明代的“文昌阁”。因是扬州府学的魁星楼,故名“文昌阁”。它就那么傲然地耸立着,像一位老人见证着这个城市历史的变迁。我想在全国有这样千年文化建筑立于市中心的城市也是寥寥无几吧。就像导游说的扬州人是特别崇尚文化的。我想“文昌阁”不止是立于街头,恐怕也早已立在扬州人的心头了。
当然扬州还有历史悠久的古刹大明寺、隋炀帝、康熙、乾隆等帝王,在这里都留下了各自的行宫遗址;此外还有唐代的古迹遗址以及人间稀有的琼花等。扬州手工艺品巧夺天下,漆器、玉器、剪纸、绒花等,精美雅致在国内外都享有盛誉;淮扬名菜、细点,以色、香、味、形俱佳而驰名中外。美景数不胜数,实是江南瑰宝。
扬州的美是独一无二的。它既具有千年文化积淀由内而外所散发出的大气,又有江南小城所特有的灵秀。我惊叹一个小小的城市怎能把两者结合的如此完美。
我们首先来到了扬州博物馆,现称扬州双博馆,由扬州中国雕版印刷博物馆、扬州博物馆新馆组成。位于扬州新城西区,自然风光迷人的人工湖西侧,与扬州国际展览中心隔湖相望。双博馆的建筑外型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建筑与自然交融合一的设计理念。博物馆总占地面积50730平方米,建筑面积22146.99平方米,陈展面积10000平方米。
价值3.6亿元的镇馆之宝霁蓝釉白龙纹梅瓶为元代景德镇所产文物,高43.5厘米、口径55厘米、最大腹径25.3厘米、底径14厘米。梅瓶颈细小口,短颈溜肩,肩丰圆腹,腹部以下明显收敛,圈足微外撇。梅瓶是宋朝出现的一种小口、短颈、丰肩 、瘦底、圈足的瓷器瓶子,开始的时候作为盛器,后来因为口沿极小,刚好为插梅枝所用,被称作为“梅瓶”。梅瓶宋、元时期各地瓷窑均有烧制,以元代景德镇所产梅瓶最为精湛。这件霁蓝釉白龙纹梅瓶造型端庄隽秀,是梅瓶中的极品。
霁蓝釉白龙纹梅瓶通体施霁蓝釉,釉质肥厚莹润,釉面匀净稳定,釉色蓝如深海。腹部刻画“赶珠龙纹”:一条龙追赶一颗火焰宝珠。白龙环绕瓶身一周,龙首上仰,颈部细长,长鬣飘拂,双角微微后翘,龙眼突起,张口吐舌,露出利齿,上、下颚唇边卷翘,四肢长而粗壮,呈大步行进状,伸出的四肢,
每肢三爪,指尖十分锋利……。巨龙周边的空间以四朵飘动的火焰形云纹,衬托出巨龙腾飞于万里长空之中的大气磅礴之势。从整体上看,主体纹饰白龙和火焰宝珠与辅助纹饰四朵火焰形云相映成趣。云龙、宝珠施青白釉,两种釉色对比鲜明、强烈,好似威武、雄壮、悍猛的巨龙叱咤于万里蓝天之中,以蓝釉点缀的眼珠,在青白釉的衬托下,尤显突出,起到了画龙点睛的艺术效果,装饰效果极佳,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是充分反映元代景德镇窑高超制瓷水准的代表性精品。
“天下西湖,三十有六”,惟扬州的西湖,以其清秀婉丽的风姿独异诸湖,占得一个恰如其分的“瘦”字。
瘦西湖风景区是蜀冈-瘦西湖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的核心和精华部分。一泓曲水宛如锦带,如飘如拂,时放时收,较之杭州西湖,另有一种清瘦的神韵。隋唐时期,瘦西湖沿岸陆续建园。及至清代,由于康熙、乾隆两代帝王六度“南巡”,形成了“两堤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的盛况。清代钱塘诗人汪沆将扬州西湖与杭州西湖作了对比,写道:“垂杨不断接残芜,雁齿虹桥俨画图。也是销金一锅子,故应唤作瘦西湖。”瘦西湖由此得名,且为人们所首肯,至今名播中外。
瘦西湖风景区为我国湖上园林的代表,古典园林群融南秀北雄于一体,组合巧妙,互为因借,构成了一个以瘦西湖为共同空间,景外有景,园中有园的艺术境界,历史上有二十四景著称于世。窈窕曲折的一湖碧水,串以卷石洞天、西园曲水、虹桥揽胜、长堤春柳、荷浦熏风、四桥烟雨、梅岭春深、水云胜概、白塔晴云、春台明月、三过留踪、蜀冈晚照、万松叠翠、花屿双泉诸胜,颗颗明珠镶嵌交织在玉带上,形成了一幅秀色天然的立体山水画卷,而小金山、五亭桥、二十四桥景区是这幅画卷的神来之笔。
瘦西湖的美丽景致,很早就为人们所向往。清人刘大观言:“杭州以湖山胜,苏州以市肆胜,扬州以园亭胜”。另一位清人沈复在《浮生六记》中赞道:“奇思幻想,点缀天然,即阆苑瑶池,琼楼玉宇,谅不过此。其妙处在十余家之园亭合而为一,联络至山,气势俱贯。”历史上李白、刘禹锡、白居易、杜牧、欧阳修、苏轼、王渔洋、蒲松龄、孔尚任、吴敬梓、郁达夫、朱自清等文化名人都在这一带留下或深或浅的足迹和众多脍炙人口的篇章。“烟花三月下扬州”、 “园林多是宅,车马少于船”、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珠帘十里卷春风”、“绿杨城郭是扬州”等数不清的名言佳句,流传千古,为瘦西湖增添了耀眼的浓墨重彩。
瘦西湖风景区正因其悠久、丰富的人文景观、秀丽典雅的自然风韵,成为古今中外宾客纷至沓来的著名的游览胜地。
十里湖光,清澄缥碧,花木扶疏,连绵滴翠,亭台楼榭,错落有致。人文景观,独具风韵。瘦西湖正向八方游客敞开怀抱,热情欢迎远道而来的佳宾高朋。
当穿过“冶春园”临湖的花径,沿着委宛曲折的湖岸逶迤而行,我渐渐领略到其中的妙趣了。“瘦”者“秀”也。一个“瘦”字,不恰好道出了扬州西湖的特色吗?我想起了朱自清先生在《扬州的夏日》中的 一段话:“有七八里河道,还有许多杈杈丫丫的支流。这条河其实也没有顶大的好处,只是曲折而有些幽静,和别处不同。”朱先生长于扬州,他对家乡景物的赞扬是含蓄的。其实,这个“和别处不同”,正是瘦西湖“顶大的好处”了。
这样随便想着,不经意间已踏上了“虹桥”。“虹桥”旧称“红桥”。清初诗人王士祯有诗云:“红桥飞跨水当中,一字栏杆九曲红。日午画船桥下过,衣香人影太匆匆。”就是写的这儿。这儿正是湖身较为开阔的一段,最宜看水。我站在桥顶,纵目向北望去,惟见波平如镜,水天交碧,仰观俯视,竞不知云行湖底,还是树映天上。若不是风乍起,吹绉一泓春水,暂时模糊了汀屿树木的倒影,哪里还分得出水色天容!我发觉人们来到这里,都喜欢驻足流连一番,这实在不是无因的。如果对风光胜境也有所谓“一见钟情”,那么一到虹桥,人们便已倾倒于瘦西湖之美了。
为这种景色所倾倒,我改变了步行的主意,从桥西登舟,作一次镜上行。小舟拔桨而北,沿着“长堤春柳”的湖岸缓缓前移。自隋唐以来,扬州就以柳色著名,有“绿杨城廓”之称。我曾醉心过“红楼日日柳年年”、“扬子江头杨柳春”等歌咏扬州柳色的名句,然而诗句引起的遐想怎及眼前所见来得真切!修长的堤岸,三步一柳,亭亭如盖,“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条”,依稀仿佛似之。那丝丝低垂的柳线,或轻拂水面,或抚弄芳草,一派温情脉脉。湖上风来,柳条婀娜起舞,如青烟,如绿雾,舒卷飘忽,妩媚极了。舟行柳下,无处不感受到殷勤而来的柔情蜜意,那依依之态,真是“堤远意相随”啊!
我情不自禁地赞叹着这长堤春色时,小舟不觉已驶近长堤的尽头。只见一圈满月形的洞门迎堤而立。这儿是“桃花坞”的旧址。遥想当年这里满目桃林,浓春花放,散彩喷霞,一定是很好看的;走完了绿色柳堤,突然进入这片“中无杂树”的桃坞之中,岂不似武陵渔人忽逢桃花源吗?我暂时舍船登岸,向月洞门走去。如今虽没有桃花坞,却有着一座小巧而精致的园林。迎面一方莲叶田田的荷池,东侧与湖水通,上架石梁,并点缀着参差的山石;西侧用卵石铺径,贴墙翠竹森森,摇曳生姿。两侧都环抱至正厅“听鹂馆”前。此处有两只大铁镬,据传为六朝萧梁时的遗物,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听鹂馆”之西的“春草池塘吟榭”,散放着多种花木山石盆景,情趣各殊,姿态不一,甚是逗人。出“春草池塘吟榭”,由北廊折而向西有“疏峰馆”,馆前怪石突兀,如禽栖兽踞,又有青峰并峙,如春笋拔地,装点得颇有情致。更为惹人的,是附近的芍药圃了,正是花开时节,那繁多的品类,那缤纷的色彩,那浓艳丰腴的花儿朵儿,令人目眩神迷,久久移动不了脚步。“扬州芍药天下冠”,“广陵芍药真奇美”,到这里一看,方知至今仍不负古人的推誉。
离开了芍药圃,跨过北面束在湖身的红栏桥,我踏上了“小金山”。“小金山”原名“长春岭”,初建于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四周环水,处于瘦西湖的中心地带。用朱自清先生的话来说:“望水最好,看月也不错。”这里的建筑也真别具匠心。“湖上草堂”面对汪洋一片,意境阔大;“绿筱沦涟”南望“桃花坞”故址,花光荡漾;“琴室”当清溪一曲,绿涌窗牖;都是望水的极佳处。岛东临湖有厅轩敞,名曰“月观”。这里确是最好的待月和看月之所。无论是斜月如钩还是三五之夕,凭栏东眺,见水月交辉,清光浴人,会使人有身心俱净之感吧!如果是中秋之夜,满月朗照,大气澄澈,“月观”后的“木樨书屋”里飘来阵阵沁人心脾的月桂的幽香,那境界,不是如入广寒宫一般么?我来的不是看月的时候,但依然是美不胜收。极目东眺,“四桥烟雨楼”高耸林表。这座楼原建于清代中叶,是大盐商的私人园林。因为从那里看去,南边的虹桥,北边的长春桥,西边的春波桥和更西的五亭桥都历历在目,特别是雨天,四座桥笼罩在雨丝烟雾之中,景色空蒙,分外有趣,故而才有了这个十分概括的名称。乾隆皇帝曾去游过,还另赐名为“趣园”。
“月观”偏南有高岭,岭前植梅树多株,额曰“梅岭春深”。盘旋曲折而上,有亭翼然,称“风亭”。登亭四顾,平林葱葱 ,春水迢迢,瘦西湖尽收眼底。
“小金山”最西头,有短堤伸入湖中,上建有方亭,叫“吹台”,俗称“钓鱼台”。这座方亭临湖,南、西、北三面皆有洞门,各嵌一景。北洞可见北岸高丘上的“方厅”和“大桂花厅”,西洞直对“五亭桥”,南洞屹立“白塔”。最妙的是,站在一定的角度可以同时看到:“五亭桥”横卧波光,洞门呈正圆形,“白塔”高耸蓝天,洞门呈椭圆形,形成极优美的图案。我国古典园林建筑中有“借景”的手法,这里是用得恰到好处了。
我再次登舟,绕经“凫庄”乡“五亭桥”驶去。
“五亭桥”建于乾隆二十二年开莲花埂新河时,系拱形石桥。在十多丈长、二三丈宽的桥身上,矗立着五座亭子,中间一亭最高,南北各二亭互相对称,拱出主亭。亭顶黄瓦青脊,金碧辉煌;飞檐下画栋雕梁,彩绘典丽;周围石栏的柱端皆作狮形,雕凿精巧。桥下纵横有十五个券洞,中一洞最大,其他参差相似,都可以通船。这座桥的造型和结构,在工程技术上比较复杂的,在全国保存下来的多种多样的古桥中,“五亭桥”具有与众不同的独特风格。
在桥北下了舟,越桥南行,我们去访“莲性寺”里的“白塔”,有这么一个传说:有一次乾隆南巡来到扬州,去“大虹园”(即今瘦西湖)游览,指着一处景色对他的随从们说:“这里多象北京北海的琼岛春阴呀,可惜就少个白塔!”当时有个姓江的大盐商做盐商纲总,听到这个消息后,为了讨好皇帝,化了巨资“鸠工庀材,一夜而成”。
“一夜而成”不免夸张,短期完工大概是不假的,可见当时工匠们的建筑艺术水平之高。
在塔下徘徊良久,步出“莲性寺”已是暮霭冉冉。好景宜人,不知疲倦;秀色可餐,不感饥渴。游兴未尽,我踏过“藕香桥”,又向静僻处去寻幽探胜……
【郭进拴原创】游侯方域故居
金秋时节,我与平顶山市著名诗人胡中伟先生慕名游了商丘古城的侯方域故居。
侯方域故居位于商丘古城北门内,为明末才子侯方域壮年著书处,是一明三暗五、前出后包、上下两层的硬山式建筑。上下贯通的四排圆柱和八十八根根线构造成一木间架,墙装青砖,顶盖垄瓦。屋脊有青兽压顶。屋内有木屏相隔。门窗镂花剔线,圆柱浮雕龙凤。该建筑通体显现出清代匠人高超的建筑艺术。
侯方域受其先辈的教育和影响,参加了进步的爱国团体复社,与魏志贤的余党又展开了积极的斗争。秦淮名妓李香君对侯方域倾心相爱,并支持他揭露和抨击阉党。侯方域与李香君的爱情故事,被清代戏剧家孔尚任编成名剧《桃花扇》。该剧除被多种剧种上演外,还搬上了银幕和荧屏,影响颇大,成为中国戏剧史上的一块丰碑。
作为清代戏剧压卷之作的《桃花扇》,据作者孔尚任在篇首宣称,乃是“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实事实人,有凭有据”。他还附录“桃花扇考据”,一一罗列剧中所据史实。近代曲学大师吴梅曾经称颂孔氏:“观其自述本末,及历记考据各条,语语可作信史。”然而吴梅这一赞语未免有些太实在了,戏剧家言正如小说家言,即使“有凭有据”,岂可轻信?在《桃花扇》中一个不为人所注意的位置,孔氏作了这样一段告白:“司马迁作史笔,东方朔上场人,只怕世事含糊八九件,人情遮盖两三分”,又云“当年真是戏,今日戏如真”。既然有所“含糊”,有所“遮盖”,便当不得信史,而终究只是戏。
其实,那些在“戏”中出现的人物,其行迹已多经孔氏改写,不能再与真实的历史人物混为一谈。比如历史上的杨文骢(龙友),虽曾依附马士英,又和阮大铖结交,却很有民族气节,南明亡后他随唐王退守福州,拜为兵部侍郎,清军攻破福州后将其俘虏,劝其投降,不从,被杀。但在戏中,杨文骢却在南京沦陷前夕偷偷溜回他的故乡去了。著名史学家陈寅恪在《柳如是别传》中曾写道:“自《桃花扇》传奇盛行以来,杨龙友遂为世人所鄙视……戏剧流行,是非颠倒,亟应加以纠正也。”
而剧中男女主角侯方域和李香君,其事迹更是虚虚实实,纠结莫辨。根据比较可靠的记载,侯方域少年时随其父户部尚书侯恂居北京,即被公卿目为汉之张安世与唐之李德裕。1639年(明崇祯十二年),侯方域22岁,从故乡商丘赴南京参加乡试。作为商丘雪苑文社的重要人物,他此前一直跟南方的复社、几社成员遥相呼应,且其文采风流,冠于侪辈,复社的领袖张溥、几社的领袖陈子龙均很推重他,因此金陵名士争相与之结交。后来与侯方域并称“明末四公子”的冒辟疆、方以智、陈贞慧亦当与其过从甚密。这些少年名士在一起,有时登山临水,俯仰今古;有时则遨游北里,流连歌舞。侯方域少年时即受其父熏陶,雅嗜声乐,精通音律。此次到金陵,其父正被诬系狱,但他仍然豪兴不减,每会宴必召伎侑酒,以致他的朋友、复社成员黄宗羲有些看不过去,说:“朝宗之尊人尚在狱中,而放诞如此,吾辈不言,是损友也。”
但或许正因有此“雅嗜”,所以当张溥偶然告诉侯方域,金陵有李姓女伎能歌《玉茗堂词》时,他便欣然往会,得以跟香君结识。根据侯方域后来的追忆,他初会香君,有赠诗之举,香君则以歌相酬。在侯方域对二人交往的全部描述中,那把定情的宫扇从未被提及。或许这一重要道具完全出自孔尚任的美妙想象,虽然孔氏曾刻意表明香君面血溅扇、杨龙友随机点染为桃花一事乃辗转闻之于杨的书童,但还是令人将信将疑。当代有学者认为这把宫扇经侯方域女婿家族(侯女嫁陈贞慧子)代代相传,至今尚在人世,恐怕也只是一种猜测了。
从当时人的描述来看,曾跟柳如是、董小宛等人并称“秦淮八艳”的李香君肌理如玉、谐谑无双,“侠而慧,略知书,能别士大夫贤否”。侯方域跟她相处时日虽短,却颇服其侠义与识见。当时,魏党余绪阮大铖寓居金陵,遭复社、几社文人口诛笔伐,难以存身,遂拟先笼络侯方域,以与南京名士和解。但其心机为香君识破,遂讽之以高义,侯乃与阮绝交。待到侯方域落第归里,香君在桃叶渡歌《琵琶词》送行,并言蔡邕“尝昵董卓”、“学不补行”,语含微义。侯方域去后,阮大铖、马士英的党羽,淮阳巡抚田仰,欲以三百金强聘香君为妾,被其拒绝。田仰以为乃侯方域从中作梗,便写信加以责问,遭侯讥嘲。
关于侯、李之交往,与二人同时代的那些传记作者基本绝口不提,有的则以一种为尊者讳的口吻说:“公子虽豪举,然心不忘家国之故”,“诩诩自负经济,颇思自见其才”。据称有一次,侯恂统兵赴汴,欲解李自成之围,方域献策,未被接纳,反被遣归吴,途中为叛将刘超所劫持,方域劝刘超勤王赎罪;不久,左良玉拟移师东下,南京震动,他飞书予以劝阻;还有就是北京陷落以后,清兵南下,他先后进入史可法和高杰军中效力,虽多所建言,但均不被听取。等到南明覆灭,他陪伴老父归返故园。一种说法认为:李香君此时也随侯方域同返商丘,隐姓埋名,居于侯府之西园。但后来身份暴露,被侯恂逐出家门,生下一子后,抑郁而死。至今商丘侯府遗址近旁尚有香君墓。这一说法或许也是出自当地故老的口耳相传,难以深信。
侯方域在商丘乡居数年,重建雪苑社,每日与社中友人痛饮悲歌,以抒其牢愁。到顺治八年(1651),侯方域出应河南乡试,中副榜。根据侯方域年谱的记载,这是因为当权者看到侯氏父子不与清廷合作,欲加惩治,侯被逼无奈,才去应试。对于此事后人颇多讥议,比如梁启超在《桃花扇》注中即认为侯应乡试,“晚节甚无聊矣”。而史学家陈寅恪则支持年谱的说法,认为侯方域乃是欲保全其父才勉强应试,因在当时年轻士子若不应科举,又不逃于方外(指出家),则为抗拒新政权之表示,必难免于罪责。不过即使如此,跟他那些在明亡后或出家(如方以智)、或隐居(如陈贞慧、冒辟疆)的朋友相比,侯方域终究难说是“大节凛然”或“守志不屈”。
既如此,孔尚任在《桃花扇》中最终安排侯、李二人于明亡后重逢于山寺,遭法师棒喝而斩断情丝,栖踪烟霞,显然与事实大相乖违。这样一种处理方式多少有些令人困惑:孔氏选择了一个侯方域(不是冒辟疆,不是陈贞慧,也不是钱谦益),又要煞费苦心地为其设计一个出家为道的结局。或许,孔尚任对其入清后的处境也抱有一分同情和宽容?或许是因为那把传说中的桃花扇,从一开始就控制了孔氏的基本思路?不管怎样,他借助那一段缠绵的故事,十分恰当地表达出了他对于历史兴亡的沉痛感受,大概这就是“今日戏如真”一语的含义。
当年那位治学极为严谨的陈寅恪先生,有感于那一段历史与这一本戏剧(及其不同表演底本)之间的诸多歧异,曾写下过这样的诗句:“兴亡旧事又重陈,北里南朝恨未申。桂苑旧传天上曲,桃花新写扇头春。是非谁定千秋史,哀乐终伤百岁身。铁锁长江东注水,年年流泪送香尘。”
近几年来,我们反复研读侯方域的遗著《壮悔堂文集》和《四忆堂诗集》,查阅《侯朝宗公子传》、《侯氏家谱》和商丘方志等资料;又多次漫步于秦淮河畔,驻足于媚香楼前,三登南京栖霞山,四赴河南商丘古城;向侯方域研究专家何法周、王树林教授请教,与秦淮文化热心人把酒共话,同侯氏后人、陈贞慧后人和商丘文化名人尚起兴先生促膝长谈;在历史的烟尘中寻丝觅迹,在留有主人公足迹的遗址前踏勘凭吊……迷雾逐渐散去,疑团逐渐化解,我们终于发现:侯方域、李香君非但没有在栖霞山抛却尘缘,反而尘缘绵绵,二人从栖霞山携归河南故里,养育后代,相伴终生,而那把引发戏剧家孔尚任创作灵感的桃花扇至今尚存人间。
李香君,1624年(明天启四年甲子)生于苏州阊门枫桥吴宅,兄妹三人,有两位哥哥。其父原是一位武官,因系东林党成员,被魏忠贤一伙阉党治罪后家道败落,飘泊异乡。1631年(明崇祯四年辛未),也就是李香君八岁时,被秦淮名伎李贞丽收养为养女,即随养母改吴姓为李,名李香,号香君,绰号“香扇坠儿”。1639年(明崇祯十二年己卯),也就是李香君十六岁时,与从河南商丘前来参加秋试的侯方域相识,后以身相许,誓死白头偕老。侯方域送宫扇作为定情信物。1644年(清顺治元年),北京紫禁城天崩地陷,明朝崇祯皇帝吊死在煤山,清兵大举入关,明王朝覆灭。明宗室在陪都南京仓促建立了弘光小朝廷。原来阉党的一帮余孽阮大铖之流又重新执政,大肆对东林党、复社人士进行报复,下令缉捕侯方域和其父侯恂,侯方域在宜兴亳村陈贞慧家被捕,押送至南京大牢,侯恂逃亡到安徽徽州朋友处避难。李香君在南京受尽苦难,后躲进栖霞山葆真庵,与昔日秦淮姐妹卞玉京相伴为尼。
1645年(清顺治二年,南明弘光元年)秋,侯方域在栖霞山寻到李香君。经过商议,二人携手渡江北上,前往老家商丘。他们星餐夜宿,历尽艰辛,回到商丘侯府。李香君隐瞒歌伎身份,以吴氏女子、侯方域妾的身份住进西园翡翠楼。在这里,她与公婆和睦相处;与侯方域元配夫人常氏相敬如宾,姐妹相称;与侯方域鱼水情深,琴瑟和谐。从1645年到1652年这八年时间里,李香君生活得平安、舒适,也可以说是她一生中最为幸福美满的时期。
可天有不测风雨,人有旦夕祸福。就在侯方域去南京为香君求子、寻亲的时候,她经常担惊受怕的身份问题终于暴露了。公公侯恂这位孔孟之道的卫士,知道李香君是秦淮歌伎的真实身份后,怒不可遏,大发雷霆,当即命令李香君滚出翡翠楼,后经人讲情,才心不甘情不愿地让她住到离城十五里的侯氏柴草园——打鸡园。那里是一个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荒凉村落。而此时得知李香君已身怀有孕,引起婆母和常氏夫人的同情,二人一再向侯恂求情,侯恂才勉强答应派一个小丫头去那里服侍。
侯方域在江南寻亲求子回到商丘之后,发现李香君被赶到城郊打鸡园,心如刀绞,悲愤至极。他多次在父亲面前长跪认错,替香君辩解,说明她卖艺不卖身,请求父亲收回成命,但最终遭到的还是无情的训斥。1653年春,李香君在打鸡园生下一个儿子,但因为自己是下九流,身份低贱,孩子不能随侯方域姓侯,只能随自己姓李。孩子生下不到几个月,李香君便在郁闷绝望中含恨离开了人间,终年三十岁。坟墓埋在村东头。侯方域在痛苦与内疚中,为李香君立碑撰联。墓前树碑,碑上撰联:
卿含恨而死 夫惭愧终生
碑前摆一石桌,桌前立一圆形石墩,上面镌刻着“愧石墩”三个大字。侯方域生前经常去凭吊,每次他都呆呆地坐在愧石墩上,久久不忍离去。
在李香君去世仅一年后,也就是1654年的12月13日,年仅三十七岁的侯方域,也在忧闷中走完了自己充满惆怅悔恨的人生之路。
李香君生下的那个儿子,原先一直住在打鸡园,后来搬迁到离侯府南园一里路的侯宅——雪苑村(侯方域号雪苑)居住。侯府一再严厉申明,无论到什么年代,李香君遗留下来的那一支,都“只准口传,不准入家谱”。所以,长期以来,李香君的后人便名不正言不顺、忍辱负重地在雪苑村一代代生存繁衍,直到今天。现在全村李姓已有三百多口人了。为了进一步核实雪苑村李姓的来历,我们前年深入该村访问。在座谈时,李氏的后人还以为他们的先人是妓女而不愿承认自己是李香君的后代呢!我们反复讲解李香君是歌伎,卖艺不卖身,是一位忠于爱情的纯洁烈女,是一位有气节的奇女子。说他们明明是她的后代,却因为长期受封建正统观念的束缚,不敢正视,不敢承认这个铁的事实,很对不起这位一生光明磊落的老祖宗。让他们挺直腰杆,为有李香君这样的祖先而感到骄傲和自豪。还劝说他们逢年过节去给李香君扫墓祭祀。
接着,我们又步行来到侯恂当年住过的南园(今侯小园村)。一位热情的青年说:“西边雪苑村姓李的都是李香君的后代,一代传一代,谁都知道,可李家就是不说,为啥呢?有顾虑呗。人家会说,他有爹,不姓爹的姓,姓他娘的姓,丢人哩!其实社会早变了,到什么时候了,还顾虑它干什么?”说完,他自己也笑了。
一位侯姓老人对我们说:“本来雪苑村姓李的就是俺侯家的后人,不说就是了,家谱上不让记,老辈儿也不让讲。但不管怎么说,他们总是俺姓侯的骨血,这错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