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刘村,借着乡村振兴的东风,发展民俗文化旅游产业,找到了一条产业兴农的致富路线。今天地道农旅•地道君带你走进西刘村,看她给我们带来怎么样的启示?
一、一心搞振兴
养在深闺人未识 西刘村位于甘肃崇信新窑镇西南偏远山区,村民保持着古朴的原生态。
底子又差人又少 由于贫穷,年轻人大多外出务工,导致大面积土地被闲置,成为荒地、荒沟。虽说底子差,可西刘村山清水秀,植被茂盛,夏季气候凉爽。
千里马巧遇伯乐 一次偶然的机会,一位客商发现了西刘村的优势,通过与村两委沟通,决定招商引进公司,成立了“绿源美”家庭农场,在村里发展起林下养鸡。
趁机一心搞振兴 2017年西刘村被甘肃省命名“民俗文化村”。村里决定依托“绿源美”家庭农场,结合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带动更多村民脱贫致富。
二、多条腿走路
怎么样才能让这片土地创造出更大的价值?村两委决定要用“多条腿走路”来实现乡村振兴!
1 扮面子,让乡村美起来
随着乡村振兴工作持续推进,西刘村加快建设基础设施。
一户一策 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对村内每户、巩固提升户分别制定了“一户一策”计划,实施了危房改造、自来水入户、卫生改厕、美丽庭院等。
整体推进 西刘村把科学规划、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放在重要位置,深入开展人居环境整治“三大革命、六大行动”。积极开展村容村貌改造、环境卫生整治,村容村貌发生极大改变。
2 搞产业,让乡村富起来
一直以来,西刘村的村民都是养头牛、种些地,靠天吃饭、靠地糊口。
发展产业 西刘村依托富民产业扶持办法和财政扶贫项目,建办养殖场、种植紫花苜蓿、嫁接改良老品种核桃等大力发展产业。
互帮互助 西刘村建立并推行“1+1+3”帮带机制,18名“三个带头人”联系帮带54户发展产业。
盘活闲置 传统农业发展了,闲置的山地怎么办?村干部和致富带头人参加“三个带头人”培训班,学习农村“三变”改革,大力发展观光采摘休闲养生农业,采取资产盘活、资本入股的方式,鼓励吸收农户入股,带动群众发展旅游产业。
3 挖文化,让乡村名起来
西刘村被命名“民俗文化村”,这里保留着外面少见的原生态民俗——社火曲目,还有甘肃省省级非遗项目民歌“山梁走唱”。
留住文化传统 怎么能留住这些珍贵的文化传统呢?如今的乡村振兴战略,正是一个时机,西刘村就以民俗为背景发展乡村民俗文化旅游。
挖掘社火曲目 西刘村的社火剧目有70多个,曲目演四天四夜也不会重复,以晚间演出居多,人员队伍不多,且服饰简单、不用化妆,多以茶余饭后的闲暇时间演出。如今,社火表演这个民俗文化,已经成为西刘村乡村旅游的一个特色亮点,得以继续传承和发扬。
挖掘山梁走唱 西刘村还有一个宝贝,那就是省级非遗项目-民歌“山梁走唱”。有社火的时候,都会伴有民歌的演唱,而且内容更为活泼、多变,演出地点更为随意,人们在田间地头,劳作休息之余哼唱几曲,诙谐笑闹,令人精神鼓舞。
发展文化旅游 于是,在充分挖掘民俗文化的基础上,西刘村在曾经的荒地上建成了聚戏曲茶社、休闲蒙古包、休憩亭、鱼塘等基础设施,打造出一个集生态种植、生态养殖、休闲娱乐、乡村旅游于一体的旅游观光园。
三、地道给高见
了解完西刘村的乡村振兴道路,地道农旅•地道君总结了以下几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和帮助:
1 千里马需要伯乐
发现优点 村两委不但要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认可自家乡村的价值,可从村子的产业、文化、自然环境等多方面挖掘核心资源,从而作为乡村振兴的有力支撑点。
识别机遇 村两委还要积极关注政策趋势、市场需求,发现本村发展的机遇。
抓住机遇 发现机遇,还要打破常规,敢想敢干,抓住乡村振兴机遇推动经济发展,吸引名人、媒体关注,借他们的影响力,提高咱们村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2 振兴需要多方法
发展产业促振兴 首先发挥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的自身优势,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对原有的产业进行提质升级;其次通过帮带机制、培训机制对村民进行培训,吸纳村民进入现代农业体系。
挖掘文化促振兴 首先,挖掘本村独特的历史民俗文化,将其分类保护;其次传承文化,将文化融入村民生产、生活中,并融合其他产业,增加附加值。『地道国际·农旅』地道国际农旅为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而设立,以深耕农旅、振兴乡村为使命,以创新农业与农村发展模式为抓手,是中国农旅产业创新发展的领导品牌。致力构建田园综合体、农业产业特色小镇、共享农庄、康养综合体及乡村振兴产业。为企业家和参与者共建、共享、共赢行业生态平台。欢迎更多的朋友能一起参与共同推动行业生态的发展和完善,一起助力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