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网友在西安白鹿原白鹿仓景区吃了一碗15元的面,虽然是用巨大的瓷碗装的,但是里面的面条只有少量几根。有人觉得这就是一种宰客行为,一碗面的物价过高了;还有人认为,考虑到景区的各种成本,景区内物价偏高是比较正常的。后来景区公开发布了针对此事的公告,表示歉意还有推出了对相关商户进行停业整顿的举措。就面条的成本来说,实际上也不低,毕竟也有剁椒、猪肉等配料,之前猪肉价格一直比较高,现在猪肉价格下降,面条的价格也会进行下调。景区希望商户将面条的价格调整到12元,并且保证每根面条的重量,可以按每根2元的价格根据需求进行加量。
景区的食品价格为什么做不到和市区一样呢?因为首要原因就是租金不一样,还有景区人多的时候都集中在节假日,平日里生意比较惨淡。同样商品花下去的成本也更高。我觉得只要在相对合理的范围内,不要高得离谱,产品质量有保证,不缺斤短两的情况下,还是可以理解的。要多挣钱,正确的做法国内外很多,游客满意的多花钱并不难。比如低成本的文创食品,目前国内通行的是网红冰激凌,一个10-15元,但主动买的人依然很多。比如原料上更绿色的当地特产食品,在一些景区吃过有当地的山猪肉烤肠,15一根但味道确实好,可以直接当饭吃。
比如常见小吃加上点特色,比如各种网红烤冷面,非遗传人手工制作等,价格翻倍好买还得排队。如果是极其普通的东西卖到了市面上的好几倍价格,肯定会引来质疑。市场是根据供需关系决定的,旺季高价有人买,淡季再便宜也无人问津。景区一般来说回头客很少,也不指望挣回头客的钱。租金成本是确定的,所以商家不得不提高价格。我觉得要解决消费者的问题也要考虑经营者的问题,不能从单向考虑问题。
陕西有一种面非常宽,一根能顶好几根,一般用的碗非常大,原因是里面有臊子和油泼,浇头是小块的蔬菜还有肉,这样一来放上辣椒面用热油泼,浅的碗会很容易溅到身上。其实成本高导致的价格高都能理解。相较于景区来说,这面的价格确实低一些,但这也不是面量少的理由,毕竟大家吃面都是当做主食的。当然,如果觉得自己15元定价比较低,完全可以提升饭菜价格,毕竟是市场经济,又没有强买强卖,只要不15变50,相信定在20或者25一碗,但量给足,大家肯定也能够理解。
从前景区饭店不靠回头客,毕竟到同一个地方旅游的频率本身就不会高。所以就宰客,能宰一个赚一笔,加上信息相对封闭,总会有新来的人被宰。但现在已经是互联网时代了,被宰人的经历会被广泛传播。准备去旅游的人会想办法避坑,导致宰客的成本升高。景区的这些餐饮店,或者那些卖水卖旅游纪念品的店都是需要缴纳高昂租金的,而除了几个特殊的景区,大多数景区都有旺季淡季,如果不能在旺季赚到钱,那么淡季就是纯赔或者保本,所以房租说是一年的,但其实要把淡季的平摊到旺季里计算。但是如果明码标价,提前提醒顾客菜品的分量,避免争端的发生。
我觉得在这件事里,官方的做法值得点赞,不仅表达歉意也马上提出的处理的方法。这是好事,景区和顾客并没有冲突,景区要盈利,顾客要花钱要花得值得,那么景区就要提高相关服务质量,用行动来赢得良好的口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