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衡阳县在历史上文人墨客、政治家众多,他们的故居也是一种特殊的文化载体,经过时间的洗礼依然保留了这些名人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他们的故居,是地方人文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们旅游观光的靓丽风景。
清明来临之际,蒸阳君为您收集了16位衡阳县近现代名人,一起走入他们的曾经的居所,听一听那个时代的故事。
1湘西草堂
湘西草堂位于衡阳县曲兰镇湘西村,始建于清康煕十四年(公元1675年),因地处湘江之西,故名湘西草堂。王船山于57岁时回到草堂,直至74岁(公元1692年)病逝,在此隐居17年。
康熙五十四年(公元1715年),他的二儿子王敔六十大寿,将亲友所赠寿银命后人烧砖瓦,把父亲构造的茅房易椽成瓦房,至今未变。乾隆末,王船山曾孙王其旋整修草堂,并采船山先生自撰楹联“芷香沅水三间国,芜绿湘西一草堂”,立“湘西草堂”匾额。此后,“湘西草堂”便名扬天下。1954年和1972年,衡阳县将草堂作过两次整修;1981年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并按其原貌进行了全面的整修。2013年3月,湘西草堂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瑞芝堂
常大淳故居位于衡阳县金兰镇瑞芝村谭印廓(即现今的瑞芝、新华、檀形3个村民小组),建于清道光十九至二十三年(1839~1843)。它坐北朝南,原本规划由瑞芝堂、潭印廓、灵芝堂三栋房屋组成,平面布置似品字形。谭印廓居下右,瑞芝堂居中,两栋总占地面积12864平方米。原规划与谭印廓隔塘相对,并用桥、亭相连,规模与潭印廓一样的灵芝堂,因1853年常大淳及其16位亲人同时丧生而没能建成。
3何隆庙
彭玉麟故居位于渣江镇和睦村何隆庙组。北厢房第三进,坐北朝南,2间2层,土木结构。1949年,因发洪水而倒塌,现存100多平方米的地基及少量断壁。同地建有御书楼,坐东朝西,三进三横,有三道大门出入,两个天间,悬挂御书楼正楼正上方的“御书楼”三个大字为慈禧太后所赐。书院属砖石结构,三层,占地2700多平方米,进门有2米多高的汉白玉石大狮子两个。
故居侧边为赐福堂,是彭玉麟捐银4000两所建的彭氏家庙的一部分,有“赐福堂”三个烫金大字,第三进设祖宗牌位,其上悬挂的的“建节绥疆”牌匾是同治六年彭玉麟五十大寿时,慈禧太后亲赐的金匾,并加盖慈禧御章。还有当朝宰相曾国藩赠予的“光宗启后”匾和朝廷官员所赠的29块匾额。祖宗牌位后印有彭玉麟肖像一幅。
4久佳堂
谭上连故居久佳堂,坐落在衡阳县石市镇兴源村高铺组,距宇石寨约2公里,系清代建筑,原四进五横,共计房屋50余间。正厅建有五层诰封楼,正厅门上高挂御赐“将军第”牌匾,诰封楼第三层上悬挂御赐“御匾”。
5余家堂
衡阳县洪市镇礼梓村余家堂,是一代英烈夏明翰的故居。
夏明翰故居背依青山,前临碧水,始建于清乾隆年间,坐北朝南,砖木结构,雕梁画栋,是典型的湘南民居。1951年土改时,划归当地农民居住,1966年8月开始“文化大革命”运动后,故居的雕梁画栋被当作“四旧”破坏掉了。2005年,衡阳县人民政府拨款200万元,对夏明翰烈士故居进行整修。整修后的夏家大院二进六厢,共有房屋45间,建筑面积2250平方米。故居内还开设了夏明翰生平事迹陈列馆和明翰诗屋。现在这里已列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天来参观和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人络绎不绝。
6顺石湾
刘道衡与刘嵩衡为同胞兄弟,衡阳县库宗桥镇人。刘道衡故居位于渣坪村顺石湾,建于1925年,一进一横,正屋10间,杂房4间,占地面积200多平方米。房屋前正面及屋垛墙均为青砖砌筑,其他墙为土砖墙,砖木结构,青瓦屋面,两条大门由条石构筑,坐北朝南,现仅存3间房屋。
刘嵩衡故居位于渣坪村顺石湾上大屋。坐北朝南,土木结构,共13间房屋,建筑面积约200平方米,建于1905年,现已不存。刘嵩衡由于早年过世,没有成家,仅有一亲侄子刘井汉(殁于1966年)。刘井汉的两个儿子现今分别在衡阳市和江西武林县工作。
7留孝堂
朱少连故居留孝堂,位于衡阳县曲兰镇湘西村留孝组,一进两横,土木结构,有大小正屋、厢房共16间,土改时分出了一部分,目前尚保存小部分。四周绿树成荫,花开四季,环境优美,与王船山故居与湘西草堂刚好隔垅观望,1000米距离,与中国早期工人运动杰出骨干朱克敏烈士的故居旧址亦相距不远。
8戴今吾故居
戴今吾故居位于福兴村戴家湾,故居通高7.37米,通宽24米,方向座北朝南,占地面积240平方米,土墙、砖、木结构,布局宽三间,由此推断该锁头屋属民国建。2010年其孙戴明球对故居进行了一次维修。戴今吾故居位于衡阳县峋嵝乡福星村,正坐落在岣嵝峰国家森林公园的峡谷之中,通向故居的是一条狭窄、破烂、高低不平长约一公里的泥巴路。故居始建于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是一栋独体锁头屋,为典型的湘南民居。坐南朝北,木质结构,占地面积418.4平方米,建筑面积270平方米。平面呈“凹”字形,深一进,左右配横屋,屋高两层,屋上无梁架采取山墙搁檩,盖双坡瓦顶。整个建筑二层均为楼梁木板结构,以木质板梯上下。该建筑从形制结构看,其简易的锁头布局,八方座瓜瓣鼓石础,朴素走方的前檐额枋和挑檐枋等建筑构件,均反映出明确的民国信息。原本土木结构的故居因年代久远、风雨剥蚀而日趋老化,随时有面临倒塌的危险,本世纪初期,戴今吾烈土的后代对故居进行了修缮,每年前来瞻仰者络绎不绝,1983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16年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戴今吾唯一的儿子戴鲜鹏现今健在,已有80岁高龄,有三个孙儿。
9慈德堂
曾煕故居慈德堂,坐落在衡阳县石市镇石狮村石狮口,建于光绪十二年,系土木青砖结构,五进两横,共计49间房子。每进大门两侧各有一个长方体组合石柱。正厅前有御赐建筑牌坊,长1.5米,高1.2米,牌纺正中刻有钦赐“圣旨”匾牌,左右分别有“孝慈”、“贞惠”牌匾,牌坊左右下方分别有石碑家书。慈德堂历118年风刀霜剑,尚余两进,余皆坍塌。堂前原有长方形草坪、围墙,围墙外有一口约6亩水面的荷塘,塘外侧有一条小河。堂后一排青山,古木参天,分外秀丽。来慈德堂交通便利,有乡村公路通至。
10枫树湾
王祺故居坐落于石市镇醒狮村的枫树湾屋场,独立院落,始建于民国之初。故居一进两横,正屋9间,杂房2间,系土木结构,青瓦屋面。由于一直有亲人居住,及时检修和改建,故居保存尚好,现由王祺的侄儿王翰、王聂居住。
11柳江大屋
刘惕庄烈士故居一一柳江大屋,坐落石市镇珠园村柳江组,系土木木构,一进两横,共有12间房屋,房前有禾坪、池塘、小溪,后山楠竹葱郁。家乡人们为永久怀念刘惕庄,特建烈士纪念馆一座,纪念馆距柳江大屋只1公里之遥。
刘惕庄纪念馆位于珠园村小学内,是20世纪70年代初由刘义公祠建而成的。刘义公祠始建于1922年,典型的四合院式,青砖木结构,共23间房屋,约400平方米面积。改建纪念馆,房屋建筑基本未动,只是稍作装修。1998年又进行第二次改建,全部红砖预制结构,房间改建成了学校校舍样式,共14间,建筑面积430平方米。该纪念馆现保存完好。
12兰芝堂
陈墨西故居坐落于三湖镇兴隆村南芝组,故居为二层三间,后进为一排附属杂房及厕所,房屋占地面积约200平方米,使用面积约400平方米,属单居立户屋场,称为排楼屋式样,四周都有4根柱梁,系土木结构。土地改革时,被划为小土地出租,当时把三间房屋划一间半(右边)给本组农户刘桂生居住和所有。由于土木结构年久老化,在20世纪60年代初并拆矮。陈墨西20世纪60年代故后,因无人看管,于2003年由刘桂生全部拆除,新建一栋预制结构的红砖房。
13钟增亚故居
钟增亚故居坐落在栏垅乡东库村吊楼组,现存两间土砖房,建于20世纪五十年代。房内陈设简陋,已无人居住,屋前房后杂草丛生,唯树木茂盛,四季常青。
当地文化人、东库村农民刘祚文曾作诗描述钟增亚故居:“增亚故居旧貌改,旧貌虽改旧痕在。宅旁有株桂花树,花开满垅扑鼻香。庭院栽有西风竹,土筑围墙依然存。竹林风景固然好,更喜石榴一片红。苍松翠竹似森林,白鹭高兴来安营。后山半腰一口井,清泉似带石上飘。悬崖有如盘龙口,吐出珍珠石螺纹。清泉至此显情意,小桥小堰迎细流。书画大师天赋高,少时笔砚尚保存。”
钟增亚故居周边有诸多景点,如二龙戏珠、天平庵、仙井喷彩虹、葹仙岭、日月潭、美女洞、二泉映月、犀牛望月、白马庵、嫦娥追月、杜冲庵、增亚上人祖坟等。
14香花堂
金兰镇的香花堂是台湾前“行政院长”刘兆玄先生的祖居。香花堂地处衡阳县的边界(衡阳县金兰镇境内),西接邵东,北临双峰,人们称此处为“一脚踏三县”。这里名不见经传,却历来高官、博士、名流辈出。
香花堂始建于清朝初年,青砖碧瓦、雕梁画栋、规模宏大,在清朝康熙年间这里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大户人家。那时的香花堂共有三正七横,正是刘氏家族的祠堂,内设檀木浮刻龙风神龛,龛中刻有本宗刘氏历代先祖神位,左右镌刻祖训对联“遵祖训,克勤克俭”“教子孙,或读或耕”。逢农历每月初一、十五或本宗有喜,香花堂的刘氏子孙皆会齐聚于此,焚香祭拜祖先。
15羊角塘老宅
老宅位于樟树乡连政村羊角塘组,始建于道光二十二年(公元1842年),至今已有170多年历史,是目前我县保存较好的清朝建筑。据住在这里的几户人家介绍,这栋老宅原来是樟树乡连政村羊角塘组肖芳端的住宅。肖芳端生于清咸丰六年,卒于民国二十四年,享年八十岁。肖芳端生前以学问高深而著名,自己又在外地开设粮行,家产颇为丰厚。当时修建这栋房屋是为了让自己老来有个修身养性、颐养天年的场所。
该建筑物具有典型的清民居建筑风格。共有一进四横,规模宏大。房屋主墙全是青砖砌成,其余墙壁底部亦为青砖,约一人高左右直至房顶部分为土砖结构。住宅堂屋地面均采用青石板铺砌,表面平整,结构富实。堂屋朝神台方向的两侧墙之间,距地面约两米多高的地方,安放着一块大型雕花牌坊,据说是当时用来烧香拜佛,供奉祖先的地方。堂屋两侧均是厢房,每一间厢房的门窗上都雕刻有不同寓意的各式图案,有花草、人物、飞禽走兽等,造型别致,美观大方。屋内通风和采光条件都比较好,夏天进入屋内顿觉凉风习习,清爽怡人。房屋共有两层,地面为泥土结构,没有铺设水泥之类,但非常平整;楼面均用木板铺设,做工精美,现保存的楼面丝毫没有虫蛀和漏光的痕迹,可见当时屋主人的良苦用心和工匠们的高超技艺。
16程公馆
程公馆又称麟凤山庄,位于樟木乡西林村杨家组,为清末光禄大夫程商霖在衡阳所建的一处宅院。宅院后山峰峦绵延,其势平缓,山上树木茂,院前是一条小溪,细水长流。对面群山起伏,气势恢宏。
程公馆是一个工程浩大、设计精良、结构严谨的清代建筑,占地面积约1万平方米(合16亩)。由于位置较偏,交通不便,花时13年直到光绪18年(1893年)才建成,费白银400万两。该宅院又分公馆和程氏宗祠两大部分,连在一起。公馆由百顺堂、观音楼、九松堂、八柏轩、退碧斋、暮桃庐、厨房仓库、“夫子”房、“轶门”房、小姐楼等10个建筑物组成。程氏宗祠靠公路右边,由6个建筑物组成:第一进屋为钟、鼓房,中天井有座八角亭;第二进为祖先祠;右横为月光屋;右边有厨房和仓库、田螺楼梯。宅院正屋和横屋檐高7.8米,其他房屋檐高5.6米,除祖先洞系平房外,其余都是楼地两层,全部房屋为砖木石混合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