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不复到园中去, 寂寞已如我一般高。
——戴望舒《寂寞》
图源@骨之精灵
“人人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江南让人充满了无限的遐想。
江南最让人心醉的是园林,在唐宋写意山水画的基础之上,在一方天地之间造乾坤,原主人的自然观、人生观折射在园林的亭台楼阁、一山一水之间。
摄影师/卞志武
见字如面,识园还得从名字开始。
苏州大大小小的园子很多,美妙的名字如同景致一样诱人。兰雪堂、芙蓉榭、缀云峰、殿春簃、月到风来亭……借助园林里的文字,我们似乎获得了观赏风景的诀窍,与古人相交游。
园林大家陈从周先生说:“亭榭之额真是赏景的说明书。”当我们想不好怎么去描述一个地方时,不妨先试着去阅读它的匾额和对联。它往往是古人关于某处某景绝妙之处的总结。
图源:蚂蜂窝 @汕职院许航老师
比如,“拙政园的荷风四面亭,人临其境,即无荷风,亦觉风在其中,发人遐思。”想来这样的风景,一定是要留到夏天来看的吧。
夏日的晚风轻轻吹起,将荷花暗暗送来,满袖盈香,又会是一个风清气朗的良宵。
倘若在春天,是一定要去趟海棠春坞的。你知道,这会是一处春暖花开的小院。两株极美的海棠,在每年春天降临时如约盛开,灼灼春华。庭院里用青红白三色的鹅卵石铺地,镶嵌的也是海棠花纹,风华交相辉映。
园林中有春风海棠的热闹,也不乏秋风秋月的淡寂幽远。网师园的「月到风来亭」,仔细品读则是另一番况味。亭额题字来自邵雍的《清夜吟》“月到天心处,风来水面时。一般清意味,料得少人知。”
月到风来亭
理与心会,清空无执,耐人寻味的理学家式的禅趣。亭有竹联:“园林到日酒初熟,庭户开时月正圆。”此间清意,能同饮者必然寥寥,或许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呢。
人间的热闹大抵相似,孤独却各不相同。
拙政园西花园的与谁同坐轩,大可一个人独游。小小的亭子,屋面轩门、窗洞石桌,均成扇面状,故又称作“扇亭”。在这里,无论是倚门凭栏远眺,还是依窗小坐近观,四面都是接连不断的风景。即使一人独坐,也断然不会孤单。你念起苏东坡的词:“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
在匾额里阅读园林,以我心,知古人心,或许是我们与园林、园主以及文化精神最好的对话。
留园的长留天地间,狮子园的真趣,网师园的濯缨水阁,可以留给知心的好友,交流一番关于人生宇宙的瞎想。
在网师园凭栏观荷赏鱼,聊聊《楚辞·渔父》“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中,避世隐居的清高自守。在低调的留园里,吐槽当年主人心中的豪气万丈。天地之间,总要留点什么吧?
图源@骨之精灵
亭榭楼台,梅影松风,汀步荷塘,柳岸叠石,江南恨不得把所有的景致都收拢在一方小小的园林里,浓得化不开。匾额、楹联,一片方寸木板,三言两语,就把古今情怀娓娓道来。
正如《红楼梦》里的贾政说:“偌大景致,若干亭榭,无字标题,也觉寥落无趣,任有花柳山水,也断不能生色。”在园子里到底要看些什么,远古的主人们其实已经帮我们总结得明明白白了。
匾额正是园林风景里中,最最风雅的导游词。
摄影师/卞志武
园林里的尽心经营,给这些归隐文人,提供了另外一个世外桃源。和单纯的宅家不同,古代的园林主人,虽然身在小小一方天地里,精神世界却是游极万里的。
文人们将喜欢的万物山川造进自己的园子里,为它们起名字,向世人发出自己的讯号。
春已至,最适宜出行的季节里,每一天都有很多可能。等待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再到园林里走走。
毕竟,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
-END-
编辑丨虫虫君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艺旅文化是一家根植于东方传统文化,专注在文化游学、城市走读、文化沙龙、文化讲座、博物馆导览、文化体验、文化课程、青少年研学、文化创意产品等方面的文化艺术综合服务机构。 我们跨界在文化、艺术、旅行之间,让文化活起来,让生活更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