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
西
湖
在南京生活了十多年,久闻石塘竹海美名“小九寨沟”、溧水天生桥美名“小三峡”,而最近才听说南京还有个地方叫做『小西湖』,而且就在耳熟能详的老门东附近。
在老门东西北侧,老门东牌坊入口前的红绿灯十字路口西侧不远处,有一条窄窄的巷子,南接马道街,北接小油坊巷,与箍桶巷平行,这里就是深藏南京鲜为人知的『小西湖』社区。
可是扒开地图,在此处却完全没有扒到“湖”的影子,那么这里没有湖,又为何要叫『小西湖』?
其实南京『小西湖』的原名,叫作“快园”,曾是一处私家园林。在《南京地名录》中记载如下:南起马道街,北端向东折至箍桶巷,古时有塘,环境优美如杭州西湖,得名“小西湖”。
快园是明代徐霖的心血之作,有关文字记载中,历史上的快园是个有山有水的典型江南园林,亭台、楼阁、假山,样样俱全。
然而,到了清代,快园开始荒芜,清朝南京方志学家陈作霖在《东城志略》里写道,“清虽废为邱墟,而春水鸭栏,夹以桃柳,乡土人犹呼小西湖焉”,这一叫『小西湖』,就是几百年。
而到民国时期,快园更加荒芜不堪,快园内的水池被抽干,园林建筑也被毁坏,随之而来的是兴建民宅,再后来,这里的街巷越来越密,曾经风景如画的快园彻底消失在历史的轴轮下。
虽然快园已经再也无法寻觅,甚至连“快园”这个名字都已经被人们遗忘,但是『小西湖』的地名却保留到了现在。
保护和发展,一直是历史老城发展面临的核心问题,南京更加如此。在过去十几年里,南京政府不断探索老城改造模式,比较成功的就是如今人潮涌动的老门东街区。
但,跟老门东的情况不太一样,像『小西湖』这样,历史建筑和文保单位不太多,但是整个片区又比较完整地保留了明清城市风貌和街巷肌理的街区,“留下要保护的、拆掉没价值的、搬走原有居民”的操作方式显然不再适用。
于是,一种新生态改造提升模式在『小西湖』悄然实践。保留明清时期市井宅院结构,采取渐进式融合开发的思路,极大的保留了南京老城南气息,又对街区做了很好的提档升级。
原本老旧斑驳的街巷和房屋,颜值正在悄然转变。这里不仅保留了原汁原味的老城南民居、老街巷肌理,又入驻了很多新时代的网红元素,原住民的烟火气与摩登时代的时尚潮流在这里和谐碰撞。
眼前的小西湖,温柔,不生硬;深情,又不做作。既保存了旧有建筑的原生气质,又放大了它的随性雅致。
如今的『小西湖』街区,充满了生机,入驻的网红元素越来越多,风格清新的咖啡馆、餐厅,休闲娱乐的密室游戏馆、欢乐茶馆……
溜达在『小西湖』街区里,你可以品尝花迹餐厅的面条,也可以品尝米界糖水铺的甜品,更可以去“虫文馆”和昆虫、和自然对话。
在这里随手一拍,都是文艺的腔调,保留下的建筑与重塑的风格毫不违和,甚至有种它本来就该这样的感觉。
『小西湖』可圈可点的风景有很多。一面不经意就会错过的老墙,却藏着让人欣喜的小装饰。
“每个城市里的墙,都会被时间填满记忆。这一层一层的记忆啊,是每个人长大的样子。”网友@Kabibala绘本小站 如是说。
小西湖街区入口处,马道街27号,如今变成了小马邮礼,作为小西湖街区打头第一家的店铺,它柠黄色的点缀就十分吸睛。
往里,几乎每一家的装饰,都相当有看头。一些不经意的摆件和色彩,都让人非常舒服。
清水砖墙、条石台阶、春意盎然,眼前的房屋院落是堆草巷31号。
这里原为私人院落,原来的破旧实墙已经焕然一新变成了镂花墙面,庭院内的花花草草也得到了新生,院落的主人将这里免费开放给游人参观。
这些仅仅是『小西湖』前菜,随着整个街区的深入改造,未来这里可玩可逛的内容还会更加丰富。
初露头角的『小西湖』已经吸引了很多人来探鲜,未来的『小西湖』一定会更加让人期待。
在咖啡屋美美地喝上一杯,去创意空间开开脑洞,到24 小时书店挑选一本心仪的好书,将是『小西湖』最好的旅行方式。
图/文:@鼠來寶
感谢阅读&分享
跟着宝儿爷去旅行
——一个行走上路的工程师,带你一起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新浪微博ID:@鼠來寳
私人微信ID:mousehouse777
本公众号ID:shulaiba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