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美丽的地方,傣风浓郁,雨林牧象,花语伴着鸟鸣。蓝天白云间, 炊烟袅袅,茶香扑鼻。幼时知道她,还是那首耳熟能详的歌曲《孽债》。
近年来,由于不少村民依靠种植茶叶,把小日子过得越来越舒坦,很多三层的新楼房拔地而起。
可是,大家在高兴之余却不免有些沉重了,因为有人毁林种茶!
西双版纳空中俯瞰人与茶园一体
01 普洱经济
云南省西双版纳自治州勐海县,被称为“中国普洱茶第一县”,大约80%左右的村民都和茶产业有关系。
随着普洱茶价格逐年升高,勐海县布朗山乡出现了毁林种茶的乱象,当地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
广袤的大地,淳朴的民风何以会让村民们不计后果的鲁莽呢?
与其说是土壤,不如说是利益!布朗山乡有着人所皆知的老班章等品牌,尤以古树茶最为出名。
看着先富裕起来的同乡,现今可利用的闲置土地却越来越少。为了增加茶树产量,其他村民便铤而走险,不惜毁坏普洱茶的“老邻居们”,砍树种茶。
据统计,2009年伊始,就有位村民在集体林地上擅自砍伐种茶,总面积已超过6亩。为了让普洱茶叶获取更多养分、更快生长获利,几年下来在这块地砍倒的树大概有三四十棵,大多是板栗树、红毛树等乔木。
直到去年6月,他最终因为违法毁林,被勐海县林业和草原局罚了5万多元。
触犯法律了,利益没了,而老邻居们又该找谁去“讨债”。
西双版纳的围剥树皮的景象
02 猫鼠游戏
往后,相关部门便加大了管理力度,通过卫星拍照实时监控林地的动态变化,这才遏制了这种破坏生态系统的行为。
然而,好景不长,当地一些村民又想到了更为隐蔽的方式,“放火烧树”,这脑瓜够可以的。
更有甚者,采用“围剥树皮”的残忍酷刑,就是把根部的树皮剥掉,这样树木根部的营养无法向上传输,过几年,这些树就渐渐枯萎死去。
因为,新栽的小茶树比较脆弱,旁边的大树会遮挡小茶树的阳光和水分吸收。这样做,从卫星照片上看,就能达到掩人耳目,真是“智者千虑”啊。
问题是,相关技术鉴定,许多毁坏的林木属于特种用途林!防风固沙,搞科研的!
虽然,经过当地执法部门的专项整治,处理了相关人员,收回林地2万多亩,恢复植被近5万亩,种植树苗68万多株。但,被摧毁的“老邻居们”,又该去哪里“回血“呢?
普洱茶树是经济作物,是无法取代林木的。这样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真对名茶的生长是利大于弊吗?
一旦树死了、林毁了,短期看普洱茶的产量得到了提升,但从长远看,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必然导致普洱茶的品质下降,最终损害的是茶农们的切身利益。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的王平盛说:“如果长期在直射光的环境下生长,茶叶的内含成分茶多酚就会有所增加,氨基酸有所降低,反而影响茶叶的品质。”
西双版纳相关部门在恢复植被
03 生态富庶
记得,几年前火过一位中德混血的“雨林精灵”,她们一家就来自于西双版纳。
父亲是德国著名生态学家,受任于热带雨林恢复和保护项目专家组组长。母亲辞去了记者的工作后,成了他的副手,也变为了生态项目的实践者。
“80年不够,100年。100年不够,我们还有下一代。”是她们的座右铭。
据称,早年在西双版纳的雨林里,当地橡胶农户大肆砍杀其他雨林植物,大量的种植橡胶树。因为,橡胶能变成轮胎、雨衣等各种工业制品,最终能变成金钱。
雨林的土壤滋养了橡胶树,橡胶树制造的轮胎又回来轧平了雨林。
“万物都有轮回”,看着一大片的雨林被推土机推倒,被烈火烧毁,裸露出黄色的地皮,干燥、贫瘠,当地村寨里甚至还有自来水断流等现象,她们心痛了。
因此,夫妇俩人买了15亩橡胶地,在上面进行雨林再造实验。三年时间,她们总共种活了四五百种植物,十余株遗落尘土的兰花。
“有了雨林,也就有了家”。除此之外,她们还亲手设计并建造了傣族风格小屋。每一株植物都伴随着她们成长,受着辛苦汗水的滋养,也是大自然赐予全家的礼物。
如今,父亲已然患病离世。但母亲带着一对“混血精灵”,继续着未尽的“雨林梦想”。
一家人都觉得, 要给孩子一个完全自然的环境,要把更多雨林还给下一代。
西双版纳的李旻果一家
叔本华说过:“人类只有按照自然所启示的经验来生活。”
无独有偶,临省藏区也有这么一个“青稞博士”尼玛扎西。他的梦想是把冬青稞,种到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原。虽然,目标还没完成,他就走了。
但,这位自治区史上唯一的农学博士,实现了全西藏62.8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的目标。
而且,为了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彻底解决极高海拔地区世代被高寒缺氧所困扰的贫困状况,尼玛扎西组织开展了极高海拔地区生态搬迁工程。
曾有人感慨,“氧气充足了,睡得舒服了,生活也更好了。”
尼玛扎西考察西藏的青稞
这样看来,生态文明与经济发展是不可脱离而存在的。
我们把视线再次转回西双版纳,对当地百姓来说,普洱茶树几乎就是致富之树。它为当地贫困地区的脱贫致富提供了普洱茶产业化的支撑。
但是,普洱茶树并不能独立存在,“山水邻居”本为生态一体。
云南最近事情确实比较多,在此就不详说了。
文章作者简介:1992年环保工程男,关注文史与生态领域,希望能带给大家正能量。
部分报道及素材来源:上海热线 社会新闻 | 公众号 谁最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