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赏一座古祠,犹如穿越一段历史的长廊。会晤一座古祠,犹如聆听一位苍老明世的长者心声。”梨花风起正清明,4月4日,踏着鞭炮的碎红,走进吴中区香山街道舟山村沙谭“过氏家祠”,一场简单而庄严的清明祭祖典礼正在那里举行。祠堂里,过氏后人拈香揖首献花,对已逝先祖庄重地寄予思念和敬意。
众所周知,祠堂承载了诸多历史、人文、科学、艺术、建筑、民俗等信息,是古生态文化的“活化石”,也是一股永远抹不去的“乡愁”。据过氏后人过建斌介绍,祠堂约300平方米,始建于清同治年间,是由始祖寅节六世孙过世良公筹资建,历经了一百六十余年风雨沧桑。
而过氏历史更为悠久,早在四千多年前的夏王朝,大禹封同姓姒邰之子旻灌为过国诸侯王。国人便以国为姓,于是诞生了过姓。800多年前始祖孟玉护驾有功,使尚逍遥郡主,赐第无锡。300多年前先祖寅节公渡太湖,来到了吴中舟山村沙潭,迄今已传至32世,现有后裔700余人。
祠堂里的牌匾、陈设、族谱、对联、修祠碑记等,可以说是记录着一个家族的荣辱兴衰。据悉,过氏家谱首修于公元1384年,平时,族人在宗祠叙叙家常,到了祭祖等特殊日子,宗祠则成了会议室、宴会厅,烛影摇红,既喜庆又庄严。更值得一提是,宗族的一些家训,起着规范族人行为的作用。宗祠文化还要继承和发扬先人的优秀传统,在上世纪70年代,祠堂曾作为沙潭小学使用,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光和热,滋养着一方百姓,让孩子们得到教育的机会,吸收文化的营养。
如今的祠堂,是在2013年由十九世孙过兴生倡议,得政府支持,经族人出谋、捐资、献技,在原址上修缮而成,既保留了原来宗祠的风貌,又凸显着香山帮匠人工艺之巧,造型之美。而每年春秋两季,都会在祠堂内举行祭祀仪式,届时众裔孙云集宗祠,在宗祠前一解乡愁,宗祠成了大家的精神依托。那一炷清香,那一叩首,寄托着人们对故土的眷念。
祠堂,犹如一扇历史之窗,透过它,你可以看到一个宗族强大的生命力、原创力和再生力。守护宗祠,守护的不仅是一座座建筑物,更是守望着故乡,守望着“乡愁”。
(来源:引力播)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信息,请以实际情况为主。感谢原作者的辛勤创作,转载只是为了更好的传播新闻资讯之目的,未与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原作者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