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晨曦,有鸟鸣,有青山绿水捧出的清新。
早起,沿着河滨路漫步。“十里诗廊”,一首又一首的古诗在方正的石头上,固执地押韵。
金钱山在水之滨。一山如冠,一水似带。山,耸立岿然;水,流动飘然。
已经好久没来登临了,多次从它脚下过,不闻不问。
拾级而上,说不出一个理由,是“突然想起,是因为你一直在我心里”吗?
一块花岗岩藏在绿意盎然里,羞答答的。两根藤蔓早已起劲攀爬,几片干枯的叶子别在绿色间,如一只又一只的枯叶蝶,生命的气息还在,飞翔的欲望还在。
“清溪清我心,水色异诸水。借问新安江,见底何如此。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向晚猩猩啼,空悲远游子。”
爱好古诗词的白老师,一字一字地读起来。我拿起手机对着石头调焦。
声音,开始萦绕。我想周围的树听见了,早起的鸟儿也听到了。
这首题为《清溪行》的诗怎么会来到这里?安溪,古称“清溪。”大诗人李白有来这里吗?不得而知。就在我胡思乱想的时候,我发现旁边有四个正楷竖排的字:清心阁记。我豁然开朗。尽管这样有些牵强附会,但我喜欢,因为我爱家乡这片神奇的土地。
我还拍了一棵长着新叶的老树干和有分叉的石头的林中小路,发在微信上,并附言:早起,在金钱山遇诗。
好多朋友来围观,尽管是周末,早起者不少呀。周老师留言说,关键的是看见了两个字。是哪两个字,他没有说,但好多人在猜。有的猜是:“金钱。”有的猜是“李白”,有的猜“清心,”。他说不对。但我知道,周老师说的两字是“清溪。”
心有灵犀一点通!因为我们的“清溪文社”。
就在今年五月中旬,我和周牵连、李永和、黄志专在海峡茗城的李永和家里,品茶,聊文学。我们几个志气相投的文学朋友深交十几年,经常聚在一起,我们觉得虽然有些不合时宜,但我们有共同的爱好,这是很幸福的事情。说着说着,就聚焦到一个如何“抱团取暖”。组建一个网络平台就应运而生,企图通过它,团结一伙人一起将文学进行到底。
起初商议用“清溪文汇”,申请没有通过,才改为“清溪文社”,六一儿童节上线,寓意永葆童心。周牵连还请了张志鹏老师设计了标志。首期以“端午”为主题进行征文,有39个作者参与,一上线就得到广泛的关注,文联的林主席马上转发,给予鼓励。至今阅读量攀升到3111。后来,请李志宏老师加入,组成了“五人组”编委会,当初因为他的女儿要高考,“不要随意打扰别人的幸福”。
就在前天晚上,我到吉祥参茸行买“鹿茸”补冬,美女老板还津津乐道地说,我们清溪文社的李永和到她的店里买“海参”,一眼就认出,把我们狠狠地夸了一番。
一路走来,一路歌。盛夏时节,我们组织了19多人到大坪品“颖昌肉桂”,开启我们的茶之旅。此行活动还上了《安溪报》。临近开学到感德品味乡村,看龙通土楼和玉湖殿。
坐在清心阁的石椅上,我打开“清溪文社”读着,我们已经做了七期,推出了“清溪五人行”,也将推出“清溪作者专栏”。一行行的文字从屏幕直抵我的心头……
沿着曲曲折折的小路下山,小跑回家。今天,我们约定到“松香苑”采风。
有东风,有冬蕴,有“清溪”流出的文字力量,我浑身热乎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