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云南旅游,很多游客必提昆明、大理和丽江,昆明是交通枢纽,丽江经常人山人海,只有大理一直保持着不太热闹、不太冷清的旅游氛围。
昆明是云南省最大的城市,也是唯一的新一线城市,不过在古代的时候,经济和文化中心其实是在大理。
云南虽然是个多民族和谐共处的省份,不过到很多城市旅游的时候,发现当地的民间建筑和大理白族传统民居相似度较高。
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其实很好理解,因为大理无论在南诏国时期,还是大理国时期,都是如今云南地界的中心,都城文化对其他城镇有强大的辐射和同化能力。
大理文化的发源地是哪里呢?很多游客认为是如今的大理古城,其实不对。
追根溯源,大理文化真正成形,并辐射云南大部分地区,是在洱海西海岸旁边的喜洲古镇。
喜洲古镇如今是大理最有代表性的旅游胜地之一,在大理的知名度和双廊古镇相当。这里是很多名人的故乡,包括清末民初资本家严子珍、大理开国皇帝段思平等。
一步步走进喜洲古镇,犹如走进一个诗情画意,鸟语花香的世外桃源。
古镇外围有个碧湖,湖边栽种着翠竹、杨柳和樱花。这里长春无夏冬,一年四季都生机勃勃,樱花更是早在春节来临之前就抢闸怒放。到了春天,柳树长出新绿,景色更让游客觉得清新和浪漫。
喜洲古镇保留了大量白族民居,这些民居的建筑风格从唐宋时期沿袭至今。
早在一千多年前六诏与河蛮并存时期,喜洲就是白族聚居之地,六诏就是生活在洱海附近的蒙巂诏、越析诏、浪穹诏、邆赕诏、施浪诏、蒙舍诏六个大部落,实力最强大的是蒙舍诏,也就是南诏。
唐代,玄宗皇帝李隆基招抚了南诏第四代王皮逻阁,封他为云南王,并支持和帮助他吞并其他五诏,随后建立了南诏国。
河蛮是古代洱海周边的土著族群,属白蛮,由从外地迁来的汉族人不断融合而成。
喜洲古称大厘城,是南诏国统一后的第二座都城,这里气候宜人,非常适合居住和从事商贸活动,缺点是无天险可守,只要有外敌攻打,很容易失守。后来,南诏又把都城迁到了羊苴咩城,而到了大理国时期,喜洲只是重要城镇之一。
喜洲古镇内的白族建筑最有特色的是墙上的雕刻和绘画部分,其内容丰富多彩,细节处极尽考究,一般游客也赞叹不已。
古镇外停着很多漂亮的马车,重现茶马古道的生活风貌。车伕在努力地招揽游客,他们可以带领游客到附近的海舌公园游览,想进入古城,还得依靠走路。
古城内有不少“三坊一照壁”的传统白族民居,就连街边商铺的木门雕刻也很精细,翠竹和花卉成为当地人家的点缀物,彰显生活品味。
走在古镇的大街小巷,玫瑰花的香味无处不在。
玫瑰花是土特产,当地人用来泡茶,或者制作成玫瑰花饼,也用来煎鸡蛋做菜。对于游客来说,玫瑰花饼是比较不错的手信,很多人会购买一些带回家送人。
现在的喜洲,新老建筑混搭,一些近几十年新建的房子也沿袭了传统,整体风格既统一,又别具一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