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行业将是日本工业的最后战场”,从目前的种种迹象来看,日本已经掉队了。
日本的好,去过的人都赞不绝口。干净整齐的街道,井然有序的环境,保留完好的传统文化,看起来不急不徐,处处透着风雅。
虽然是一个国土面积只有37.8万平方公里的蕞尔小国,但在过去几十年里,日本在全球垄断了光学技术、医疗器械、办公设备、钢铁冶炼、动漫、汽车零部件等多个高科技领域。
但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已经趟过黄金年代的日本,各方面都陷入了停滞不前的状态。
在日本留学三年刚回国的涛子告诉我:“日本现在为什么落后,我觉得他们有点麻木了,明治维新之后,他们享受到成熟的制度和优越的薪酬体系,已经大概有30年的时间了,所以他们不愿意改变。”涛子还说,如果是懂营销或是计算机编程的人才,在日本非常非常容易找到高薪的工作。
在日本,“人人都想去大公司。”按照屡次创造历史的“梦想家”马斯克的说法,就是日本年轻人缺乏“内驱力”,而世界上最可怕的事,莫过于一个国家的孩子普遍缺乏“内驱力”。
日本的大企业一般都是终身雇佣制,所以毕业后挤破脑袋进大厂,是大多数日本年轻人的选择。创业这样太有风险的事,在日本自然毫无吸引力。根据CBInsights的统计,2019年全球共有390家独角兽公司,其中美国公司191家,中国公司96家,印度19家,韩国9家,而日本只有3家。
制度足够成熟,加上基础设施制约,导致日本人改变现状的愿望极低。这方面中国刚好相反,或许正是不成熟的制度和基础设施的缺乏,使中国人保持了挑战的热情,加速了创新和变革。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全球科技发展与竞争亦是如此。
改良还是创新,日本企业更愿意选择前者。对改良主义的热情,使日本企业执着于精益求精、自我超越,形成了日本企业的精细化管理和匠人精神。
但恰恰是这种极致的改良主义,导致日本企业多数缺乏首创热情,缺乏对新领域的开发和投资。他们可以锲而不舍地沉溺于把光学技术做到最顶级,把电饭煲内胆技术改良到一块钱烂米煮出价值十块钱米饭的味道,但在创新比重较高的颠覆性科技领域,不能说停滞不前,但确实已经算不上领跑者了。
当下的一代人是在互联网时代成长起来的,生活场景中围绕着谷歌、Twitter、亚马逊、Netflix、Uber、支付宝、美团等各种超级应用,但在日本,不仅本土没有这样的新兴巨头,日本人也对新兴的技术和服务普遍不“感冒”。在日本,哪怕是在首都东京,一些餐馆和商店仍然只接受现金。
在这次疫情后,日本政府向全国国民发放10万日元,由于政务电子化没有得到普及,只能通过纸质邮件的形式进行申请,效率非常低下。
抗拒变化,安于维持现状的生活环境,不能说不好,但确实扼杀了创新。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0全球创新指数报告”(GII)显示,曾经的技术强国日本排在了第15位,不仅被美国、英国和以色列等远远甩在了后面,也落后于第14位的中国。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认为,在推动创新的“政治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商业成熟度上”,日本已经远远落后了。
而在自然指数(Nature index)公布的2020自然指数年度榜单中,美国排在第一,中国第二,日本排在第五。自然指数追踪高质量自然科学期刊所发表的科研论文的作者信息,该榜单从某种程度上,反映出各个国家或学术组织的研究水平。
1995年,日本有149家世界500强企业,与美国并驾齐驱,而到了2020年,日本只剩下53家,萎缩了近2/3。值得一提的是,中国企业上榜的有133家,第一次超过了美国。
掉队的趋势,在日本一直引以为傲的汽车工业中也非常明显,尤其是在全球去碳化步伐越来越快的当下。
德国PatentSight公司最近以脱碳技术为主的全球专利的调查发布了报告,分50个领域按“不同国家”统计了超过155万件去碳化专利。2020年日本占据首位的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车”、“全固态电池”3个领域,2010年日本也在这些领域中排名第一。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在“自动驾驶车”、“汽车电池充电”、“电池管理系统”等7个领域,日本失去了第一宝座。
通过这份专利报告可以看出,日本企业的优势集中在“混合动力车”等汽车相关领域,但在“智慧城市”和“生物”相关领域,日本的领先地位正逐渐被打破。
变革转型的过程中,注定有人掉队。
从传统燃油汽车到纯电动汽车,零部件的数量减少了近一半,这对于零部件产业强大的日本汽车产业而言,将是巨大的压力,首先面临的就是零部件行业大量的失业。
所以在全球电动化愈演愈烈的时候,日系车企依然执着于改善内燃机性能,除了技术流的基因外,背后也有着深深的无奈。而像丰田这样的企业,过去多年里在混合动力上投入巨大,无论如何都希望尽可能收回在混动技术上的投资。
2020 年,日本汽车在全球纯电动汽车销量中所占比例不到 5%,这一份额还主要归功于Leaf,这款车型在日本电池电动汽车销量中贡献了近65%的量。
刚刚过去的3月底,中国互联网巨头小米正式下场造车,整个中国的科技圈和汽车圈弥漫着同一种躁动的因子。冰与火,炮灰与英雄,颠覆与迭代……这是一场前所未有的汽车盛宴,而时代会像巨浪一般奔涌向前。
英国诗人狄兰·托马斯在诗里写道: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暮年也应当燃烧咆哮。或许,这很适合此刻的日本汽车工业。
文/巫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