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巍兴隆,秀美如画。出了兴隆山峡口,在南河磨沿一条灌溉渠往东走四五里,有一个村庄叫张家庄,一百二十多户人家,农作物有玉米、蚕豆、小麦、胡麻、油菜、土豆、常见的蔬菜,是一个恬静殷实的村庄,半个世纪以来,这里绽放着一束瑰丽的花朵——民族团结之花。
庄上有一位回族医生,年逾古稀,身板硬朗,精神矍铄,思维敏捷,半农半医,为周边的群众医治疾病,他就是待人和蔼、诚信义气、医术高明、令人敬重的安致华大夫。
1964年,安致华在新疆卫生学校毕业后,在榆中县城关公社卫生院当了一名医生。在卫生院,安大夫医术硬,医风正,认真负责,态度又好,深受患者的尊敬。
1968年,刚刚过了春节,杨家庄大队革委会的史景玉、马永贵、王禄商量决定,把公社卫生院的人才安致华大夫“挖”到杨家庄大队来,建立大队医疗站。说干就干,他们五次跑公社,六次跑县卫生局,软泡硬磨,磨破嘴皮,领导被感动了,同意安大夫来杨家庄大队创建医疗站。领导征求安大夫的意见,安大夫说,人怕三请,杨家庄大队的人都请我五六次了,那里的群众需要我,就让我去吧。
这一年的九月,安大夫来了,大队紧锣密鼓,开始筹建,到了来年春天,医疗站成立,开始为群众治病。安大夫的家也由北关大队迁到张家庄,成了庄上唯一的回族人家。
医疗站建在张家庄,几间土坯房里,有诊断室、治疗室、药房,四名医务人员,安大夫主持工作。医务人员不拿工资,在生产队记工分。医疗站负责全大队(六个生产队)医疗、卫生防疫宣传、儿童疫苗接种等工作。
当时看病,只收五分钱的挂号费,药费由大队和生产队承担。大队承担部分,主要是腾出一些土地,为医疗站种植中药材。除此之外,一个生产队抽调一人,经过安大夫培训,生产队记工分,在田野、兴隆山采挖野生的中药材,供医疗站使用。这样一来,常用的中药材可以自给。经费的缺额部分,由各生产队在集体公积金中支付,年终决算后,按人口多少划拨医疗站。
科班出身的安大夫,中医、西医、妇科、儿科都看,针灸、注射、输液体、缝针这些治疗技能都娴熟。夏天,早晨六点多就上班,中午休息一小时,下午七点多下班,一天工作十多个小时。冬至前后,感冒流行,每天上百人来看病。小小医疗站,最忙的一天,要接待一百四十多名病人。天气晴好的日子,医疗站屋檐下的台子上,总有很多患者接受针灸治疗。有的病人行动不便,家人又忙于生产队的劳动,安大夫就背上出诊包,骑自行车上门诊治。
安大夫医治病人,也培养村级医疗卫生人才。医疗站为每个生产队培训一两名具有一定医学知识和医疗技能的卫生员,协助医疗站开展卫生防疫宣传,普及卫生知识,为生产队的群众提供简单的医疗服务。不仅如此,在医疗站工作的季秀英,逐渐成长为一个擅长妇科的优秀乡村医生,张建中以全县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了农村医疗站的行医证。
安大夫知道防病的重要性,防病要从讲卫生做起,因此,医疗站还负责大队几百户人家的卫生检查,由医疗站的工作人员和生产队的卫生员来检查 。居室、厨房、庭院、厕所、庄前屋后都检查,检查结果分为四个等级,检查后在庭院门框右上方贴上印制好的纸牌:“最清洁”,或“清洁”,或“较清洁”,或“不清洁”。纸牌有巴掌大,矩形,红底金字,十分醒目,谁家得了“最清洁”,人们羡慕,啧啧称赞,不要小看这张纸牌,鞭策人们搞好自家卫生,家家户户争取“最清洁”。
从1969年到1981年,十二载,小病不出村、中医治愈很多疑难杂症和慢性病、适龄儿童一个不落地按时接种疫苗、全大队的社员讲清洁讲卫生蔚然成风、大队管辖的六生产队没有发生过瘟疫,这些,杨家庄大队医疗站都做到了,安致华,一个回族医生功不可没。
张建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