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城融合是新形势下旅游业发展中的重要课题,既有旅游发展观的创新性,也有旅游发展实践的探讨性,是旅游业向更高阶段发展所必然遇到而又亟待破除的瓶颈因素。
景城融合的题目
起码贯彻着以下旅游发展理念
全域旅游
在一城一镇范围内,通过挖掘和利用文旅资源,大力推进“旅游+”和“+旅游”,打造若干新的旅游吸引物,不断优化和拓展旅游环境,打破景区景点的围栏或域界,让城市旅游与旅游城市相互交融。
文旅融合
实现景城融合,途径就在文旅融合。城市外表和内涵的提升,需要对文旅资源进行挖掘和转化;景区外延和游客游踪的扩大,需要文旅对城市加以赋能和添彩。只有以文旅视角去改善城市环境和形象,景与城才能相向融合,城市才能文质彬彬、时尚活力,景才能不局限于园区,而是人文与风光并彰。
主客共享
这是景城融合的目标,也是旅游与城市发展成熟的标志。景城融合有利于破除有形和无形的藩篱,让主客共享某些社会资源,增进相互之间交流,扩大旅游效益的辐射面。为发展旅游而动迁原住民,或者使游客难以接近市民生活,虽然可省去很多管理上的麻烦,但那只是旅游发展的初级阶段。
宜居宜游
这是旅游目的地或城市发展的较高要求。一个地方投资环境如何,对外开放程度怎样,当地居民是否友善,说到底就是宜居宜游如何,它是城市建设、经济发展和社会综治的现实反映。推动景城融合,促进市民与游客的活动和情感交融,共享一片蓝天,共处一隅生活,才能造就宜居宜游宜商宜业的现代城市。
景城融合是旅游发展的更高阶段,国内外旅游发展和城市发展都好的一些地方,不同程度地实现了景城融合。例如,瑞士日内瓦的老城区、法国巴黎塞纳河畔的一些片区,北京的中轴线,杭州西湖及周边区域,浙江的西塘、乌镇等,都是做得不错的。
更加有效地推动景城融合
应该注意下列问题
适度功能分区
各城市的发展规划都有功能分区,但主要是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角度。在发展全域旅游的形势下,促进景城融合需要强调以文旅发展的视角,对城市功能分区做一些新的解读、细化和统筹,让全域旅游与城市规划更加协调,也是在更多层面、更深程度、更细要求上,谋划城市的文旅发展与城市生活的融合。
从促进文旅产业发展的视角研究功能分区,至少有三个着眼点:一是为促进景城融合的合理分工,要避免太堵太乱太吵、相互干扰,如市民嫌游客吵闹,游客嫌市民干扰;二是最大化地利用社会性的旅游资源,为文旅产业提供更好的产品与环境,让全域旅游发展功效更好地在城区落地;三是科学配置相关资源,以便利当地居民与游客生活。例如,对毗邻景区的古街巷里的居民,要注意解决生活上的困难,妥善解决所必需的燃料(煤气罐)、粮油采买、垃圾外运等,相应的配套服务要落实到位。
为了推动景城融合,需对城市原有功能分区加以选配。一座城镇的发展规划,功能划分大致包括行政区、公共服务区、生活区、休闲商务区、生产区、商贸区等。为提升景城融合的效果,就要对密切关联的片区加以促进或调控,而不是没有界限或甄别,没有区别的大水漫灌式的普遍融合,成本会太高,成效也不会大。需要加强融合的功能片区,一是游客最可能前往和深入的区块儿,二是景区毗邻的周边地带,无论是相交叉的,还是相关联的,都应该有利于市民和游客互动。只有把游客感兴趣的片区,搞得便于游客与市民共享,才能使文旅产业的辐射功能延展到社区,社区和居民生活才能同步得以提升。
促进景城融合需要有相应配套的产业政策,对不同区块实行差异化政策导向,明确鼓励什么、禁止什么、限制什么,并出台对应性的政策措施,确保业态上的此长彼消,功能上的腾笼换鸟,达到文旅功能与城市生活运转更为协调。
推进城景交融
让城市建设、功能配置、居民生活与景区、游客、旅游氛围相匹配,变得和谐交融、相得益彰,需要做大量的关乎“面子和里子”的文章。
要确定需要提升的城市片区或区块。从文旅发展与城市融合的角度,研究确定一批景城融合的潜力性区域,如休闲小广场、古街老巷、临街建筑、餐饮场所、茶吧酒楼、非遗店铺等,都纳入改造和提升范围。目标不是把外表改造得焕然一新,而是要重点解决来自异域异城的“舶来品”面貌。要从文旅的角度,通过挖掘历史文化底蕴,融入地域的和民俗的文化,让这些建筑厚植于当地文化的土壤,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有文气而不土气,有个性而不雷同,有魅力而不乏味。最终使之成为直接的旅游吸引物,或者旅游产品要素,或是优化了的旅游环境与氛围的积极因素。
要营造必要的延续和缓冲地带。在全域旅游的推动下,一些地方把旅游景区概念引入城乡,提出全域大景区概念,有的还颁布标准进行创建。实事求是地讲,行政区划范围是工作、生产和生活的小社会,很难提升和演变为一个旅游区,但可按照景城交融的思路,通过一系列的改造和提升,做到城在景里、景在城中。景城交融不应没有界限,它可以是一个区块、片区、地带,外围都要有一个过渡和缓冲带,不至于视觉上突兀、别扭和冲突,不能出现断崖式的景象塌陷。这种过度和缓冲,最自然的是树木遮挡与分隔,栽培一大片乔灌草,把这片区域隔离开来;再是以街道和建筑相阻隔,但要防止近距离的高大和突兀建筑,尤其是那些破坏天际线的建筑。在这个方面,杭州西湖与城市的和谐交融是很成功的案例。对于景区周边近距离范围内,要有限高、压高和拆高的要求,不能让高楼大厦对景区形成四面合围,一旦那样再美的景区就被禁锢为微缩盆景,观赏和利用价值就大打折扣。
要适度地对临街建筑穿靴戴帽。对紧邻景区的街巷和功能相近的片区,要重点谋划加以改善和提升。对具有文物价值的老旧建筑,要避免为了所谓的美观和协调,去拆旧建新,或搞新古典建筑,这类败笔现象在不少地方都有;有些城市由于对规划实施监督不利,虽然日新月异地快速发展,但缺乏文化底蕴和地域特色,需要对建筑做穿靴戴帽的“粉饰”工作,把簇新的做旧一些,把异形的做些补救,把不和谐的色彩(如彩钢板的、楼顶的太阳能)予以遮挡或涂改。云南的香格里拉市,在这方面做得是成功的,我20年前首次看到的那是一座毫无特色的小县城,如今则是充满藏族风貌的文化城镇。
对于一些街巷、民宅门脸、临街店铺,也要进行文化氛围的提升,使之具有文化气象和品味,让游人一看就喜欢。这方面的例子很多,北京保留的若干老胡同和四合院片区,石家庄正定古城的一些街巷,济南大明湖周边临街的院落,大理剑川县城一些民宅的对联和题画,都是很有建筑特色和文化品位的。但要注意司空见惯的一个现象,那就是一刀切的要求、千篇一律的风格,如一律地大红灯笼高高挂,一律格式的对联、旗幌、招牌,一律风格的石材铺地等,那是违背生活常识的很糟糕的形象,凡是违反自然、生动、差异、生活化的原则,都不是景城融合的合理体现。
共享公共空间
景城融合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游客与市民可以尽量多地共享城市公共空间。游客可以观赏、乃至参与市民的户外生活,市民也可以方便地与游客共处和交流,这是旅游发展的一个趋势。例如,可以在共同的场景和氛围下,如河畔湖边、小公园、四方街、小广场、老茶馆、小餐馆等,游客与市民可以一起跑步、晨练,一起乘凉、唠嗑,一起喝茶、饮酒,一起轻歌、曼舞。
主客共享的空间是广泛的。有的就在景区公园之内,如北京的景山公园、天坛公园就有以退休人员为主的市民合唱团、歌咏队、民乐队等;城市的中央商务区或一些聚集性的休闲区,由于民俗文化氛围浓郁,有繁华的市井景象,特有的地域民俗消费特色,而吸引了游客与市民集聚,如上海老半斋、弄堂小馄饨、胖阿姨锅贴等早餐馆,杭州西湖之滨的湖畔居茶楼、青藤茶馆、大众休闲茶室,北京什刹海、烟袋斜街、南锣鼓巷、三里屯,南京夫子庙的秦淮河周边,桂林的阳朔西街,都是游客喜欢光顾的区域和地段。
主客共享需要各安其分、互不相扰。尤其是当居民生活一部分被纳入,既会成为旅游环境和氛围的一部分,也成了影响旅游的重要因素。走街串巷的提篮小卖,街头的小摊位、小作坊,当地人的婚丧嫁娶,都可成为旅游地的一道风景;丽江大研古镇四方街纳西族的“打跳”,会吸引很多游客自发加入舞蹈;某些藏族地区小城镇大清早的“煨桑”,让人感觉到了信仰的仪式感与生活化;一些地方的面馆小吃,成为游客与市民和谐共处的一道市井民俗风景线,如湖北武汉的热干面、重庆小面馆、昆明过桥米线等。
主客共享需要一定的制度保障。生活在景区周边古老街巷的居民,面临着现代生活与环境协调的很多难题,如家用小汽车怎么停放、米面蔬菜怎么买来、生活垃圾怎么扔掉,需要有一些便民措施加以兜底;主客共享的空间怎么调配,才能相互便利而不相扰,也体现着管理者的智慧与实干。例如,一些公园对市民销售年票或晨练票,固定市民休闲的时段和地块儿,而不干扰游客的游览;浙江嘉善县的西塘是古镇与景区高度重合,采取了清早和晚间不收门票,游客可以自由进出景区,可以在古镇闲逛消遣,可以到摊点吃饭喝茶,也可以在古镇里面住宿过夜,实现了真正的景城融合;而白天的10来小时,游客只有买票才能进入游览,便较好解决了主客共享的空间分配。
打造无景之景
景城融合的一个结果,就是扩展了吸引游客的空间。凡是对游客有吸引力的资源,无论是否可开发为旅游景点,都应该考虑很好地加以利用。这种资源是大量存在的,关键在于有没有识别和开发能力。一些专业人士讲,要开展“无景点旅游”就是指这些,一些地方虽然不是旅游景点,但可以称作旅游吸引物,对游客的魅力一点不亚于景区。推进景城融合,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开发旅游吸引物。
澳大利亚的珀斯有一个小镇叫弗里曼特尔,镇上有许多这样的“无景之景”:一个100多年历史的古老集市,一座开发为博物馆的老监狱;一处大群海鸥与就餐游客抢食的游艇码头。老挝有一座称作“百寺之城”的世界文化遗产,曾作为首都的朗布拉邦,每天清早,各寺院的僧人沿着固定线路排队行进,老百姓跪在路边虔诚地“啖佛”,把斋饭、粽子、水果亲手放到僧人的钵盂里,这种场面成为游客不可错过的难得场景。瑞士日内瓦老城的诸多名人故居、博物馆、咖啡馆,大多都是免费的参观场所;北京的北海荷花市场、潘家园古玩市场、国子监、白塔寺等四合院保护片区,也有很多丰富的旅游吸引物。新疆喀什“大巴扎”的牲畜交易市场,给骡马订掌儿、经纪人袖中暗语谈价,是欧美游客争相一睹的市井民俗画面。
旅游吸引物的培育,未必需要下很大功夫去打造,关键是善于发现、善于提升、属于宣传。如江苏常熟街头的蕈油面,一碗面+两块炸猪排或鱼排+一杯新茶,要价80元一套,吸引了很多游客去品尝;云南巍山县的扒肉饵丝,或许是因南诏故国的遗产,那家知名的店铺需要一早排长队去等;山东烟台蓬莱有家挂了省级非遗牌子的蓬莱小面馆,早上6点钟就坐满了人;丽江大研古镇街头拉着石磙子碾磨玉米、大麦的骡马,迎面走来的贩运货物的马帮队伍,都是人造的“移动景观”。一些富有历史文化底蕴的古建筑开发利用以后,也很受游客青睐,如大理喜洲镇的白族老宅—喜林苑系全国文保单位,被开发为对外经营的民宿;宁波慈溪鸣鹤古镇的银号客栈,民国之前是当地一座有名的钱庄,如今被开发为了民宿,成为观赏与实用高度统一的旅游承载物。
加强市场监管
要将文旅产业发展好,确保市场秩序是基础。近些年,各地发生的原住民与旅游开发者相对立、相冲突的案例,大多是出自两方面原因:要么是在利益分享上对原住民考虑不足;要么是市场监管未做到持之以恒。要很好地实现景城融合,必须从以下三方面抓好市场:
一是尊重和维护原住民利益。既然要推进景城融合,原住民就是当然的利益共享一方,他们利益理应得到充分维护,对其生活给予诸多关切和便利,使其拥有共同发展和致富的机会,如给予廉租的铺面、保证必要的工作岗位、确定景区受益分成,才能使其安居乐业,并自愿配合市场监管,而不是由于当初制度设计不合理,迫使他们通过抗争去扩大权益。实践证明,对原住民瞒天过海、多取少予的做法,既是简单粗放的,也是很不明智的。
二是要倡导契约精神。只要开发者、原住民、管理者等几方权益的商定,是公开公平、程序合法的,就不能随便变更有关协议;除了对已有约定的、不好预见的情形,可以进行适度协商和调整外,都要依法维护契约的严肃性。
三是要加强日常的市场监管。要通过对经营户建立商业信誉和文明经营的等级评价,及时处罚乱占地盘、违规经营、欺客宰客现象,积极受理游客投诉,形成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同时,要健全各类村规民约,发挥乡贤的引导调解作用,不积累矛盾和激化矛盾,培养友善、诚实、包容、文明的待客之道,为景城融合发展注入和谐因素。(*本文系据作者2021年4月4日在第31届洪洞大槐树文化节全域旅游研讨推介会上的演讲整理而成,有所删节)
作者简介:高舜礼 新旅界特约评论员、国家旅游局政策法规司、综合协调司前副司长,中国旅游报社前总编辑、社长、中国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