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腾冲,我们驶向龙陵松山战役遗址,滇西的蓝天白云印象深刻,汽车缓慢爬行在蜿蜒山道上发出沉闷的轰鸣声,绕过一座座山,又穿过一个个村庄,沿途车辆稀少,窗外景色宛如电影不断变幻。
松山,是高黎贡山群峰中一座比较险要的山峰,高出怒江江面950米,地形险要,扼滇缅公路咽喉。松山雄踞怒江西岸,其山状略呈“T”形,主峰海拔2019.8米,前临深谷,背连大坡,旁山起伏于足下,有遗世独立之概。
松山是云南龙陵县的最高峰,位于怒江西岸,扼守滇缅公路要冲,易守难攻,在抗战期间被称为东方的直布罗陀。2009年,随着电视剧《我的团长我的团》的首播,松山抗战历史再次进入了人们的视线。
初春时节,高原上强烈的红外线如同盆地夏季,正在修建中的遗址区,突然狂风泛起,黄土飞扬,伴随着松涛声响彻山谷。我仿佛听到枪炮轰鸣、冲锋和呐喊,金戈铁马中英烈们倒下,但他们不屈英魂与青山同存。
“滚龙坡”曾是日军前沿炮兵阵地,从“滚龙坡”开始就进入了松山战役遗址,当年,附近山头到处驻扎着日军,日军强占百姓住房。
进入松山主峰入口有根并不惹人注目的英雄树,这是一棵伤痕累累的古树,身上布满了枪伤和弹痕,千疮百孔,心腹已空,经历了松山抗战的硝烟,见证了这场战争,如今仍顽强地活着。它是战争幸存者,见证了七十多年前那场惨烈的战争,也成为不死的老兵的形象。
松山战役主战场 道人坪子这块草地在很多镜头中都有出现,是整个松山战役主峰最有名的一个地方,后来1944年这里被远征军攻下作为反攻松山的兵力集结地,这里也是电视剧我的 团长的拍摄地,大家应该不会陌生。
中国远征军第八军103师阵亡将士公墓,这里的一草一木都充满了传奇和故事。“松山处处埋忠骨,一杯黄土祭英灵”!远征军将士的英魂将以松山共存!
攻打松山之艰难,战后才发现日军堡垒之坚固超乎想像,其堡垒一般分三层构筑,大致相当于以三层楼埋于山体下面。上作射击,中作掩蔽部或弹药粮食仓库;最下层掘斜坑道筑成地下室。堡垒内三层之间,亦盖以圆木径50厘米者二三层,故上层倒塌不致影响下层。
松山的战略地位尤其重要,它扼守着滇西进入怒江东岸的交通咽喉。紧靠怒江惠通桥,“前临深谷,背连大坡”,左右皆山,滇缅公路不通,交通运输困难,反攻龙陵、腾冲,就会很难。所以说松山战役是滇西战役中关键性的战役,被称为“东方直布罗陀”。
松山战役原址,里面茂密的树林,全是原始化的树林,如今过去60多年,里面已经长出了茂密的树林,环境很漂亮,空气也很清晰,高达的树木,仿佛看着什么。
中国远征军于1944年6月4日进攻位于龙陵县腊勐乡的松山,前后历时95天取得胜利,这次战役将战线外推,打破滇西战役僵局,拉开了中国大反攻序幕。也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增加了极大的信心。
松山战役又称松山会战、松山之战,是抗日战争滇西缅北战役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滇西抗日的主战场。
中国远征军雕塑群于2013年9月3日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中国抗战胜利68周年纪念日当天正式落成。雕塑群总占地面积为17400平方米,由将军方阵、娃娃兵方阵、驻印军方阵、女兵方阵、夏装、秋装、冬装方阵、老兵方阵、战马方阵、战车方阵等12个不同方阵组成,总数为402座,寓意1942年中国远征军首次跨出国门入缅抗击日寇。
松山战役是抗日战争中最为惨烈的战役之一,战后被写入美国西点军校教案;战争的历程给双方参战的士兵留下了很大的影响,随后几十年一直有幸存者不断来松山祭拜。
近年来,陆续不断有远征军,甚至是盟军后人到松山祭祀先辈,游客也日趋增多,当地政府正在打造抗战遗址这张名片,借以发展旅游经济,这张意境图居高临下可览景区一角。
战场遗址成为了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七十多年过去了,雨水的冲刷,树叶的掩埋把战争痕迹渐渐抚平。为了保护,游人只能在新建的木栈道上观看;不熟悉路径的话没几个小时不能转完。
松山,滇西抗战主战场,是龙陵一张闪亮的抗战文化名片,不仅仅只是一座山的代名词,它被赋予了历史的文化内涵,代表的是松山精神、龙陵精神、云南精神,是中国人民不畏强暴、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民族魂、中华魂!
巍巍松山,记下了历史画册中悲壮的一页,滔滔怒江,流走了多少心辛酸屈辱。在伟大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时候,我们绝不会忘了历史,忘了为国御寇,英勇奋战的民族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