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田老街里有很多被遗忘的人文痕迹和泸州历史缩影,假如你是一个地方文史爱好者,江阳沽酒客倒是建议你去看看。也许在那些老旧的老街巷道之间,你会有不一样的发现。
今年春节前,我又到蓝田老街进行调研,其实主要想去拍摄东岳庙和文昌宫,但是这一次却有了意外的发现。
蓝田的东岳庙比较好找,但是文昌宫相对来说岔道多,老街旧巷又盘根错节,四通八达,实在不好寻觅,虽然也一路打听,还是走了不少冤枉路,不过这次冤枉路却给了我发现棲流所遗迹的机会。
就在离文昌宫不远的另一条小巷子里,发现一处石头门楣上从右到左有三个字,右边起第一个字,第二字是“棲”和“流”清晰可见,可惜第三个字被涂抹,无法辨识,然而在跟同样是泸州地方文史爱好者峻熙弟交流后,我们惊喜的发现,这应该是棲流所。也就是说这里是清代创建的官方福利机构,也可以说是难民收容所所在地。
棲流所又写作栖流所,是清代收留难民﹑流民的专门机构。
根据《清会典事例·都察院·栖流所》:“顺治十年覆准,每城建造栖流所,交五城管理,俾穷民得所……如遇无依流民,及街衢病卧者,令总甲扶入所内,报明该司。”又《清史稿·食货志一》:“外来流丐,保正督率丐头稽查,少壮者递回原籍安插,其馀归入栖流等所管束。”
今天也有救助站,当然性质类似却有所区别。救助站是指县级以上城市人民政府根据需要设立的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站。全国共有救助机构2031个,其中独立的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有261个,全国救助机构床位近10万张。这样的福利机构其实要比古代更专业一点。
清代的棲流所更像是叫花营,看似收留,其实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好。
乞丐、老无所依、遗弃的儿童、无法自食其力的人,在今天的社会还是有不同部门进行帮扶的。古代也有类似的传统,分为不同的机构。
一般来说,泸州慈善机构在过去,即新中国之前,是政府和民间共同搭建。地方乡绅会主动服务桑梓,比如投资兴办育婴堂、福利堂等等。今天泸州的慈善路的来历就是国画大师蒋兆和先生的祖辈行慈善办福利机构而得名的。
但是棲流所倒是官方批准,由地方承办,收容乞丐、流浪者为主,可能也有地方善者进行捐赠,可惜目前地方对它记录稀少,并且在泸州老城区已经没有这样的遗迹,隔江的蓝田老街还能发现倒是不容易。
据当地老一辈人讲,这里原来就叫“叫花窝窝”,后来才改成简陋的居民区和老茶馆,门楣三个字保存至今,也是难得,很多人并不知道它的过去和来历。
当年泸州城内可能并没有棲流所。那么为什么建在蓝田这个地方呢?很难说清楚。
笔者猜测原因,老城区旧时代虽然不如今日繁华整洁,但是到底是泸州主城区,以前南门外三星街也设立人市,多有乞丐聚集,倒是影响市容,如果大量的乞讨者聚集在这里,对主城区来说并不合适。
一江之隔的蓝田虽然那个时候是驿站古道,也有码头,但是把乞丐和流浪者聚集到那里,想要过河乞讨就不容易了。当然这只是凭空臆想。
其实对于慈善机构,中国自古就不曾缺乏。古代中国的善事多由寺院和官府成立的专门机构来做,有的还形成制度,定期或遇有紧急情况时就启动救济机制。春秋初期,齐国政治家管仲曾在临淄创建了养病院,收容聋哑人、盲人、跛足等残疾者进行集中疗养。算是这一事业的先驱了。
到了南北朝时,朝廷真正开始着手和主持慈善救济事业,建立了收救残疾人和流浪者的“六疾馆”、“孤独园”。宋代由于经济非常发达,在慈善事业方面承袭唐代旧制,扩大了官办慈善机构的规模,出现了划时代的变化。
当然到了明清及民国也在延续并没有让其荒废,不过因为历史原因,很多时候力不从心,设立专门的机构,其实杯水车薪,起不了多少作用。还是新时代国家好,各种福利待遇考虑周全,可以说是古代人无法体验的幸福。
蓝田棲流所虽然算不得什么大文物古迹,却也是一个时代的历史见证,值得做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