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廊腰缦回,檐牙高啄”的阿房宫,到“朝晖夕阴,气象万千”的岳阳楼。再从“飞阁流丹,下临无地”的滕王阁,到“耸构巍峨,高标巃嵸”的黄鹤楼。中国古建筑虽结构相似,却各有神异。但是要说最令人惊讶的古建筑,除了雄伟瑰丽的紫禁城外,就是广西玉林的真武阁。
在广西玉林容县城东的绣江北岸,有一座千年石台,名为经略台,始建于唐代。在这座石台上却存在一座最神奇的古建筑,那就是真武阁。真武阁和经略台的由来,与岳阳楼相似。众所周知,岳阳楼建造之前,是东吴都督鲁肃练兵的高台。而经略台也是唐代容州刺史元结练兵的高台,明万历年间才建造了闻名中外的真武阁。
真武阁曾经被著名的古建筑学家梁思成称赞,这位清华教授兼建筑专家,在登上真武阁二楼之后赞不绝口,连连感叹:“这就是我国建筑史上的奇迹。”并且赞誉其为“我国古代建筑史上罕见的明珠。”真武阁到底有什么稀奇之处,让梁思成如此称赞?
熟悉道家学说的朋友都知道,“真武”二字来自于道家典籍,是道教“真武大帝”的代表。如今湖北武当山供奉的主神就是真武大帝,而真武阁也供奉的真武大帝,阁内有一尊脚踏龟蛇的真武大帝像。
实际上真武阁的建造与道教离不开关系,古代容县盛行道教,在真武阁以南的都峤山更是道家36洞天之一。南方属火,五行中为“丙丁火”,因此为了防止火灾频发,同时也为了克制火,人们建造了真武大帝阁(真武大帝属北为北方水神)。
真正令梁思成赞叹不已的,其实还是真武阁的建造技术,和独特的防震技巧。这座历经400多年依旧完好无损的古楼,通体使用木材建造,全身上下没有一颗钉子。而他的地基更是采用松软的河沙,在经过夯实后填入砖墙内。
最令人震惊的还是真武阁二楼的四根大柱子,这四根柱子分别承受了三楼的楼板,房梁以及屋瓦等重量。但是却可以悬空而立,受千钧而不倒。柱子与地面的间隔,甚至可以将手方进入,这样的建筑奇迹,即使如今的可以都无法还原,很难想象在400年前古人是如何完成这项工程的。
关于古人为什么要设计四支悬空的柱子,人们纷纷做出了猜测。其中最受认可的一种说法,是为了抗震。前文说过真武阁的建造与道家学说离不开关系,事实上,真武阁的建造者充分将道家原理运用到了建筑力学、抗震学、结构力学和美学中。这才建造出了这座美轮美奂,又精巧绝了的建筑。
老子的《道德经》中有一句“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意思为:重是轻的根本控制者,静是躁的主宰。原意劝人稳重,重视根基。真武阁的建造就是运用了这一原理,地震时大地是动态的,而地基松软的沙子也是动态,两相结合,真武阁本体就回归了静。
最关键的是真武阁二楼的四根悬空柱,就相当于阻尼系统,随着地震等级的变幻,遇到大震时,阁楼倾斜,悬空柱就派上了用场。只要发生倾斜,就有一方悬空柱与地面接触看,从而形成一股支撑力。也正是如此,真武阁才能够在400年的风风雨雨中安然无恙的走过来,成为世界建筑中的一朵“奇葩”。
可以说真武阁就是老子思想中“以弱胜强”“静为躁君”的代表,也证明了我国古人的智慧不容小视。即使没有水泥钢筋,也能够凭借榫卯结构,杠杆原理制造出丝毫不逊色的建筑。
真武大帝脚踏龟蛇巍然不动,真武阁亦然,在古人眼中,真武阁或许已经不再是一做简单的阁楼,而是一种精神的象征。不仅有道教的“夫唯不争,是故莫能与之争”思想,也有哲学中“运动的相对和绝对”理念,称得上是中国建筑史的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