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甲篆镇的一处公园里,崔学东正在给和他一样来巴马度假养生的人们领唱歌谣,享受着大自然赐予巴马的美好环境。“曾经在全国多地体验过养生环境,最终还是选择在巴马定了下来。”崔学东告诉记者。巴马每10万人口中就有百岁老人32位,是世界著名的长寿之乡。独特的资源优势和生态环境,每年引来10多万人来这里养生度假。
十几年前,很多游客是慕名前来看巴马的百魔洞、水晶宫、百鸟岩,但由于旅游产品过于单一,巴马留不住客人,成为当地旅游业发展的“难点”和“痛点”。要留住客人,就得在康养上做文章。但随着大批游客和养生人群的涌入,人们对养生环境的要求、养生产品档次的要求不断升级,巴马旅游业的短板更加凸显。巴马大健康产业发展起步较晚,高端养生养老产品还比较短缺,配套的医疗、交通、住宿等服务亟待加强,要改变这一现状就要加快补短板、促转型。
为了改变“一流资源、二流开发、三流服务”的状况,近年来,巴马抓住国家和自治区推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机遇,大力推进传统的景区景点观光游向“全域旅游+康养”全面转型。
“‘全域旅游+康养’是一个跨行业、跨领域的新兴产业,我们牢牢抓住战略机遇,跳出传统产业演变路径,结合本地资源禀赋和发展实际,树立全域旅游理念,努力推动巴马旅游由单一景区景点的观光游向融合大健康的康养旅游转变,把巴马建设成为具有鲜明文化特色、浓郁康养氛围的国际性、复合型、全天候的旅游首选目的地。”巴马瑶族自治县县长蓝海洲说。
蓝海洲表示,巴马正在利用长寿和生态两大资源优势,确立“巴马,新时代健康中国的领跑者”的目标,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大人居环境整治力度,并促进健康食品、健康服务、健康科技3个核心产业朝着大健康产业方向融合发展,着重发展天然饮用水、长寿食品、健康医养等七大产业领域,加快形成特色鲜明、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健康产业体系。
据介绍,巴马已连续举办了三届“巴马论坛”,完成9个乡村旅游区的规划和评审,长寿养生国际旅游区三年行动计划旅游项目已竣工8个;正在加快推进8个重大旅游项目建设。这些重大旅游项目的落地,将有力地推动巴马旅游业的转型升级。
同时,该县以发展全域旅游为目标,积极探索走出一条贫困地区旅游业改革发展的新路子。依托丰富的养游资源,巴马通过旅游扶贫模式多点发力,实现养游景区、养游线路、养游商品、养游就业+农庄扶贫,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
巴马县甲篆镇坡纳屯2005年人均纯收入不足1500元,通过发展乡村旅游,目前人均纯收入增长了十几倍,全屯62户全吃上“旅游饭”。
坡纳屯成功的党建促旅游脱贫“坡纳模式”,在该县平林村、平安村等28个村屯推广,辐射带动578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其中,那桃乡平林村依托“惟仁者寿”品牌开设“仁寿乡舍”农家旅馆,日均接待游客180多人次,45户贫困户通过旅游业走上脱贫致富道路。
“乡村旅游的发展,也是‘全域旅游+康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提升了全域旅游的发展水平,又促进了扶贫,实现了旅游与精准扶贫的良性互促共进。”蓝海洲说。(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童 政 通讯员 凌吉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