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汉读过书的朋友都熟悉,若是在城区逛街,很大概率会遇到各类与高校相关的设施,像高校教学区、生活区、学生后街、学生公寓等,成为那些年的生活常态。在这些设施里,位于校外的学生公寓可能最受欢迎,毕竟在管理上相对自由,比如洪山区二环线附近就有一座很热门的公寓。这座公寓建设年代久远,位于热闹的文秀街上,周围遍布小区和美食街,人流量大,生活便捷,更重要的是,公寓属于知名高校武汉理工大学学生专用,与两个校区都很近,成为很多学生烙印青春的地方,它的名字叫做升升公寓。
武汉的特色是大,无论城市规模还是生活街区,包括其中的高校面积都很大,巨大面积背后,蕴藏了城市生活的标准规划和建设,还有无数配套设施,缩小到高校园区里也是如此。简单来说,每一所高校,既是师生教学求学的地方,也是教职工学生生活的场所,必然会包含到一定的生活设施。食堂、宿舍、公寓等必不可少,倘若遇到超出校园规划的承载力,那么在校外租赁住宿等生活区成为常态,升升公寓就是这样一类专为学生服务的综合生活区。
从功能分区来看,升升公寓就是很普通的公寓,建在热门生活区,周边交通、生活配套丰富,最大限度便利入住群体生活。从租赁对象来看,升升公寓又很特殊,毕竟是专为学生群体而设,他们与普通居民比较,无论管理方式和服务理念都不能相同。最重要的还在于,这座升升公寓规模还不小,它不止是一两栋公寓楼,而是数栋公寓楼组成的包含餐饮、娱乐消费的超级生活区。建在热闹的文秀街和文荟街之间,毗邻城市交通二环线,连接雄楚大道南北的理工大校区,升升公寓可谓是少有的学生公寓类型。
升升公寓的校园属性并不明显,它不像其他类似公寓一样,会在名字里加一个“学生”专属名词,以至于很多应届生在看到公寓名字时会误以为是一座民用小区。但到底,居住在公寓附近的本地土著们很了解,上了年纪的大伯,还不算老年痴呆的婆婆,坐在街角晒太阳的壮汉,遇到来往背着包的小年轻问路升升公寓,多半会很细心指一指,“就在前头撒”。他们中可能也有亲戚家的孩子在理工大,对于理工大和升升公寓,他们早就当成一个地标,成为学生专属。
与建在理工大马房山、鉴湖和南湖三大校区里的学生公寓不同,升升公寓的布局显然更加密集,并且因为没有教学楼的“牵绊”,住在公寓里的学生会更加自由散漫些。在主校区下课或自习结束,出校园,沿着书城路或文荟街步行,沿途距离不远,那种观感和校园却完全相反。商铺沿街分布,美食诱惑满满,如果再有网咖和商场,那简直是考验人的自律。好在只要十几分钟,回到升升公寓,一样的公寓楼和树荫小道,上楼开门,扔掉书本,好好躺一躺,就又能迅速恢复能量了。
在升升公寓里生活,每个人都会有从不习惯到习惯的过程,它们会慢慢刻进精彩的大学生活,成为青春记忆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和校园里的生活一样,在升升公寓里同样需要起早摸黑,起早在六点七点之间,必要的洗漱,出门下楼,到升升美食广场吃早餐,然后出门过文荟街,沿着崇文路,穿过雄楚大街到鉴湖校区,正好赶上第一堂课。摸黑的话就因人而异了,但凡晚上有自习,自习结束必然是天黑,校园里稍显安静,但走到书城路上,外面的热闹似乎刚刚开始。饥肠辘辘的时候在路边餐馆点一份外卖,走回升升公寓刚好吃完,再去美食广场补一点,或者给死党室友带一点,一群人在宿舍大快朵颐,也是很美好的事情。
除了平时的上课下课,休息时间里,升升公寓才是所有学生生活的全部。公寓里有银行、商超、美食店,还有活动中心等,基本上无论是生活费到位还是请客吃饭,不出公寓也能享受得很好。从春夏时节里的满城暖风到秋冬时节里的一地严寒,在升升公寓里,哪怕对着一排行道树也能看出季节的轮转,那些年少的时光,可能是一辆单车的游走,也可能是一趟公交车的漫行。在书城路上找小黄车,在文荟街上等710,或者步行前往出版城,明明学校近在咫尺,还是愿意在崇文广场上停留一分,显得无拘无束,无人搭理。
对于升升公寓,小编的印象还停留在2009年的夏天。那时候,好友在马房山,我在鉴湖,但两个人都住在升升公寓,于是大学时代成为我们相互鼓励求学上进的最好年华。天气晴好的时候,我们约着一起骑行,走崇文路转工大路,单车停在校园里,如此往返。遇到下雨下雪,就等在公交站台下乘710,几分钟的车程往往极其拥堵。可能也只有休息时间里,对于升升公寓,多了一些慵懒的感觉,宅在公寓里,下楼吃饭,如此循环,成为那些年里最美好的青春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