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江南”,人们就会想起“金陵帝王州”的南京,“温柔富贵乡”的苏杭。
然而,在这恬静内秀的地区里,另有一座城市,千百年来以“侠骨剑风”的气质诠释着江南另一种美,它便是“绍兴”。
绍兴之美,印在历史的卷轴中
“绍兴”一名源于宋高宗,意为“绍奕世之宏休,兴百年之丕绪”。如地名所言,它是中华历史长河里不可缺失的部分。
大禹治水,让先民能在与自然的对抗中生生不息。
多年后,古越人在此写下“吴越争霸”“卧薪尝胆”的篇章。
建成安昌这一商贾如云的千年古镇。
留下百皇家园、八字桥等古迹。
岁月在这积淀,文化在这相传。历史的厚重赋予了绍兴独有时代记忆,使绍兴当之无愧地成为“没有围墙的博物馆”。
绍兴之美,融于山水的交错中
山水交织,赋予绍兴稳重与活力,引领着世人丈量文化的深度,解释着越文化中寄情山水的情怀。
城市处在丘陵山地和平原盆地的交界,浦阳、曹娥两江是它的脊梁,会稽山从西南向东北横跨。可以说是与山水结下了不解之缘。
与刻意营造出的古城氛围不同,此地处处都流露着自然的气息,透露着返朴归真的情趣:
走在一座座形态各异的桥梁上,才知“垂虹玉带门前来,万古名桥出越州”的意蕴。
路面的青石板铺砌在临街商铺的屋檐下。白天,闲适的人结伴出来,或在石板路上溜达,或在乌篷船里晃悠。
待日渐黄昏时,波光映着落日余晖,外出的人们陆续回家,感受着一天接近尾声的从容。
而梅雨时节,雨点打在屋檐、落入水中,滴在雨伞上,犹如动态的水墨图,那又是一抹别样风情。
在绍兴,文艺似乎成为稀松平常的事,只要有时间出门,就能有诗情画意的人生。
绍兴的美,存于绍兴人的风骨中
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在潮涌潮退的交替中,绍兴先辈们写下一部人与水的抗争史,培养了他们的血性与豪气。同时,这片富足的土地离不开山水的养育。从古至今,这里的祖祖辈辈崇尚自然,在自然中有了寄情山水、返璞归真的情怀。
我们可以去“青藤书屋”细品徐渭“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的狂放。
在那个追求自我解放的年代,他于山水灵动间挥毫泼墨,即使生活潦倒,但丝毫无法禁锢他自由的灵魂。这一方小屋,是徐渭的根,也是绍兴人肆意不羁性格的一处见证。
我们可以到鲁迅故居感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傲骨。
用笔杆子作斗争,用斗志激励国人。一代文人,却凭热血成为“中国人的脊梁”,与一切恶势力对抗。如此巨大的勇气,正是代表了这座城市的尚武精神,代表了当地人自古以来血液中流淌着的骨气。
但或许又因江南浓厚诗书气,所以这里的人受到了人文的滋养,除了阳刚外又有一份多情。
王羲之的柔情寄于《兰亭序》中。
在流觞曲水中抒发着人生短暂,盛事不常的感慨。
陆游的温情寄于沈园内。
纵有金戈铁马的一生,但还是将缠绵悱恻留在了花园。
无论是王羲之还是陆游,绍兴的山给了他们担当,而绍兴的水则给了他们柔情。刚强的外表,支撑着他们守护国家;柔软的内心,提醒着他们不忘人性。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历史与自然的豪与灵气滋养着“鱼米之乡”,带给绍兴人勇悍与温柔,这种风骨定将永远传承。
名人故里,江南水乡,绍兴给予了时代一个个惊喜。木心曾评价绍兴是“有骨江南”,想必只有真正到过此处,才能明白他的意思。这座流动的城市,这座没有围墙的历史博物馆,这座远离喧嚣的秘境,值得匆忙的人带上行装来一次。
-END-
编辑| 丁一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艺旅文化是一家根植于东方传统文化,专注在文化游学、城市走读、文化沙龙、文化讲座、博物馆导览、文化体验、文化课程、青少年研学、文化创意产品等方面的文化艺术综合服务机构。 我们跨界在文化、艺术、旅行之间,让文化活起来,让生活更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