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今日天气佳,清吹与鸣弹。感彼柏下人,安得不为欢。清歌散新声,绿酒开芳颜。未知明日事,余襟良以殚。——《诸人共游周家墓柏下》
古人云“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在山水中领悟人生,体会生命是古人常做的事,陶渊明就是厌烦了尘世纷争,过上了与世无争的田园生活,我国古人的情感是含蓄的,面对于山水更多的是感悟,而西方人对自然更多是“征服”,以此来刺激自己的感官。
既然是“征服”就免不了将目光对准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生活在珠峰脚下的原住民们在古时从没试图攀登过它,在他们的文化里,珠峰是神山,打扰它可能会招来山神的惩罚,所以一直保持着对它的敬畏。到1921年,英国派出了第一支攀登珠峰的队伍,随后开启了攀登珠峰的历史,百年来,无数人试图登顶这座“神山”,然而随着越往高处走,面临的危险也就越多,如今珠峰已经有了300多具遗体,大多有名有姓,为什么他们的家人却并不会替他们收尸?
在攀登珠峰的时候,依然能看到这些遇难者的遗体,由于天气寒冷,它们并没有腐烂,还保持着遇难时的姿势,甚至成为了登山途中的“路标”,有些因为位置和情况特殊,还成了著名的“景点”,比如“绿靴子”和“睡美人”。“绿靴子”是一位印度裔的军官,名叫泽旺·帕乐哲,他从小就生活在珠峰脚下,1996年时候,他从尼泊尔大本营出发,信心满满地要征服这座“巨人”,本来是最适合攀登的5月,但是山上的天气并不能“风平浪静”。
在登顶珠峰的过程中,他们一行人遭遇了特大暴风雪,八位登山队员永远地留在了珠峰,他们也刷新了单次珠峰遇难人数记录,泽旺成了人们口中的“绿靴子”,它成了珠峰有名的地表之一,目前它已经消失了,然而并不是遗体被转移了,由于长期的冰冻,它的重量已经达到了300斤,再加上长久的暴风雪天气,已经深埋在了雪地里。而“睡美人”是美国女登山这弗兰西斯·阿森蒂夫的遗体,她死于1998年5月。
那时的弗兰西斯刚好40岁,与丈夫谢尔盖一同攀登珠峰,两人那次并没有携带任何氧气装备,在成功登顶后的返回途中,弗兰西斯出现了缺氧症状,她倒在了雪地里奄奄一息,谢尔盖赶紧下山寻求救援,然后他遭遇了事故遇难,其余的登山队发现了弗兰西斯,但是并没有救活她,如今她依然躺在珠峰8600米的地方,身上被盖上了美国国旗,脸上并没有出现任何痛苦的表情,就如睡着了一样安静。正如这两具遗体一样,珠峰的300多具遗体大多都有详细的身份信息,为何没有一个国家和家属来为他们收拾?反而就让它们留在遇难的地方?
众所周知,珠峰的道路并不平坦,相反还有很多潜在风险,理论上从珠峰回收遗体的计划是可行的,但是会耗用大量的人力物力,且一旦失败,往往遗体没有回收成功,相反还会造成其他人的遇难,且登山者在攀登途中都举步维艰,更别说一队人互相配合运回遗体。起初,人们也想着将弗兰西斯带回大本营进行抢救,但是登山队尝试了一个多小时,挪动几米的位置都显得格外勉强,最后只能放任她在珠峰自生自灭了。
不光是搬运遗体,就连救助遇难的登山员来说都是一项危险的动作,在攀登时如果有队友掉队,队友们都不敢去冒险耽搁太久,因为珠峰的天气说变就变,有时,为了救一个人,往往一整队耽误了时间引起连锁反应,全员都会葬送在珠峰的恶劣天气中。大自然并没有感情,它的变化只会遵循它的一套规则进行。所以珠峰的遗体是没办法回收的,只能仍由它们留在原地,但是作为探险者,能在探险人员眼中的“圣山”长眠,也算是他们体面的安葬方式。
结语
百年来,珠峰一直吸引着各个国家的人攀登冒险,如今他们也没有停止,在探险家眼中,登顶珠峰是毕生追求,站在世界之巅之上的成就感是其余地方不能感觉的,他们并不会因为危险而退缩。我们从中学习的就是他们的探险精神,对生活也是如此,面对生活中的种种困难,我们都应该迎难而上,将目光注意在风雨背后的曙光中,纵有疾风起,人生不言弃,保持挑战心态,积极面对生活才是我们最好的生活态度。
参考文献:
《诸人共游周家墓柏下》
《文心雕龙·神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