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石嘴山市新闻传媒中心
春暖花开时节,走进石嘴山市各乡村之间,一条条通畅的水泥柏油路,如铺展的“彩练”通往村庄农户、田间地头,不仅点缀了自然之美,更将百姓的安康幸福、生态旅游、乡村致富、经济转型融为一体。
近年来,石嘴山市加快推进以县道为骨架、乡道为基础、村道为“毛细血管”的干支相连、布局合理、具有较高服务水平的“四好农村路(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网络建设,把农村公路建设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乡村旅游、乡村产业发展、扶贫相结合,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筑牢农民“致富路”,为乡村振兴提供交通运输保障。
4月1日上午,经过一整天的雨水洗刷,大武口区北武当生态旅游区弥漫着一股春天特有的气息——青草和泥土的味道。行走其间,只见杨柳依依、桃花朵朵,风景绚丽。从景区高处眺望,一条宽阔的马路穿梭于绿水青山之间,融汇在山水图景之中。这条名为“铁弹”的公路,凭借其独特的景色,成为火爆全网的“网红公路”。清明期间,各地的游客朋友纷纷前来“打卡”,他们或骑行、或驾车、或步行而来,一路观光游赏,一览春色。
铁弹公路是大武口区北武当生态旅游区的通行要道,也是国省干道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始建于2000年。2018年,该路面出现了严重的老化、龟裂、塌陷等现象,有着较大的行车隐患,严重影响市民及游客的观光旅游体验。
张秀兰是一名骑行爱好者,平时经常约上三五好友户外旅行,对于铁弹公路曾经的路况,她记忆犹新。“这条路以前特别窄,也很脏,路面坑洼不平,我们来这儿骑行很费劲,对自行车车胎的磨损也很大,所以大伙都不愿意来。”张秀兰说。
为完善大武口区北武当生态旅游区周边交通基础设施,加快推进大武口区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2019年,大武口区住房城乡建设和交通局投资1434万元,历时两个月,实施完成了铁弹公路改扩建工程。“自该项目建成以来,道路的安全隐患消除了,行车舒适度较以前有了很大提升,来景区游玩的游客一年比一年多。”大武口区交通运输局项目办科员张加鹏说。
“路修好了以后,我们几乎每周都来骑行健身。优美的环境下,我们的心情也特别愉悦。”张秀兰笑着说。
铁弹公路改扩建工程是我市“四好农村路”建设工作的一个缩影。“十三五”期间,石嘴山市高标准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新建、改建农村公路83条,长达200.5公里,总投资2.1838亿元,全市两区一县11镇9乡和4个街道办事处,实现了行政村全部通硬化路,自然村通硬化路比例达到了89.3%。“四好农村路”的建设不仅助推了石嘴山市乡村旅游业发展,也极大地提高了农村人居环境,同时还为乡村产业发展插上了“翅膀”,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了强大动力。
无独有偶。位于大武口区沟口街道办事处的硒有田园景区也是“四好农村路”项目建设的受惠地之一,是近年来石嘴山市最吸引游客游玩的去处之一。进入景区,平坦干净的乡间小道旁,建有不少农家乐、采摘园,农户们收拾庭院、采摘花果、喂养牲畜,美好而舒适。
大武口硒有田园地处宁夏土壤富硒核心区域,土壤硒含量普遍高于0.4mg/kg,农产品中硒含量丰富,因其前身是原石炭井矿务局一矿农场,使得这里具有深厚的工矿文化底蕴,同时,还具有林地面积大、空气湿度高等显著特点,非常适宜发展特色农产品和特色旅游业。过去,受交通设施差等因素影响,前来体验农家生活的游客少之又少,特色农产品的销路也十分局限。2018年,简兴路至三矿农场公路的修建,彻底改变了这一困境。
“我从小生活在这里,以前村上都是土路,大风一吹灰尘漫天,雨雪天路面特别泥泞,车也不好走更别说人了。”硒有田园里一家庭农场负责人孙颖回忆道:“自从修建简兴路至三矿农场公路以后,村部环境大为改观,前来观光采摘的游客多了,我们的富硒农产品销路也畅通了,这让我们当地人都有了干事业的信心和动力。”孙颖兴奋地说。
简兴路至三矿农场公路的修建,提高了大武口硒有田园的发展。目前,该景区已有4家蔬菜种植园、5家农家乐、3家养殖业合作社和5家民宿,解决了百姓就业需求,带动农户增收,提高了农村人居环境,助力乡村振兴。今年,大武口硒有田园将在现有基础上,着力打造集休闲旅游观光、特色餐饮娱乐、蔬菜水果采摘、农业科普体验为一体的城市近郊旅游休闲集散地。
要想富,先修路。农村公路是全市公路网组成的重要部分,是服务“三农”的基础性服务设施。“四好农村路”建设更好地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是引领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现实需要。今后,石嘴山市将综合考虑特色田园小镇、全域旅游、“美丽乡村”建设、资源开发等要素,科学编制交通发展规划,开创“交通+农业”“交通+养殖”“交通+旅游”等新模式,依托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进一步抓好“四好农村路”建设,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交通运输保障。你看,那一条条环山绕水的农村公路与自然、人文景观和谐统一,犹如生命的脉络,为乡村振兴迸发出了无穷的能量。(记者 王彤 实习生 杨凯)
来源:石嘴山市新闻传媒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