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旅行,我们除了领略大自然的秀美风光,品尝地道的特色美食以外,品读当地的厚重文化也是极为重要的,尤其是去到一些少数民族,当地的文化更是我们旅行中最为重要的一环,比如去贵州的一些苗寨,苗族的建筑、银饰、舞蹈、造纸、蜡染、古歌……等,往往比风景、美食还要重要一些。。
黔东南的丹寨县就是一个少数民族聚集区,尤其是苗族同胞特别多,令人欣喜的是,他们很好地将他们的文化传承了下来,至今 我们仍能看到不少纯手工的传统工艺,而蜡染便是其中之一。
苗族蜡染古称蜡缬,是一种以蜡防染的传统手工艺,有着极为悠久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秦汉时期,六朝开始盛行,自宋代以后渐渐衰退。贵州的丹寨作为苗族聚居区,在改革开放前,长期与外界隔绝,形成了一种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而古老的蜡染工艺也因此得到了很好的保留。
丹寨苗族同胞称蜡染衣服为窝妥或务图,其产品主要为生活用品,包括各种服饰、床单、被面、包袱布、包头巾、背包、背带、提包等,上面染的图案则兼有图腾含义和社会意思的特殊文化语言,虽然许多祖辈留下来的蜡染纹样已难以考证它原来的意义,但经过世世代代的传承,蜡染早已融入苗族同胞的日常生活之中。
丹寨是我国著名的苗族蜡染艺术之乡,早在1000多年前,苗族人民便已迁徙到此,元朝至正十三年,这里为天坝长官司,为本地行政建制之始。在其后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丹寨逐步发展形成了苗、汉、布依、水、彝、侗等22个民族融合混居的格局,而蜡染也因为这些民族文化的融合,形成独具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
据工作人员介绍,丹寨蜡染技艺精湛,风格独特,主要流行于丹寨境内的排莫、排倒、乌湾、鸡家、党早、远景等苗寨,这些寨子都珍藏有蜡染精品,也出了很多蜡染能人,有的还走出了山寨,走出了国门,将蜡染产品卖向了世界很多国家,甚至在国际上还博得了“东方第一染”的美誉。
在丹寨一家苗族蜡染坊,我们不仅看到了很多蜡染能手正在蜡染,在他们的二楼还建有一个类似于博物馆一样的蜡染展馆,向人们系统地展示了苗家的蜡染文化,以及蜡染的一些制作流程、注意事项等。
据现场的工作人员介绍,他们这些蜡染的作品,不仅所有的工艺都是手工操作,而且这些布料也是寨子里一针一线织出来的,墙还要贴了一首纺织歌,大意是这样的:卷绽如卷云,绕桄如绕雾,牵纱似跑马、梳纱似踩鼓……大家有听过吗?
现场一位名叫张义萍的蜡染传承人告诉渝帆,蜡染看起来简单,做起来也不难,但要做好、做精却不容易,工序也比较繁琐,首先在画蜡前有很多准备工作要做,比如得先将纺好的绵布用草灰漂洗干净,用煮熟的芋糊涂抹于布的反面,然后晒干,再将布放在石板上用牛角或牛崩磨平、磨光。
蜡染最重要的工序是画蜡,绘蜡的工具不用能毛笔,而要用铜刀,为什么呢,因为如果用毛笔则容易被蜡液冷却凝固。铜刀是用两片或多片形状相同的薄铜片组成,端缚于木柄之上,刀口微开而中间略空,以易于蘸取蜂蜡。
关于蜡染,寨子里上了一点年纪的老人都会哼一首名为《染布歌》的歌谣,经过询问,歌谣的大概歌词是这样的,我们来听两句:哪个心灵巧?姑娘心灵巧。时时在盘算,天天在思考。默默磨镰刀,进山找靛草(染布用的)。翻过一山山,走过一坳坳。去到兰靛洼,割来兰靛草。烧蒿草成灰,找来石灰膏。滤灰水浸泡,沤制兰靛草。浸泡一月半,出靛兰又兰……
布备好了,染料备好了,就可以开始点蜡了,这是一道很重要的工序,先将白布平贴在台面上,把蜡放在陶瓷碗或金属罐中,用火盆里的木炭灰或糠壳烧火使蜡融化,便可以用铜刀蘸蜡,在布上绘制各种图案与花纹了。
划点好之后便是染色,将画好的布片放入蓝靛染缸之中浸泡五至六天,取出晾干之后便可以得到浅蓝色的布料,如果想要染出深蓝色,那就需要反复的浸泡、晾干,直到获得满意的色彩。
如果想要在同一块布料上染出深浅不一的色彩,那么在染出浅色晾干之后,再次进行点蜡,之后再继续浸染,如此往复,便可以得到自己需要的效果。
染好晾干之后,便是去蜡。这一道工序经过冲洗之后,用清水进行蒸煮,煮去布料上的蜡质,再经过漂洗之后,布上便会呈现出蓝、白分明的花纹了。如果技术好的大师级蜡染传人,他们还可以通过蜡染在布料上绘制画作(如上图),原理都差不多,但要做出来却极为不易。
以前的蜡染主要用于人们日常生活之中,现在则已经变成了民族艺术,一些设计师还会把蜡染用于时尚服饰之中,为国际高端品牌配套,让这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在国际舞台上绽放出新的光彩。民族的就是世界的,纯手工的蜡染其实远比流水线染布有价值、有意义、有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