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 坤 尽 在 一 担 中
作者:小草英子
“拨浪……拨浪……拨浪……”清脆的拨浪鼓声,在村头巷尾响起,静谧的村庄立马热闹起来。疯玩的孩童们,像听到了集合的号角,立即停止游戏,一溜烟地往家跑,边跑边喊:“换糖的来了,换糖的来了”。大人们笑骂道:“好吃精,要你喊,我们没长耳朵?”嬉笑间大姑娘、小媳妇、老婆婆们放下手中的活计,陆续来到村庄的十字街头。几只土狗站在远处,摇着尾巴,“汪、汪、汪……”地凑着热闹。这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徽州老家的乡村一幕。
手摇拨郎鼓的货郎担,通常选择中午、傍晚时售货。货郎担之间,好像有着某种默契,在相对固定的村庄走街串巷。他们熟门熟路地将担子歇在村庄最热闹处,悠悠地从肩上取下毛巾,擦去满脸风尘,从货筐里拿出一个“马扎”,搁在屁股下。生意好时,买货、看货以及凑热闹的,将货郎担子围个水泄不通。
“一根扁担走天下”的货郎,全部行头其实就是一根扁担,两只货筐。货筐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下层是木制的长方体货物储备箱,上层是镶着白玻璃的木匣子。若干小格里放着针头线脑、梳子篦子、头绳发卡、纽扣、手绢、口哨等等,都是乡亲们过日子离不开、少不了的。另一只货筐的下层是竹筐,盛满了从十村百户回收来的各种杂货、废品。上层有孩子们贪恋的麦芽糖。
常来村里的货郎,岁数倒也不大,约莫四五十岁。说着略有江浙口音的普通话,头戴草帽,脚穿解放鞋,与脸朝黄土背朝天的乡亲没啥两样。乡邻们也没把货郎当外人,泡茶,续水,赶上饭点时送上一碗,也是常有的事。
货郎的到来,岂止是日常用品的送货上门,还有热闹的气氛和满村的温馨。他总是笑呵呵地看着顾客们左挑右选,耐心地配合着拿出放回。姑娘们的梳子、辫绳、镜子,老奶奶的火柴、顶针,还有学生的铅笔和橡皮最受欢迎。每当大姑娘小媳妇买头绳,小伙子买钓鱼线时,最是轻松活泼。货郎一边拿尺子丈量着,一边诙谐地玩笑道:“不够本了不够本了”,手中的线绳却往外放出几寸来。于是乎,买卖双方皆大欢喜。有时还与熟悉的乡亲们说些俏皮话,其乐融融。
孩童们心目中,货郎担就是百宝箱,常用“乖乖隆冬”这样的叹词表达惊艳。那里有他们喜欢的玩具和糖果。听到拨浪鼓声,机灵的孩童立即取出平时积攒的牙膏皮、鸡内金、鸡毛、猪骨头之类“破烂”,飞也似地奔向十字街头,兴奋地高喊:换糖吃喔、换糖吃喔……
麦芽糖极具诱惑,它像大饼一样摊在塑料罩下,黄澄澄的,散发着诱人的光泽。“破烂”在货郎的手里掂量后,被归置到竹筐里,它的价值决定着小铲刀的落点。只见货郎左手操起小铲刀,在糖饼上比划几下后停住,右手操起袖珍锤,“叮”!清脆的一声,那粘滋滋的糖饼便崩开一条缝。"叮!叮!叮",一小块一小块的糖敲了下来。此刻孩子们眼睛盯着小铲,口中不停地嘀咕着:“再敲一点,再敲一点!”性急的孩子,一拿到麦芽糖直接塞入口中,生怕被人抢了似的;性子憨的,则是放在手心左看右瞧,直到那糖有点粘手了才慢慢品尝。没有"破烂"的孩子,只能默默地咽口水,偶尔能得到货郎奉送的一小块糖。也有孩子悄悄取下钥匙串上的铜钱换糖吃。这种“勾当”大都是背着家人偷偷交易的。大多数时候,孩子们纯粹是看热闹饱眼福。
正月里,听见“拨浪……拨浪……拨浪……”,孩童口袋中为数不多的压岁钱就蠢蠢欲动。男孩们此刻最心仪的是火药纸。一张红纸上整齐地排列着一颗颗凸起的铆钉样火药,俗话也叫“炮籽”。撕下几个小泡籽,放在青石上,用小石头可劲一砸,"啪、啪、啪……"连珠炮一般,场面登时热闹起来。女孩们钟爱的红红绿绿蝴蝶结,此时也从货郎担飘落女娃的小辫上,随着孩子们欢乐的脚步,飞舞跳动。
商品短缺、信息闭塞的岁月里,“莫道双肩难负重,乾坤尽在一担中”的货郎担,不仅方便了村民,更能以物换物,解燃眉之急,顺带捎来山外新奇的见闻。兔毛、中药材或鸡蛋是常见的置换物。有时连易货的物品都拿不出,货郎也能赊账。
如今,货郎已被网购替代。“拨浪……拨浪……拨浪……"早已淹没于历史的长河,渐渐被人们淡忘。我们这些亲历者脑海中,还不时地浮现肩挑担子,头戴草帽,手摇拨浪鼓,走街串巷的货郎背影。(图片来自网络 闲云)
新手小白开直播,该突破突破了!抖音高端战略玩法
报名!歙县第一期摄影师培训即将开课啦!
卖茶啦!扁形茶鼻祖一歙县大方茶
【回徽记四】探访歙南古村落北岸.....
【徽州古道】徽州境内唯一 一条以姓氏命名的古道....
【徽州村落】歙县金村村
【徽州族权的象征】歙县许村古镇的祠堂
1979年一个徽州人的高考和走进大学.....
【徽州传统村落】洪琴村 察坑村.....
【徽州】歙县坝坑村的故事.....
特别声明:
1、以上作品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歙县论坛的观点或立场。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需要同歙县论坛联系的,请于作品发布后的30日内进行。
编辑|吴志芸
监制|仰时威
法律|王亦文
点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