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经授权转自公众号
槽值
(ID:caozhi163)
清明小长假,小妹的朋友圈又双叒叕变成了“旅游摄影大赛”现场。
一张张精修加滤镜的照片,带着不同的定位地点,展示着俊男丽人们精致的假期生活。
难得好春光,不去游山玩水放松身心,似乎是对美好季节的亵渎。
但是在选择出行地点的时候,不少人难免会犯愁:
祖国大好河山,景点无数。
我到底该去哪儿?
这时候,一些机智的朋友翻出了那套火遍全国人手一本的旅游宝典——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本。
闻名四海的桂林山水、九天银河的庐山瀑布、温婉如画的苏州园林、高耸冷峻的珠穆朗玛……
桂林山水甲天下。/图虫
但是,当人们满腔热血地带着课本来到打卡地“朝圣”时,童年无限的憧憬,或许会当场破碎。
因为:
语文书中的景点,根本就是雷啊!
美景卖家秀VS美景买家秀
当年所学的散文诗歌中,祖国各地似乎处处美不胜收。
不是“饮湖上初晴后雨”就是“青海长云暗雪山”。
于是在年幼的心灵中,这些景点也加上了滤镜,成为了我们心中的“耶路撒冷”。
曾经在课文中憧憬的首都北京,无论是故宫、长城、天安门,都充满了神圣的色彩。
但是当终于跻身为“长城好汉”的一员时,却发现看到的根本不是城墙。
是满满的人……
如果突破人海登完长城尚有余力,想顺道再去香山看一看,感受一下美丽的红叶,也体会一下郁达夫《故都的秋》中的宁静与寥落。
那恐怕要承受住红叶买家秀与卖家秀的对比暴击了。
这是你以为的香山👇
香山红叶。/pixabay
这是实际上的香山👇
香山游客。/pixabay
你目所能及之人,比目所能及之叶还多。
既然朔方的雄风难以体会,那就到温婉的江南转一转吧。
在叶圣陶的笔下,苏州园林是如此精致和美丽:
“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
镜头下的苏州。/pixabay
这样动人的描述,很难不叫人动心。
不过真正来到苏州,可能根本看不到这种“完美的构图”。
只会远看是人,近看还是人。
不知道何时,这桥或许就被压趴。
与之相似的还有西湖。
“月光下的西湖,又是一番景象。夜幕初垂,明月东升,轻风徐来,湖水荡漾。岸边的华灯倒映在湖中,宛如无数的银蛇在游动。”
这是小学课文《西湖》中的描写。
西湖夜色。/图虫
如此景致,仿佛叫人心都融化在湖水里。
但站上断桥的那一刻……
心中大概只有一句“快逃”。
种种风景,因庞大的游客数量失去了味道。
但即使避开了人群,也不一定就能一饱眼福。
有些景色,需要在特定的季节,才能一睹风采。
比如课文《桂林山水》中,作者面对桂林山水感叹到 :
“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美景都在课本里。/图虫
这又静又清又绿的水,大概只能在枯水季,得以一见。
一旦遭遇雨季,无论怎样的水,都会变成酱婶儿的:
桂林雨季。/图虫
不同于南方各地,有的景色,枯水季节还偏偏看不到。
比如庐山瀑布。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应该是许多人童年的必背诗歌。
但要是在冬春季节去看瀑布,大概只能看到几条鸡肋的水流。
庐山瀑布。/pixabay
银河呢?飞流呢?都没有。
老舍曾经在《趵突泉》中有这样一段描写:
“泉池中央偏西,有三个大泉眼,水从泉眼里往上涌,冒出水面半米来高,像煮沸了似的,不断地翻滚。三个水柱都有井口大,没昼没夜地冒、冒、冒!永远那么晶莹、那么活泼,好像永远不知疲倦。”
但现在,除了夏季少数几个月,能够看到泉眼翻滚,大多数时候,趵突泉就是一方静静的小池塘。
趵突泉。/图虫
再比如对济南情有独钟的老舍,在《济南的冬天》一文中如此描述: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
实际上,由于工业化的进程,加上雾霾等因素,下过雪后的济南,也极有可能是灰蒙蒙中,透着几块斑秃般的白。
我们不得不悲伤地面对一个现实:语文书里的很多美景,都只能出现在特定的时刻。
面对那些肉眼可见的真实缺憾,我们只能用想象的方式填满。
景点的美,实属玄学
一些打卡地,似乎不是用来满足人的审美需求,反而是用来考验人有没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但是说实话,在这些景点面前,臣妾做不到。
比如课文《黄山奇石》里,对黄山怪奇嶙峋的石头,做了绝妙的叙写。
“飞来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这些石头想想就有趣。
千里迢迢来到黄山,先不说爬山是一件耗体力的活动,真正看到了石头们,大概会缓缓打出一个问号——就这?
黄山。/pixabay
至于这些石头究竟像什么,纯粹就是比拼谁的脑洞更大。
初中课本也曾学过《醉翁亭记》: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听上去,似乎别有一番情趣。
但是真正跑到安徽滁州醉翁亭一看,结果可能大失所望。
它难道不就是一个小亭子?
醉翁亭。/图虫
阔别“小亭子”,或许以气派闻名的滕王阁会有所不同。
王勃在《滕王阁序》中那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成为多少人心目中的绝妙佳句。
但是滕王阁现在,似乎被一些诡异的灯光萦绕着。
古典的雄迈与优雅荡然无存,徒留一场并不精美的现代灯光秀。
滕王阁。/pixabay
太迷了。
有些景点不光需要悟性,其自身还带有一定的危险性。
初中课文《观潮》,对钱塘江大潮与弄潮儿做了相当详尽的描写。
看一眼钱塘江大潮,也成为了许多人神往之举。
不过,浑浊的江水一片一片滚来,这大潮能不能称之为壮观,都要打个问号。
而且要是站位不好,一个浪头打来,生命安全恐成问题……
通过以身试险换来“风光无限”真的大可不必。
小妹这边建议是:与这些“玄学的美”,保持礼貌距离。
旅游景点,走向何方
其实,语文课本中的现代散文小说,大多来自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到八九十年代。
其中很大一部分,都距离我们超过半个世纪的时间。
比如《桂林山水》创作于1962年,《苏州园林》发表于1979年。至于老舍笔下的济南,已经是20世纪30年代的事情了。
而那些古代诗词,更是距离我们成百上千年的时间。
当年在特定历史下能够呈现的景色,早已随着时间的变迁,失去了当年的相貌。
不同年代下,人们由于见识、心态等种种不同,对于同一景色,总是带着不同的“滤镜”。
更何况,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当下的很多旅游景点已经逐步脱胎换骨走向商业化,儿时书页的芬芳褪去,徒留金钱与市场交易的味道。
也不难理解,坐在遍布酒吧和小商品店的古城的我们,为什么很难再寻回语文课本里“最初的信仰”。
语文书作为童年时的我们初步开启知识大门的钥匙,其举足轻重的意义不单体现在它的文化价值和教育属性,更在于它本身为儿童想象世界带来的那一抹纯粹。
我们曾真实地和语文书里的诗人作者同欢喜共命运,无论我们的目光能否穿越历史,与当时记录这些美好的观者们产生超越时空的心境共鸣,它们都曾因存在本身而意义非凡。
这就是语文书的情怀。
所以,如何权衡文化意义与经济价值、情怀与现实,或许将成为旅游景点将如何发展、走向何方的最新思考。
本文转自网易文创旗下公众号“槽值”,关注槽值寻找共鸣。公众号:“槽值”(ID:caozhi163)微博@槽值。
推 荐 阅 读
点 击 图 片 即 可 阅 读 全 文
去萧山做赘婿,已经比考研上岸还难了
椰树还不明白,自己的广告错在哪
比可爱更高级的形容词,是长泽雅美
美国人想建高铁?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