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期间,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在持续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安全生产等重点工作的基础上,结合清明特点,推出系列活动,加速文化旅游业复苏回暖。监测数据显示,广州市接待市民游客已超过疫前2019年的平均水准。
4月3日至5日,广州文化旅游市场畅旺,市民游客出行意愿高涨。全市接待市民游客487.82万人次,占全省接待总数的28.5%,比2019年增长5.4%,比2020年增长3.5倍;实现旅游业总收入40.74亿元,占全省总量的48.8%,比2019年增长3.4%,比2020年增长近两倍。市民游客假日期间的消费支出有力地拉动了全市文旅市场消费。
红色旅游聚人气,线上线下缅先烈
清明期间,广州各红色文旅景区景点通过亲子互动、追思英烈、铭记历史,赓续代代相传的红色基因。
其中,广州起义烈士陵园通过网站和微信公众号推出“云祭扫”活动;广州农讲所纪念馆开展“缅怀先烈·农讲所故事”线上活动;辛亥革命纪念馆举办第五届“走读广州辛亥革命史”线上和线下扫墓活动;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开展以“诵先烈家书,奠黄埔英魂”为主题的清明祭扫系列活动,将黄埔军校史迹点作为开展党史教育的生动课堂,在缅怀革命先烈中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以实际行动传承红色基因。
清明假期,广州市民自发到广州博物馆下属分馆“三·二九”起义指挥部旧址纪念馆缅怀先烈
除市区红色景区外,广州乡村红色旅游景区也吸引大批市民前往祭拜英烈,缅怀追思。在入选首批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的增城大埔围村,不少家长专程带孩子前来瞻仰革命英雄纪念碑,了解东江纵队的红色光荣历史。拥有众多红色革命遗址的莲麻村,黄沙坑东江纵队革命遗址纪念馆融合围屋特色与红色记忆,“党史长廊”长篇农民画形式新颖,吸引许多年轻人自发前往打卡。
清明期间,广州纳入统计范围的9家红色景点共接待游客13.66万人次,与2019年同期基本持平。
重点景区受追捧,踏青赏花正当时
清明小长假前,为了向广大市民提供出行踏青的好去处,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在市内各区筛选了11条“赏春花读历史”的精品旅游线路,以赏花之名,邀请市民游客共同品鉴羊城之美。
清明假期期间,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以“忆英烈 寄哀思”为主题,在杨匏安旧居陈列馆推出观看红色电影
4月3日至5日,广州纳入统计的15家重点景区共接待游客89.11万人次,比2019年同期增长3.17%,其中长隆旅游度假接待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98.43%,白云山和广州塔接待均略超2019年同期水平。
乡村旅游接地气,春和景明忆乡愁
清明期间,广州乡村旅游回暖复苏,周边短途自驾出行比例上升,家庭自助游成为市场主力,游山玩水、赏花摘果热度提升,打卡网红景点、追寻红色足迹、品尝农家美食、入住精品民宿等多样化乡村旅游体验颇受市民游客青睐。
金牌导游沈莉莉在烈士陵园讲解红色故事
4月3日至5日,广州市共接待乡村游239.85万人次,接待占该市接待游客比重的49.2%,与2019年全市接待乡村游人数基本持平,是2020年乡村游人数的3.6倍。除了自然风光美景,充满文化韵味的传统村落也成为假期市民游客的热门打卡好去处。极具岭南风格和特色的番禺沙湾古镇、花都塱头古村、南沙大稳村等地,保存着大量完好的岭南古建筑,随处可见摄影爱好者拍照打卡。充满文艺气息的海珠小洲村、拥有广州首个航空科普和航空基地的白云凤和村等别具特色的网红乡村,也颇受市民游客的青睐,成为假期休闲旅游热门去处。
亲子旅游带动家庭出行,从化区、增城区高精品民宿受热捧。首批10家精品民宿纷纷推出特色体验,位于增城的吾乡石屋策划踏青活动,组织农耕插秧及采摘体验,制作手工艾糍,受到了入住亲子家庭的一众好评。
广式文旅优供给,春色满城焕生机
广州积极开展文化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假期文化旅游服务质量,不断满足广大游客个性化、品质化的假日文化旅游需求。
4月1日至2日,重大现实题材舞剧《到那时》作为文化和旅游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舞台艺术精品创作工程重点扶持作品”,在广州大剧院首演完毕。
孩子们在广州博物馆参加航天科普体验活动
4月3日至5日,陈家祠举办了“向往美好——馆藏传统工艺中的小康生活题材”展览,永庆坊举办了“百米插画展丨把你画成花 留在春日里”,南汉二陵博物馆举办了“我们的节日”——清明踏青:伞面绘制与汉服游园活动等,吸引了大批游客。
清明假期,广州市属13家博物馆共接待游客6.05万人次,举办展览59个,举办活动74个。其中,广州图书馆接待读者访问39429人次,外借文献68863册次,举办活动26场。广州少年儿童图书馆接待读者访问近万人次,外借文献94011册次,举办活动24场。
其间,文化旅游志愿者们穿梭在各大文旅场馆的人群中,宣传、劝导游客文明旅游,并为游客提供咨询和帮助,赢得游客的连连称赞和好评。
(图片由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提供)
责编:吴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