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米扬石窟远景
巴米扬石窟远景,两侧为东西大佛有如敦煌在中国文化西传及西方艺术与思想传入中国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一样,巴米扬是外来文化进入印度或印度文化传入西亚、中亚的门户。谈起印度文化向西亚、中亚及中国之输入,巴米扬的作用无论怎么强调都不算过分。它是犍陀罗僧侣、商人循丝绸之路通往中亚和中国的始发站,也是中亚、中国人进入印度次大陆的最后一站。
覆钵塔窟内景巴米扬石窟区便位于阿富汗巴米扬省巴米扬市境内,地处距阿富汗首都喀布尔约120公里的兴都库什山支脉贾加尔山南坡,沿脚下的巴米扬河谷自西向东依次为石窟西南区、主区和东南区。它们均依崖壁开凿,以窟门作建筑外观,计有三叶形、凸字形、抛物线形、方形等形制。窟内一般以窟门延伸为造像主龛,又环内壁开凿若干子窟和僧房,多为覆钵塔状,内壁有不同年代所绘壁画。
西大佛V号子窟藻井
石窟东南区位于卡克拉克河谷(巴米扬河支流)东岸,故又称卡克拉克石窟群。此石窟群隔岸与主区脚下的迦腻色迦王城遗址相望。现存洞窟100余个,除少量壁画外,尚存一躯10余米高的立佛残像。石窟西南区位于佛拉底河谷(巴米扬河支流)两岸,故又称弗拉底石窟群。现存洞窟50余个,造像基本无存,但许多壁画保存尚好,部分壁画属贵霜后期至盛唐时所绘。石窟主区沿山壁分东中西三段,在1300米的范围内,分布洞窟700多个,有壁画者约为50个,著名的东西大佛分处两端。东大佛,身披蓝色袈裟,开凿于1世纪,高37米;西大佛,着红色袈裟,开凿于5世纪,高53米。佛像脸部和手部均涂有金色。两佛像所处主龛的两侧均有暗洞,洞高数十米,可拾级而上,直达佛顶,其上平台处可站立百余人。
东大佛
玄奘大师《大唐西域记》卷一“梵衍那国”条所载“王城东北山阿有立佛石像,高百四五十尺,金色晃曜,宝饰焕烂。东有伽蓝,此国先王之所建也。伽蓝东有鍮石释迦佛立像,高百余尺,分身别铸,总合成立。”立佛石像即此大佛。
东区大佛巴米扬石窟在建成后,曾饱经劫难,历史上记载的大规模破坏即有数次。最近一次即2001年3月9日,东西大佛在阿富汗塔利班政权的炸药声中化为齑粉。
西区大佛
1922年至1950年,法国学者组织考古队对巴米扬石窟区做了出色的考察,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
1、1922年,犍陀罗问题专家富歇(A.Foucher,或译为傅歇)首次实地考察巴米扬石窟,提出:玄奘大师所记“东有伽蓝,此国先王之所建也”之“先王”,即迦腻色迦,则巴米扬东西大佛应为公元3世纪左右的贵霜时代遗物。
2、1923年,建筑学家葛达尔(A.Godard)携夫人与考古学家哈京(J.Hachin)率考古队第二次考察巴米扬,拍摄了大量照片,并对重要龛窟做了实测分析。
3、1930年,法国考古队第三次考察巴米扬,对石窟区采用字母与数字并用的方法编号,绘制了各龛窟实测图。1952年以后,德、米、意、英、日及印度等国也相继做了阿富汗考察。其中较重要的是日本考古队采用不同于法国队的编号法对巴米扬石窟区重新编号;印度考古队修正了一些实测数据。
西大佛窟区壁画,新疆境内克孜尔壁画受此风格影响法兰西学院院士R.格鲁塞在《从希腊到中国》一书中写道:亚历山大大帝东征所携带的希腊影响在阿富汗地区与印度佛教文化汇合,形成早期犍陀罗样式的佛教艺术。之后,沿丝绸之路、佛教北传路线将希腊影响间接向东北亚传播,并在汉唐广阔的国土上融汇在汉文化之中,于是“人类的奇遇中最为引人入胜的时刻之一很可能就是这三种人类文明互相接触的时候。这种融合将会产生什么结果呢?这就是使希腊发现印度……印度又随着本国的佛教而把希腊文化中的某些内容传到中国社会……”
主窟东区密特拉神壁画 葛达尔夫人摹绘
此神形象源自古希腊罗马驾车的太阳神阿波罗,传入西亚、中亚地区为日神密特拉,这一形象后出现在中国吐鲁番和都兰出土的丝织品上,但密特拉神形象变为交脚佛陀形象。古希腊罗马神话人物传入东方后多为佛教壁画中主佛的陪衬,如太阳神阿波罗,赫拉克利斯(Heracles),此亦中西交通之一端。
日本学者樋口隆康在《巴米扬石窟》一书中说:“若将巴米扬石窟构造和壁画作一概观,就会发现许多要素混和在一起,当然引进印度笈多王朝式样是无庸赘言的,而且还有萨珊王朝、东罗马拜占庭美术的影响和吐蕃、吐火罗斯坦的文化要素,这些要素浑然融合成一体就是巴米扬美术之实体。”
本文引自“乐浪公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