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难相信,就在人潮涌动的杭州西湖,竟还藏着这样一处人少清静的秘境之地。从断桥开始,过白堤,至“平湖秋月”的一路上,都是人山人海、游人如织的景象。在“平湖秋月”的观景台上小坐了一会儿,我没有随着继续随着人潮沿西湖边行走,而是转入了另一侧的孤山公园。由此开始,游人便越来越少了。
孤山是西湖北面的一座天然岛屿,海拔只有38米,面积只有20公顷,却遍人文荟萃、古迹遍地。不过对于行程紧张的游客而言,光是逛遍西湖十景就已经需要花费大把时间了,于是,纵然西湖边上人山人海,孤山依然分外安静。
我从“平湖秋月”这一侧走入孤山公园,经过了鲁迅铜像、林社(林启纪念馆),走到了放鹤亭。放鹤亭是孤山上30多处景点中名气较大的一个,亭中用玻璃罩罩住的石碑,是清朝康熙年间康熙皇帝临摹的明代董其昌的《舞鹤赋》书法作品。
不过,这座亭子却是为了纪念一位隐逸诗人而建,他的名字叫做林逋。
林逋是北宋时期的著名文人,那句描写梅花的千古名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正是出自林逋之笔。林逋40岁的时候来到西湖孤山,隐居长达20年之久。二十年间,林逋在孤山上种梅花、养仙鹤,一生不娶不仕,终于成就了后人口中“梅妻鹤子”的传奇。
从放鹤亭出来,拾阶而上,便到了林逋墓。我来孤山前,听过林逋隐居于此的故事。但没有想到林逋墓竟然保留至今,且形制完整。
根据记载,林逋墓始建于北宋,南宋咸淳年间设墓碑,现存清代修复的圆形墓冢及青石墓碑。碑上刻“林和靖处士之墓”。
“和靖先生”是宋仁宗对林逋赠的谥号,北宋天圣六年(1028年),林逋在孤山离世,宋仁宗得知后“嗟悼不已”,特安排人前来吊唁,一位皇帝能对一个布衣隐士赠谥号,也可谓传奇了。
林逋死后,传奇的故事依然在延续。林逋一生种梅养鹤,相传他死后,两只仙鹤不吃不喝,最后在他墓前哀鸣而死。后人将仙鹤葬于主人的墓侧,并取名为“鹤冢”。不过不知道是否没有找到地方,我来时并未见“鹤冢”。
如果说“鹤冢”或许传说的成分更多些,那端砚、玉簪的故事则是有记载的。据说南宋灭亡后,有盗墓贼掘墓,谁知在林逋墓中只有端砚一方、玉簪一支。文人喜爱笔墨有端砚不足为奇,但为何有一只玉簪陪葬,则又是一个传奇的故事了。
拜谒林逋墓时,我并未遇到其他游人。相对西湖边上的热闹,这里显得分外冷清。林木葱郁,鸟虫啁啾,或许,这正是和靖先生喜欢的现状。
林逋之后,许多敬重他的文人墨客,把孤山当成精神圣地,曾经先后去拜访。其中就有大家十分喜欢的大文豪苏轼。如今与孤山相伴,不为人潮叨扰,恐怕也是林先生最好的归宿了。
除了放鹤亭、林逋墓,孤山周边还有西泠印社、秋瑾墓、俞楼、六一亭、文澜阁、浙江博物馆、浙江图书馆等众多人文景观,值得来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