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海县的历史
众所周知,云南不仅拥有全国知名的玉溪卷烟,还有绿水青山和悠久的历史。3月3日,国务院批复通海县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通海县,隶属于云南省玉溪市,位于云南省境中部偏南,杞麓湖畔的湖积平原上,东与华宁县接壤,西与峨山县、红塔区相邻,南与红河州石屏县、建水县交界,北与江川县毗邻,总面积721平方千米。通海县特殊的地理自然条件成就了通海“礼乐名邦”、“秀甲南滇”、“冠冕南州”的美誉,明清两代有举人230余人、进士44人,选入翰林院4人。先后获“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文物先进县”、“全国文化先进县”、“中国楹联文化县”、“中华诗词之乡”等荣誉称号。 [1] 2020年7月29日,入选2017-2019周期国家卫生乡镇(县城)命名名单。
通海发端于汉,唐辟商道,元设重关,自古商贾云集,文化兴盛,古城通海枕云南四大名山的秀山,临九大高原湖泊的杞麓湖,秀山八大古建筑群规模宏大,原始植被郁郁葱葱,匾山联海卓尔不群,一山三教令人称奇。从明洪武十五年土城建成,通海县城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通海是云南历史上南下南洋、北上中原、西至天竺的交通要冲。整座县城依山面湖而建,形成一道 “山-城-湖” 三位一体、相映成趣的空间格局和秀丽风景,自古民风淳朴,文化深厚,商贾云集。古城中完整保存着“一颗印”建筑风格的明清古民居200余所,通海素有“冠冕南州”、“礼乐名邦”的美誉,于2004年被评定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
自古以来,通海县城作为滇南军事
重镇和交通枢纽,为汉“麊泠水道”和唐“通海城路”上重要的驿站,是历史上有名的经济及手工业发达地区。唐(南诏)时期设置“通海镇”、“通海都督”、“通海郡”。宋(大理国)时设“秀山郡”。元设置“南路总管府”、“临安路”。明设“通海御”。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筑城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县城坐南朝北,依山面湖,南依“云南四大名山”之一的秀山,北临“云南九大高原湖泊”之一的杞麓湖,构成前有杞麓湖波光澄碧,中有城镇街巷屋舍俨然,后有秀山群峰层林叠翠的秀丽山水图卷。
整座县城依山傍水,从层林叠翠的秀山,到四街八巷的古城区,再到风光秀丽、自然天成的杞麓湖畔,形成湖光山色相映成趣、城市形态构成的独特的“山-城-湖”整体格局,自然风光如诗如画,颇具江南景色。而在“一地三城”的古城街巷中,众多民居宅院鳞次栉比,秩序井然;各类古建筑群雕梁画栋,古风犹存,人文景观步移景异,使通海自古享有“秀甲南滇”、“冠冕南州”的美誉。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今天通海县人民的微信朋友圈也被中国政府网的信息刷屏,庆祝这一值得纪念的时刻。
通海县的历史发展
通海县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先民在杞麓湖畔生息、繁衍。
唐代南诏开“通海城路”,置通海镇,设通海都督,统摄滇南地区,启通海人文之风。
后晋天福二年(937年),通海节度使段思平联合三十七部,起兵灭杨干贞的大义宁国,建大理国,通海属大理国领地。
宋代,大理国在滇南置秀山郡,通海是郡治所在地,为滇南军事、政治要地。
元代设临安路,通海为路治所在地。至元十三年(1276年)建通海县,置河西州,后又在河西北境之曲陀关置临安、元江、广西等处宣慰司都元帅府。
明代置通海御,在通海“戍兵屯田”。
清、民国相沿为县。
建国后,1959年,通海县经过几次地理划分后正式确立现在的县域。
楹联文化源远流长
通海县委、县政府的不断发掘、传承和利用通海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并将其转变为经济发展优势;通海楹联学会和秀山文化研究学会等社团组织多年来致力于弘扬诗词楹联文化研究,积极发掘当地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在通海山—城—湖三位一体的景观建设中起到参谋助手作用,在提升城市形象,创建城市品牌,促进通海旅游文化事业发展中贡献了智慧和力量。2004年被云南省政府评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2005年被国家文化部评为“全国文化先进县”,2008年被中华诗词学会授予“中华诗词之乡”称号。经中国楹联学会常务办公会议审议,授予云南通海县“中国楹联文化县”称号。通海县将积极申报中国楹联文化县,打造特色文化,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锦上添花。通海县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近年来,实施文化兴县战略,已取得“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的称号,秀山历史文化公园已成为国家4A级景区,尤其是楹联文化事业十分活跃,县里成立了“秀山文化研究学会”、“通海县楹联学会”,做到了有组织、有队伍、有阵地、有活动。对联在通海人的生活中占据着重要位置,创作队伍人才济济,佳作不断。以秀山“匾山联海”为代表的秀山文化名震省内外,秀山现存匾约100块,对联200多副,是申报楹联县最具历史价值的文史资料。同时在广大民间,通海百姓喜吟诗作对,逢年过节、红白喜事都以对联抒情达意。在民居、农村、寺庙、祠堂都可见风格各异、朗朗上口的对联。目前,城内的文庙街、文星街将打造为楹联一条街,部分商户也开始挂上各具特色的对联,与古色古香的老街古屋融为一体。
先脱贫后致富,文旅开辟经济路
2020年12月,通海县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全面脱贫。2016年以来,通海县累计投入产业就业扶贫资金2595万元,发放扶贫贷款2092户10402万元,建立就业扶贫车间2个,4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贫困户建立了产业帮扶关系,实现产业扶贫和新型经营主体对贫困户全覆盖,确保每个有贫困人口的村组都有1至2个致富产业、每户有条件的贫困户都参与1个增收项目。累计转移就业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1233人次,实现每个有劳动力的贫困家庭至少1人稳岗就业。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6年的6825元增加到2019年的10519元,年均增长15.5%,增幅高于全县平均水平5.9个百分点。2016年以来,累计投资9043.31万元,完成4类重点对象农村危房改造1943户,实施易地扶贫搬迁25户88人,同步搬迁136户421人,实现农村危房全面“清零”。建档立卡贫困户100%参加基本医保、大病保险,符合条件的100%得到医疗救助,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个人住院报销比例达90%以上,大病专项救治率达100%。可以说是扶贫成果显著。
贫困的帽子摘掉了,那么如何致富,就要走一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道路。文旅和地方经济的在升级,是开辟致富的新道路。
2021年3月,通海县召开文化和旅游工作会,总结“十三五”以来全县文化旅游工作取得的成就,研究“十四五”时期文化和旅游发展思路及目标任务,部署2021年工作。 会议指出,“十三五”以来,通海县以推进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为方向,不断深化产业融合发展。2020年,通海县在努力抓好文旅产业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的同时,进一步完善文化旅游公共服务短板,让服务供给惠及更多群众。持续推进文旅融合发展,文物保护成绩显著,深入挖掘通海文旅资源,全力打造通海文化旅游品牌。 根据会议要求,2021年的主要工作抓手在于要以文化品位和旅游体验相互推动,着力抓好五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持续推进通海文旅融合,推动通海文旅品牌形成,融入全市文旅发展格局。二是更新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完善提升村级文化服务和硬件建设,推进文化惠民工程,为群众提供更好的公共文化服务。三是加强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夯实传承根基。四是抓好重大项目建设和旅游市场综合整治、旅游市场推广营销活动等,以丰富的旅游新业态,支撑通海旅游高质量发展。五是转变观念,围绕好旅游城市建设,准确把握全县“十四五”时期文化旅游工作的正确方向,开好局、起好步,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