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淮北市桓檀公园内大片红叶李盛开。 通讯员 周方玲 摄
近日,游客在黟县宏村镇秀里影视村踏春赏景。 通讯员 方好 摄
带着孩子徜徉小区周边的景观带,挽着友人漫步修葺一新的街区,捕捉平日错过的“隐藏”风景,感悟城市底蕴深厚的文化,这个春季,距离短、成本低、更走心的“微旅游”逐渐升温。
追赶春季旅游新热点
在微信公众号“诗意宣城”连续向市民推介全市赏梅胜地;打造“诗说宣城”“寻梦徽文化”“寻忆峥嵘”等旅游线路,串起一个个经典景区;旅游厕所在百度地图全面上线,让游客不走冤枉路……日前,宣城市紧跟“微旅游”的新业态,为市民出游提供热忱服务,受到普遍好评。
随着春季气温回升,踏青赏花游逐渐升温,“微旅游”延续着春节假期以来的热度,丝毫未减。游客不用花大量时间在路上,可以沉下心来慢慢了解一座城市,欣赏身边的风景,“微旅游”仿佛一把新钥匙,打开了无边春色的大门。省文化和旅游厅市场管理处处长杨龙说:“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短周期、近距离、慢节奏的周边游已经成为主流。以刚刚过去的春节黄金周为例,省内游客占比达八成以上,其中市内游占比达五成以上。”
每年2月至4月,都是一年中赏花的热门时节,最早是梅花,紧接着有油菜花、梨花,然后是樱花、桃花、杏花、杜鹃花、牡丹等,自驾出游赏花成为不少家庭周末周边游的首选。“大数据显示,春节假期后同程旅行平台‘赏花游’产品的预订量增长显著。相较于2019年前的长线旅游,早出晚归的城市周边‘微赏花’更受游客青睐。”同程研究院首席研究员程超功说。
旅游市场的新变化,促使旅游企业开发新产品,以满足游客出游的新需求。近日,安徽中青旅推出春季“微旅游”新玩法,一款“采茶+制茶+茶园观光”的一日游产品,每名游客仅需99元,自制茶叶还能带走。安徽中青旅异业中心总监赵春旺介绍:“这款产品每周末发班,旅游目的地舒城县舒茶镇距离合肥仅1小时车程,既能饱览茶园春光,又能体验研学乐趣,尤其受到亲子家庭欢迎。”
打造百姓身边新景点
蜿蜒的河水清澈见底,绚烂怒放的梅花和初萌绿意的树木装饰两岸,一组高铁列车疾驰而过,划过一道白色的弧线……这个春天,合肥市匡河梅花林分外“火”,远近市民热情相约“打卡”,摄影爱好者的图片和视频更在全国网络社交平台上收获无数“点赞”。
“这几年,一到春天,匡河梅花林就吸引大量市民前来赏花。今年市民特别热情,一方面就地过年的市民较多,一方面梅花林新修了步道,更方便市民漫步游览。”市民薛晓燕家住匡河梅花林附近,她告诉记者,早些年梅花林中没有步道,由于景色优美、游人渐多,后来相关部门在林中铺上了断续相连的石板,去年又修建了步道和阶梯,打造了一处适宜休憩游览的景点。
匡河蜕变是合肥城市建设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合肥市各县区不断推出城市景观带提升建设项目,杏花公园的杏花、环城公园的荷花、滨湖国家森林公园的樱花……每逢赏花季,市民便会呼朋唤友、扶老携幼,组团前往这些不收门票的景区景点。
放眼江淮,近年来,各地陆续启动城市景观、街道净化、亮化、绿化工程,让河水更清、夜晚更亮、街区更绿,成功打造了一处处百姓身边的景区景点。“进入大众旅游时代,游客的出游更频繁、意愿更强烈,尤其是距离短、时间短的微旅游更受欢迎。我们的城市需要把握市民出游的新风向,创造更多‘小而美’的风景,让休闲‘微旅游’嵌入百姓日常,用品质生活提升小康成色。”赵春旺说。
推介城市形象新亮点
根据同程旅行提供的数据,这个春季,80后和90后已成为赏花游的主力消费群体,两个年龄段占游客比重高达68%。程超功说:“作为各大社交平台的活跃用户群体,90后更乐于通过‘直播’‘短视频’等方式分享旅游体验,从而吸引更多摄影爱好者跟进传播,由此带动群体性的外出赏花游活动。”
4个月,播放量突破6亿——近日,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美好安徽DOU起来”短视频营销活动的“成绩单”。这项活动自去年9月启动,计划培育100名安徽文旅短视频创作者、推出100个安徽网红“打卡”点。活动招募的创作者不断推出画面精美、剪辑精致的短视频作品,把身边的美景推介给市民,并创造了巨大的流量。
借助社交媒体的力量,“微旅游”集聚线上流量,带动线下流量,从而形成一个个抓人眼球、挠人心扉、牵绊脚步的“网红”景点。所谓“网红”景点,容易在短时间内造成“复制效应”,人们毫不介意地拍摄同样角度的照片,满心欢喜地录制同样效果的片段,在一遍遍的重复制作和不吝分享中收获快乐。
省文化和旅游厅对外交流处相关负责人说:“从合肥的匡河梅花林,到巢湖岸边的红石咀公园,再到宁国市方塘乡的落羽红杉林,通过社交媒体传播,不仅成功推介了城市周边的‘微景点’,带动了市民‘微旅游’,更传播了城市新形象,助力城市打造新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