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被称为“热河行宫”、“承德离宫”的避暑山庄,想必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它建于1703年,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历时89年修建,占地564万平方米,相当于2个颐和园和八个北海公园。
承德避暑山庄里有一座最重要的建筑,也是最低调奢华的典范,那就是澹泊敬诚殿。康熙皇帝在修承德避暑山庄时曾用一句话来表达自己对澹泊敬诚殿的感受:“朴素,天下莫能与之争美”。
康熙爷说得没错,虽然澹泊敬诚殿相当于北京故宫的太和殿,它是清代举行重大庆典、百官朝觐、接见少数民族首领和外国使节的地方。但是却极符合“澹泊敬诚”之“不烦不扰,澹泊不失”的风范,因为康熙爷建设它的时候就地取材,极尽节俭。
可是康熙爷没想到的是,这一切被他的孙子乾隆给彻底颠覆了,怎么回事儿呢?
乾隆自幼受康熙的宠溺和教导,深知康熙“澹泊敬诚”四字的用意,但是他却觉得皇家的威严必须要彰显出来,于是乾隆于1754年全部使用金丝楠木对澹泊敬诚殿进行改建,这一下事儿可大发了。
当时采集这些楠木耗资巨大,修建此殿仅运费就花费白银1.3万两,动用各类工匠达19万人次,总耗银7.2万两。大殿的门窗、房梁和柱子全部采用金丝楠木,看似古朴,实则极尽奢华。
金丝楠木为何会那么名贵?
金丝楠木是我国特有的珍贵木材,比如说,当时修建紫禁城的金丝楠木出自四川峨眉山,由于蜀道难于上青天,民间流传着“一根楠木一条命”、“入山一千,出山五百”的说法。甚至在明代竟然有官员进供金丝楠木可作为业绩考核和晋升的条件,平民进供一根金丝楠木即可做官的规定。
明代文人王志性所撰《广志绎》里描述的楠木,“楠木十数丈余,即高且直,又其木下不生枝,止到木巅方散干布叶,如撑伞然,根大二丈则顶亦二丈之亚,上下相齐,不甚大小,故生时躯貌虽恶,最中大厦尺度之用,非殿庭真不足以尽其材也”。
后世也有人如此形容澹泊敬诚殿上的金丝楠木,“百林出一树,百树择一楠。百楠选一柱,百柱擎一天”。
澹泊敬诚大殿这些金丝楠木产自云贵、鄂川一带的深山峡谷之中,通过长江转运至京杭运河,再运到通州码头,从通州运到几百里外的承德,其艰难程度不言而喻的,其成本不可估量。
在澹泊敬诚殿的门额上,悬挂着乾隆时期御笔亲书的三块贴金云龙地硬木锡刻的黑字匾额,分别是乾隆86岁、87岁、88岁当上太上皇以后写的。大意是说避暑山庄的修建是他爷爷康熙的功劳,感谢他的祖父为他创造了如此的风水宝地。然后表达了在避暑山庄并非游山玩水,而是勤于政务、忧国忧民的态度。言下之意也隐含着对这座大殿的喜爱之情。
澹泊敬诚殿历经沧桑,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澹泊敬诚楠木殿的明柱曾经被刷上了红漆,直到1986年才把所有红漆刮掉,并用传统的方法进行烫蜡,才恢复了历史原貌。这座看似低调,却极尽奢华的大殿,有朝一日大家不妨去仔细地看一看。
蜀黍在这里写了很多的文章、拍摄了很多的视频,但是仍然觉得不过瘾,依然想用更直接的方式跟你交谈,蜀黍愿意蹲坐在温暖阳光下的一处墙角儿,坐在小板凳上,慢条斯理地再给你讲讲最新的旅行故事,也许这一讲,就是一生!请你关注我吧,我们路上不见不散。